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牦牛
  • 5篇基因
  • 5篇不育
  • 4篇雄性不育
  • 3篇犏牛
  • 2篇新基因
  • 2篇亚科
  • 2篇牛精子
  • 2篇牛亚科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线粒体
  • 2篇相关新基因
  • 2篇精子
  • 2篇黄牛
  • 2篇DAZL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电子克隆
  • 1篇氧亲和力
  • 1篇荧光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0篇张庆波
  • 9篇谢庄
  • 8篇李齐发
  • 6篇刘振山
  • 4篇李隐侠
  • 3篇李新福
  • 3篇赵兴波
  • 3篇宋大伟
  • 3篇屈旭光
  • 2篇黄治国
  • 2篇潘增祥
  • 2篇董丽艳
  • 2篇袁青妍
  • 2篇李宁
  • 1篇朱翔
  • 1篇强巴央宗
  • 1篇刘红林
  • 1篇曲旭光
  • 1篇顾垚
  • 1篇李家璜

传媒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李齐发李隐侠赵兴波刘振山张庆波宋大伟屈旭光李宁谢庄
关键词:牛亚科牦牛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黄犏牛与黄牛b-Boule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表达模式和睾丸组织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Boule是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必需蛋白,与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阻滞、雄性不育等密切相关.文中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黄犏牛b-Boule基因的cDNA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黄犏牛b-Boule基因编码区全长885bp,具有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和DAZ重复序列;与黄牛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65%,仅在C-末端有4个氨基酸的差异,典型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和高级结构相同.RT-PCR发现b-Boule基因在黄牛和黄犏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原位杂交显示b-Boule存在于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荧光定量PCR发现黄牛睾丸组织中b-Boule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黄犏牛(P<0.05),且黄犏牛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阻滞的表型与人、小鼠Boule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引起的不育表型一致,因此推测b-Boule基因可能在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黄犏牛雄性不育有密切的关系.
李新福李齐发李隐侠张庆波徐洪涛马志杰钟金城谢庄
关键词:黄牛雄性不育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
DAZ家族新成员BOUL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11
2007年
BOULE蛋白是2001年发现的DAZ家族的新成员,是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的关键调控因子.BOULE基因表达的改变或BOULE蛋白的缺乏可引起减数分裂阻滞和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导致无精子症并产生不育.BOULE蛋白的一级结构中含有DAZ家族的特征结构域,包括DAZ重复和RNA结合域(RBM),因此,将其列为继DAZ、DAZL之后DAZ家族的第3个成员.本文对BOULE的发现过程、结构和定位进行了总结回顾,并重点介绍了其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李齐发李隐侠张庆波刘振山曲旭光谢庄
关键词:男性不育
中国牦牛β-珠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黄牛β-珠蛋白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中国牦牛的β-珠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与黄牛β-珠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很高,达到97%以上;检测到中国牦牛β-珠蛋白基因的2个等位基因7β3A sn和1β35A sn,其中67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7β3A sn和1β35A sn,64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等位基因1β35A sn,1078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等位基因7β3A sn;等位基因1β35A sn是中国牦牛特有的一个等位基因,推测该等位基因编码的第135位氨基酸天冬酰胺,可能会降低牦牛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
袁青妍张庆波黄治国谢庄殷甫路赵永华
关键词:牦牛Β-珠蛋白基因等位基因氧亲和力
牦牛2个α-珠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顺序的确定
2006年
本试验扩增并克隆测定了牦牛2个α-珠蛋白基因间区域的序列.根据所测结果及人、鼠、山羊、马和黄牛的α-珠蛋白基因序列比对中的保守区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克隆测定了牦牛α-珠蛋白的上、下游基因序列.将测定的牦牛α-珠蛋白基因间区域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基因与它同源.上、下游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上游基因为牦牛α1-珠蛋白基因,下游基因为α2-珠蛋白基因.这表明牦牛的2个α-珠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排列,其中α1-珠蛋白基因在前,α2-珠蛋白基因在后.
袁青妍李齐发张庆波黄治国刘振山谢庄殷甫路
关键词:牦牛
犏牛及其亲本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差异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了血液和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最低,与亲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牛(犏牛、黄牛和牦牛)血液和睾丸中IGF2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均较高(90%以上),其中犏牛高于其亲本,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牛精子发生有关,可能在牛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的甲基化与IGF2基因在犏牛及其双亲睾丸中的表达差异无关,可能是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IGF2基因的表达.
刘振山李齐发张庆波屈旭光董丽艳强巴央宗谢庄刘红林
关键词:犏牛雄性不育IGF2基因MRNA表达DNA甲基化
牛精子发生相关新基因家族-DAZ基因家族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功能研究
犏牛是牦牛和黄牛远缘杂交的后代,乳、肉等生产性能显著优于其父母本,然而F1~F2代生精紊乱导致的雄性不育是困扰牦牛杂交改良和育种的难题。国内外学者从组织形态学、生殖内分泌学、细胞遗传学和蛋白多肽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张庆波
关键词:犏牛精子生成雄性不育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牦牛DAZL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和序列特征与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黄牛DAZ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牦牛睾丸组织DAZL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牦牛DAZL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牦牛DAZL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 782 bp,编码区全长885 bp,编码295个氨基酸,与黄牛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31%;牦牛DAZL蛋白含有DAZ基因家族所具有的典型的RNA结合域和DAZ重复基序。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牦牛与黄牛首先聚为一类,然后与哺乳纲的其他物种相聚,而与鱼纲、爬行纲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李新福谢元澄张庆波赵兴波顾垚朱翔谢庄李齐发
关键词:牦牛编码区系统发育
牛精子发生相关新基因b-DAZL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组织表达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人和多种动物的DAZL(Deleted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DAZL基因突变或表达缺乏将导致精子发生过程减数分裂障碍和雄性不育.文中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方法获得了黄牛DAZL基因cDNA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黄牛DAZL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并对黄牛、牦牛和犏牛DAZL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黄牛DAZL基因cDNA全长2509bp,编码295个氨基酸(命名为b-DAZL);b-DAZL基因含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定位于牛1号染色体末端;b-DAZL基因与哺乳纲各物种同功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同源性为90%—94%,其编码蛋白含有DAZL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DAZ重复基序,Pumilio-2和PABP作用位点.RT-PCR结果显示:b-DAZL基因仅在成年黄牛和成年牦牛睾丸、卵巢组织中表达,在成年F1代犏牛的卵巢组织中表达而在睾丸组织中检测不到表达信号,且犏牛睾丸组织切片表现出DAZL基因缺失的典型精子发生障碍表型,因此推测b-DAZL基因在牛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F1代犏牛雄性不育相关,是犏牛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
张庆波李齐发李家璜李新福刘振山潘增祥宋大伟谢庄
关键词:黄牛雄性不育电子克隆
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测定及其在牛亚科中分类地位的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893 bp,与普通牛源序列的同源性为87.4%,其中有17个碱基的缺失;在牛亚科内,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美洲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最小,为6.2%~6.8%,而与牛属中普通牛、瘤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较大,为10.0%~11.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野牦牛首先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古生物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支持将牦牛、野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即牦牛属的观点。
李齐发李隐侠赵兴波潘增祥刘振山张庆波屈旭光宋大伟董丽艳李宁谢庄
关键词:牛亚科牦牛D-LOOP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