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伟

作品数:32 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食源
  • 7篇食品
  • 7篇食源性
  • 7篇耐药
  • 5篇食源性致病菌
  • 4篇毒力
  • 4篇沙门菌
  • 4篇市售
  • 4篇污染
  • 3篇毒力基因
  • 3篇污染状况调查
  • 3篇消毒
  • 3篇耐药性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3篇腹泻
  • 2篇电泳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型分布
  • 2篇药敏

机构

  • 29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济源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卓诚惠生...

作者

  • 29篇张广伟
  • 18篇张濛
  • 12篇李艳芬
  • 12篇邱正勇
  • 11篇胡巅
  • 11篇张秀丽
  • 11篇崔莹
  • 8篇张丁
  • 8篇吴玲玲
  • 7篇廖兴广
  • 6篇李辉
  • 5篇炊慧霞
  • 4篇高葆真
  • 3篇张聪恪
  • 2篇王万海
  • 1篇王军鹏
  • 1篇陈豪敏
  • 1篇李永利
  • 1篇杨改英
  • 1篇郝宗宇

传媒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腹泻患者粪便中诺如病毒(GⅠ+GⅡ)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GⅠ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应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诺如病毒GⅠ型病毒的特异性Taqman探针的5’端标记了FAM和对诺如病毒GⅡ型病毒的特异性Taqman探针的5’端标记了JOE,从而实现了在同一反应管中对诺如病毒同时进行检测和分型。2015年采集两所哨点医院符合要求的门诊腹泻患者的380份粪便标本运用此方法进行了检测和分型。结果诺如病毒GⅠ型和诺如病毒GⅡ型分别在FAM检测通道和JOE检测通道出现相应的荧光扩增曲线;380例符合定义的临床标本中诺如病毒GⅠ型的检出率为3.68%,诺如病毒GⅡ型的检出率为14.74%,诺如病毒GⅠ型和诺如病毒GⅡ型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1.58%,全年诺如病毒的总检出率为20.00%。结论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时效性好和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张濛邱正勇张广伟崔莹张秀丽
关键词:诺如病毒
某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对室内空气净化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某品牌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对室内空气中细菌的清除作用,以验证其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2.1.3.5空气消毒效果鉴定现场试验。结果该空气净化消毒机对医院ICU病房中的空气消毒作用30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分别为91.45%(低档)、99.38%(高档)。结论该移动空气净化消毒机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中自然菌的清除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的要求。
张广伟张濛胡巅张丁
关键词:消毒
河南省市售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血清型、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2024年
目的 了解2021年河南省市售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血清型、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参照2021年度《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在河南省内36个监测点采集市售食品,对采集的食品样品开展沙门菌检测。结果 共采集市售食品样本2 074份,总检出率为1.40%(29/2 074)。各食品类别中,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6.21%,20/322)。各采样环节中,农贸市场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2.61%,11/421)。所有沙门菌均在散装样品中检出,预包装样品中无检出。冬春季(0.83%,3/360)与夏秋季(1.52%,26/1 714)食品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检出的30株沙门菌分属于7个群,鉴定为20种不同血清型,B群占比最多(43.33%,13/30),其中占比较高的血清型别为阿贡纳沙门菌10.00%(3/30)和德尔卑沙门菌10.00%(3/30)。76.67%的沙门菌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70.00%的沙门菌为多重耐药,有4株菌对10种及10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占所有耐药株的17.39%,最高出现了对13种抗生素耐药。30株沙门菌共产生29种PFGE带型,相似度为49.5%~100.0%,PFGE图谱100%相似的菌株仅有两株。结论 河南省市售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率较高,且耐药性比较严重,出现了大比例的多重耐药情况,但无明显优势耐药谱。河南省沙门菌血清型别呈多态性,不存在明显优势血清型。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没有明显的优势带型,说明河南省食源性沙门菌存在高度散发的流行特征。
崔莹张广伟王钰戚浩彧邱正勇张濛李辉李永利刁琳琪
关键词:沙门菌市售食品血清型耐药性分子分型
关于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标准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胡巅张广伟丁武
关键词:乳酸菌食品
2005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鸡肉、羊肉、牛肉、猪肉)、散装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淡水产品四类样品共540件,共检出致病菌170株,总检出率19.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80株,检出率最高为41.4%;其次为沙门菌检出57株,检出率9.7%;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9株,检出率2.7%;大肠杆菌O157:H7检出13株,检出率1.9%;空肠弯曲菌检出1株,检出率0.6%。4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淡水产品(42.9%),其次为生肉(18.6%)。生食蔬菜和散装熟肉制品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所检沙门菌对10种抗生素均耐药,耐药率在3.6%~60.7%,对9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有16株,占28.1%;所检副溶血性弧菌小鼠毒力阳性的有54株,占92.9%,对链霉素耐药率达88.8%,有3株菌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河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淡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所检出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部分表现出多重耐药,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所检副溶血性弧菌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力。
张秀丽廖兴广张丁胡巅高葆真炊慧霞张广伟王万海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毒力
河南省省辖市级CDC实验室装备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掌握河南省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装备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和CDC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普查河南省18个省辖市CDC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采用Excel2000统计,与卫生部制定的指导标准比较分析。结果18个省辖市CDC实验室"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平均拥有率分别为"标准"的59.54%和54.54%。结论河南省省辖市级CDC"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仍有较大缺口,不同种类的仪器设备配备不够合理。
于燕刘国华陈豪敏赵东阳杨改英张广伟
关键词:省辖市疾控机构实验室
2013年河南省腹泻人群志贺菌、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早发现、早预警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4—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和GB 4789.5—20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菌检验》中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2013年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67株沙门菌和172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从67株沙门菌中检出24种血清型,主要为肠炎沙门菌,所占比例为32.8%,从172株志贺菌中只检出了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2种血清型,其中又从福氏志贺菌中检出了8个亚型。在所有的型或亚型志贺菌中B2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为54.1%。结论河南省腹泻人群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学分布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张广伟李艳芬许贝贝杨芳张秀丽张丁
关键词: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学分型
2006~2007年河南省生肉食品中沙门菌的主动监测及其DNA指纹图谱库的建立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生肉食品中沙门菌(Salmonella)的污染和耐药状况,建立河南省食源性沙门菌DNA指纹图谱库。方法: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可疑菌株进行鉴定;K-B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Ribo-Printer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测定沙门菌的DNA指纹图谱。结果:399份生肉样品中,118份检出沙门菌,总体检出率为29.57%。2007年的检出率高于2006年,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0.18,P〉0.05)。鸡肉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38.33%)高于猪肉(16.3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88.69,P〈0.05)。对121株沙门菌进行了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总体上受试菌株对12种抗生素均表现耐药,其中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69%,对萘啶酮酸耐药率最高,达88.14%;比较沙门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2007年的耐药菌株比2006年多,并发现沙门菌的ESBL株7株,AMPC株2株,沙门菌耐药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对2006-2007年自河南省市售生肉食品中分离得到的121株沙门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测定,初步建立了河南省食源性沙门菌的DNA指纹图谱库。结论:监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市售生肉食品沙门菌污染严重,且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广泛的耐药性,对公众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建议加强家畜家禽饲料添加剂管理和人类抗生素使用管理,以保护人类的抗生素资源。
张秀丽廖兴广郝宗宇胡巅炊慧霞张广伟
关键词:沙门菌药敏试验DNA指纹图谱
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河南省7个监测点采集的鲜活螺类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检测。对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131份鲜活食用螺类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53份,总阳性率为40.46%。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23.66%)。对检出的1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分属于7个血清型,其中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阿柏丁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对检出的3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dh和trh)的检测,35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未检出毒力基因tdh,有4株携带trh(11.43%)。结论河南省内市售鲜活食用螺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
崔莹戚浩彧张濛李艳芬吴玲玲邱正勇张广伟李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
一例由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一种由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疚病,自1896年报道荷兰暴发因火腿引起肉毒中毒的事件以来,世界各地陆续都有报道。大部分因为食用腊肠、生火腿引起的。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卫生意识的加强,
张广伟张秀丽胡巅张丁
关键词: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