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盆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脑出血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血肿
  • 2篇药物疗法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梗塞
  • 1篇弹簧圈
  • 1篇电解可脱性弹...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酗酒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肿扩大

机构

  • 5篇江都市人民医...
  • 5篇扬州市江都人...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张家盆
  • 4篇仇圣刚
  • 4篇王维平
  • 2篇张晓龙
  • 1篇徐春富

传媒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 2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脏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101例CKD3~4期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组38例,认知功能正常组63例,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BMI、TC、TG、CR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差别,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慢性肾脏病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组BMI、TG、FINS、CRP、IMT及HOMA-IR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CCr及HOMA-IR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具有相关性。结论 HOMA-IR、IMT及CC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家盆王维平仇圣刚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胰岛素抵抗
苯那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1998年
心肌梗塞后由于梗塞心肌的伸展和非梗塞心肌的代偿性肥厚与扩张,使心室容积增加,进而发展为心功能不全.苯那普利(洛汀新)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观察苯那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左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我们对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间的48例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有关指标观察对比.这些患者均曾因急性心肌梗塞(AMI)在我院住院治疗,且遗留有典型的OMI心电图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扩大及心功能不全.
王维平张家盆
关键词:心肌梗塞药物疗法苯那普利左室功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MHD并发脑出血患者27例(MHD组),并与同期住院的无慢性肾脏病的脑出血患者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血尿素氮、肌酐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 MHD组昏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TC、TG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ALB、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总病死率为51.9%,高于对照组的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h内MHD组的病死率为37.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炎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病后病死率高,易昏迷,预后差,积极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家盆王维平仇圣刚
关键词:肾透析脑出血
酗酒患者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期酗酒与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我院4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按照长期酗酒和非酗酒分两组,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血液病,对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作特殊区分,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0例,丘脑16例,脑叶8例,小脑3例,脑干1例。结果基底节区及丘脑出血有8例破入脑室,其中2例发生脑积水。治疗期间3例因脑疝,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而死亡。在其余存活患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结论酗酒患者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发生率较非酗酒患者高(P<0.05),应充分认识酗酒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及和家属沟通。
张家盆徐春富
关键词:酗酒脑出血血肿扩大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cy、hs-CRP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hs-CRP及IMT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IMT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cy与hs-CRP、IMT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Hcy、hs-CRP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张家盆仇圣刚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质颈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狼疮性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和神经精神狼疮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资料,并与12例SLE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发病时激素用量大,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明显低于神经精神狼疮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为主;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蛋白质高于神经精神狼疮组。结论:SL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可以从临床表现、活动指数及脑脊液改变等方面进行鉴别。
张家盆王维平仇圣刚
关键词: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心肌梗塞22例死亡原因分析
1998年
统计22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心肌梗塞的死亡规律,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近5年来本院共收治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住院期间死亡22例,病死率为20.8%。1.2 性别与年龄:男70例,死亡13例,病死率18.5%,女35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25.
张家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34例效果观察
1999年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粘膜炎症反应。临床上习惯使用H2受体拮抗剂和促胃动力药治疗该病,其成功率约为70%。现报告34例经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仍不能控制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
张家盆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药物疗法
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急诊拴塞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于SAH发病12h内行GDC动脉瘤拴塞,动脉瘤直径3~22mm。6例动脉瘤颈较宽的患者行瘤颈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7d。结果 动脉瘤拴塞后随访3个月~1a。无一例发生再出血。其中恢复良好17例,中等5例,差2例,死亡3例。有6例发生血管痉事。结论 用GDC急诊拴塞为治疗破裂动脉瘤开拓了新途径。
张家盆张晓龙
关键词:动脉瘤拴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核或脑叶出血量为30—60ml)60例。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甲组)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每组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前者疗效尤佳。
张家盆张晓龙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