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直视
  • 1篇植骨
  • 1篇韧带
  • 1篇手术
  • 1篇退变
  • 1篇退变性
  • 1篇退变性腰椎
  • 1篇退变性腰椎管...
  • 1篇退变性腰椎管...
  • 1篇椎管
  • 1篇椎管狭窄
  • 1篇椎管狭窄症
  • 1篇足关节
  • 1篇足损伤
  • 1篇狭窄症
  • 1篇下联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叶哲伟
  • 3篇张国磊
  • 2篇宋谋珂
  • 2篇杨述华
  • 2篇陈强
  • 2篇刘建湘
  • 2篇陈小亮
  • 1篇夏天
  • 1篇马秀才
  • 1篇郑启新
  • 1篇安颖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诊断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4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患者,男23例,女11例,均为单足损伤;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按照Myerson分类:中柱损伤7例,中柱合并内侧柱损伤16例,三柱损伤11例。其中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13例,开放复位内固定19例,一期关节融合术2例。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依据AOFAS评分标准对术后的功能进行评价:优6例,良17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67.6%;其中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与一期关节融合术后优良率均100%,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优良率为42.1%。术后并发症中克氏针松动8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3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5例),螺钉断钉2例(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各1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均为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论跖跗关节损伤常规摄足正、侧位和30°内斜位X线片,必要时与健侧足X线片对比;CT诊断在跖跗关节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易发现隐匿性骨折;MRI不仅能显示骨折,还能显示Lisfranc韧带损伤。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创伤小,并发症低,能有效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大,并发症高,仅适用于闭合复位失败或者骨折-脱位较严重者;一期关节融合术并发症低,但影响患者功能,适用于韧带撕裂、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或脱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的患者。
宋谋珂夏天叶哲伟陈强张国磊
关键词:足关节韧带足损伤
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8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在跟骨外侧皮质开窗后直视下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尽量恢复Gissane角、BGhler角;对有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及异体骨植骨后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上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与术前进行比较。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1例患者(32足)获得随访,失访5例(6足),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X线片示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BGhler角:术前-3.6°±5.8°、术后29.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术前88.9°±6.3°、术后115.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跟骨长度、宽度及结节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优11足,良13足,可5足,差3足。结论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疗效满意,SandersⅣ型骨折疗效尚可。
陈小亮叶哲伟刘建湘张国磊安颖马秀才杨述华
关键词:开窗植骨内固定术跟骨骨折
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评价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手术方式治疗9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者均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且治疗无效.应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标准和影像学指标变化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7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12~24个月).术前椎间隙高度(4.5 ±2.8) mm,术后(12.3 ±2.5)mm(P<0.05).术前腰椎前凸角(-31±11).,术后(-47±7).(P<0.05).术前JOA评分为(14.5±3.92)分,术后(24 ±2.65)分(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65%~100%,平均76%.结论 只要适应证得当,后路减压自体碎骨椎间打压植骨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恢复椎间隙高度和改善腰椎生理前凸,不需另外取骨,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宋谋珂刘建湘杨述华叶哲伟郑启新陈强张国磊陈小亮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脊柱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