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热敷按摩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敷按摩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按摩槽;所述按摩槽的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机体的左侧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左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按摩槽的下方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的...
- 刘明军 华超超陈邵涛仲崇文 刚晓超张冬梅张晓林张野 太宇星 李鹏程
- 任继学从伏邪与脑髓理论论治出血性中风经验探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和脑髓的生理病理特征,探析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脑髓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经验。邪气隐匿于脑髓,久病化热、成痰、结瘀,遇其他诱因而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此,伏邪在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上不仅要重视予伏邪以出路,更要兼顾脑髓的生理病理特点。急性期着重以“破血化瘀,泻热醒神,豁痰开窍”为法,方以三化汤加减化裁;恢复期以“补肾生脑,益气化瘀”为法,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 马晶王健兰天野徐鹏吕志国张影张冬梅
-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伏邪
- 近10年中医治疗产后便秘的文献综述
- 2022年
- 从中药、耳穴、穴位敷贴、针灸、艾灸、灌肠、综合疗法、其他疗法等方面,总结近十年中医治疗产后便秘的文献记载并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中医治疗产后便秘方式多样,无不良反应,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但近些年来在治疗产后便秘的针灸和推拿方面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家属和医务工作者应给予产妇更多关怀,疏导其心理,国家给予男性更多陪护产假。
- 张冬梅华超超何愉涛刘明军
- 关键词:中医产后便秘
- 一种祛痘净颜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痘净颜膏,涉及祛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祛痘净颜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5‑15份、硫磺5‑15份、黄连5‑15份、白芷5‑15份、皂角刺5‑15份、天花粉5‑15份、冰片3‑9份。该祛痘净颜膏中...
- 刘明军华超超张晓林陈邵涛仲崇文张冬梅张野韩怡然高天姣太宇星
- 文献传递
- 胡永盛辨治脾胃病临床经验
- 2010年
- 全国名老中医胡永盛先生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临证中,重视顾护胃气、推崇舒肝和胃、提倡调理胃阴;强调标本结合,注重标实的清除,善于通达气滞、湿热、瘀血。
- 马长春张冬梅
- 关键词:脾胃病名老中医经验
- 基于现代医案的中风病用药规律研究
- 目的:通过收集近十年国内外医学期刊中的中风病医案,应用现代科研方法,从中挖掘出中风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现代中风病医案,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探寻高频...
- 张冬梅
- 关键词:中风医案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
- 清肝泻火汤治疗风头眩验案举隅
- 2006年
- 张冬梅盖国忠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验案举隅
- 针刺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产后(血虚津亏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本试验主要目的在于验证针刺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妇女产后(血虚津亏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针刺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产后便秘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该治疗方法能否为今后临床治疗产后便秘提供一种可行性。 方法...
- 张冬梅
- 关键词:产后便秘针刺疗法加味四物汤
- 抵当汤对脑出血大鼠eIF2α、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讨论抵当汤对脑出血大鼠的内质网应激损伤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蛋白真核细胞起始因子(eIF2α)、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p-eIF2α)及特异性蛋白C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的Wistar大鼠60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血注射尾状核的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2只。采用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各组eIF2α、p-eIF2α及CHOP蛋白在脑出血半暗带区的动态表达;采用Longa五级评分法对几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Billot公式计算法测定出脑出血半暗带的脑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低;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鼠脑含水量较模型组低。结论抵当汤可以通过下调p-eIF2α及CHOP蛋白的表达,抑制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损伤,对脑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凋亡。
- 单慧毓张冬梅卢靖王健
- 关键词:抵当汤脑出血内质网应激EIF2ΑCHOP
- 中风病名溯源被引量:8
- 2014年
- 中风为古代四大顽症(风、痨、臌、膈)之首。"中风"一名始见于《素问·风论》,但与今日所论之中风却是名同实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一次提出中风的病名。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二·医方》中首次提出了"脑充血"和"脑贫血"的名称,几千年来历经衍变,由于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不一,其名称繁多、混乱,如"偏枯"、"大厥"、"薄厥"、"类中风"、"内风"、"昏仆"、"脑充血"和"脑贫血"等。
- 杨海涛张冬梅谢天
- 关键词:中风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