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孟春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性肾脏病患儿中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的比较
- 弓孟春李雪梅宋红梅秦岩郑可石希敏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方法,为碘海醇血浆清除率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 设定色谱条件,对HPLC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对33例慢性肾脏病(CKD)儿童同时进行碘海醇清除率与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并采用最新Schwartz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为参照,分析碘海醇清除率及eGFR与参照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在设定HPLC色谱条件下,碘海醇浓度在10~1 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9998).批间测量和批内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5%,平均回收率(R%)>96%.碘海醇血浆清除率、eGFR与99mTc-DTPA血浆清除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和0.63,偏差分别为(6.24±10.81)mL/(min·1.73 m2)和(12.11±22.96) mL/(min·1.73 m2).结论 建立了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HPLC法;初步探索并验证了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评价儿童肾功能的准确、可行.
- 王宝宝武元付强弓孟春石希敏景红丽李方陈朝英宋红梅秦岩李雪梅
- 关键词:碘海醇儿童
- 慢性肾脏病定义和分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一、慢性肾脏疾病定义和分期的简介及其意义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工作组发布了慢性肾脏疾病(CKD)临床实践指南,涵盖了CKD的临床评估、分级以及危险分层等各个方面。在这一新的概念体系中,CKD的诊断与其病因无关,而疾病的严重程度则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来进行分级^[1]。
- 弓孟春李学旺李航胡蓉蓉范思远樊乐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滤过率CKD
- 第321例 皮疹—肌无力—吞咽困难—皮下气肿
- 2014年
-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皮肤红斑破溃伴肌无力8个月,咽痛、吞咽困难4个月于2012年2月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8个月前出现眶周、颜面、前胸、双肘关节伸侧红斑,部分破溃,伴四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上举、下肢蹲起困难,伴双肩、双腕关节痛,无肿胀、晨僵;当地医院查肌酸激酶(CK)升高(不详),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诊为“皮肌炎”,予泼尼松40 mg/d治疗后症状好转.
- 王立陈华张遥弓孟春伍东升冯云路霍红韩红侯勇张春燕郑文洁张奉春唐福林
- 关键词:近端肌无力吞咽困难皮下气肿皮疹皮肤红斑肌源性损害
- 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GFR评估方程适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华北(北京)、东北(大连)、华东(上海)、华中(长沙)4个区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KD患者176例.以双血浆法99m 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作为176例CKD患者的rGFR.使用4个不同厂家的酶法或苦味酸法肌酐试剂配套不同厂家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者血肌酐,同时应用体表面积( BSA)标化的Cockcroft-Gault方程(CG/BSA方程)、简化MDRD方程、校正至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简化MDRD方程(MDRD-IDMS方程)、CKD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CKD-EPI方程)及2个国内简化MDRD改良方程(课题组方程1、2)分别计算eGFR,比较不同估算结果与rGFR的相关性、偏差、精密度以及30%准确性.结果 176例CKD患者的rGFR为[40.70(19.41~84.35)] ml·min-1·(1.73 m2)-1.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879~0.923之间;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925 ~0.946之间,相关性优于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Bland-Altman图显示,各方程评估的eGFR在高值区偏差较大,但用酶法时偏离程度均小于应用苦味酸法.在rGFR≥60 ml·min-1·(1.73 m2)-1时,各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30%准确性在68.3%~90.0%之间,应用苦味酸法30%准确性在41%~75%之间,除课题组方程1外,其他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苦味酸法.而rGFR<60ml· min-1·(1.73 m2)-1时,应用酶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30%准确性分别在39.7%~49.1%、40.5%~52.6%之间.对于同一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应用苦味酸法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评估方程使用苦味酸法和酶法两种不同的肌酐检测方法时,结果存在
- 邱玲国秀芝朱岩寿玮龄弓孟春张麟韩慧娟权国强徐涛李航李学旺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肌酸酐
- 板书教学的魅力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拥有比以往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信息流量大、载体多样化、师生互动沟通方式增多,给临床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在得益于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遇到信息化时代几乎所有行业都不能避免的问题,即信息过载[1]。过大的信息量、大量无关信息和借助软件(如PPT)进行病例分析,
- 弓孟春黄晓明
- 关键词:板书教学师资培训
- 罕见病研究与孤儿药研发被引量:10
- 2017年
- 孤儿药缺乏一直是罕见病治疗中的瓶颈问题,孤儿药市场具有极高的商业潜力。目前全球范围内多个国际组织合作简化孤儿药专利申请过程,推动孤儿药研发、上市加速发展。中国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NRDRS)队列研究项目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可最大程度地为孤儿药临床试验提供便利。罕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将为孤儿药的研发提供新的策略和切入点,尤其是孤儿药中的基因治疗和酶替代疗法,其作用靶点极大依赖于对罕见病致病机制的了解。除此之外,罕见病机制的研究也将推动常见疾病药物适应证拓展,使部分常见疾病药物重定位为孤儿药。相应地,罕见病致病机制也可能为常见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对于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治疗效果、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的新药,罕见病致病机制也可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解释其作用机制。此外,由于孤儿药批准、上市速度远优于常见疾病药物,许多药物最初作为孤儿药上市,但后期适应证拓展使其同样可用于治疗常见疾病,有力推动了制药产业的发展。在精准医学思想的指导下,随着中国NRDRS的建立及完善,罕见病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将日趋分明,这将有效助力孤儿药的研发,进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整体迈进。
- 冯时刘爽弓孟春张抒扬
- 关键词:罕见病孤儿药队列研究
- 2011年HIV/AIDS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2011年,在欧美遭遇经济危机的条件下,各国的HIV/AIDS临床研究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HIV/AIDS临床研究还是取得了诸多重大的进展,整个HIV/AIDS研究领域的重点重新回归到临床。一方面,对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建立起临床治疗与控制HIV新发感染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得益于HIV/AIDS临床研究的长足发展,HIV感染者的寿命逐渐延长,
- 李太生弓孟春范思远
- 关键词:HIV/AIDS抗反转录病毒药物HIV感染者经济危机
- 孤儿药研发相关的信息学研究进展
- 2017年
- 药物研发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在推动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研发各阶段投入成本高、周期长,药物毒性作用难预知等原因,新药开发的耗费巨大,成功率平均只有万分之一,周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而罕见病药物研发由于基因异质性高、病理机制未明、可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数量少等问题在药物研发上更是具有较大局限性。近年来信息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药物研发的进程,基于计算机的理性药物设计、海量虚拟筛选、组合化学、高通量反应筛选系统等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在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还有助于药物重定位这一新型药物开发模式的发展,通过药物警戒作用可对药物研发进行有效的反馈、补充。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药物研发模式向集成式研发转变。这对孤儿药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孤儿药研发相关的信息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爽冯时弓孟春朱卫国张抒扬
- 关键词:新药研发药物警戒孤儿药
- 罕见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罕见病因发病率低,治疗药物的市场需求低,导致其治疗药物的研发成本过高,相关治疗策略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基因治疗技术在遗传性罕见病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成果在罕见病的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彻底治愈疾病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策略和在罕见病中的潜在应用,重点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罕见病治疗中的优势,并总结了近年来基因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为基因治疗在罕见病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闵浩巍王飞姜召芸孙丰龙林彦妮弓孟春史文钊张抒扬
- 关键词:基因治疗罕见病药物递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