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晓丽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晕厥
  • 4篇血管
  • 4篇血管迷走性
  • 4篇血管迷走性晕...
  • 4篇血压
  • 4篇迷走
  • 4篇儿童
  • 3篇动态血压
  • 2篇动态血压监测
  • 2篇血压监测
  • 2篇年龄
  • 1篇低血压
  • 1篇电图
  • 1篇动态血压变化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性别
  • 1篇血管迷走神经...
  • 1篇血管迷走神经...
  • 1篇血压变化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崔晓丽
  • 7篇王成
  • 6篇吴礼嘉
  • 6篇林萍
  • 5篇袁鹤立
  • 4篇李芳
  • 4篇祝立平
  • 3篇康美华
  • 2篇胡春艳
  • 2篇金露
  • 2篇罗海燕
  • 2篇谢振武
  • 1篇刘晓燕
  • 1篇王兰梅
  • 1篇许毅
  • 1篇胡尔林
  • 1篇曹闽京
  • 1篇李雯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09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24h动态血压变化
目的研究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出现不明原因晕厥(UPS)或先兆晕厥并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确诊为WS的儿童72例(WS组),男...
崔晓丽祝立平王成林萍康美华吴礼嘉罗海燕李芳袁鹤立金露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电图aVR导联T波振幅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卧位、立位心电图aVR导联T波振幅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患儿76例为研究组,年龄4~17岁,平均(11.06±2.37)岁.用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描记卧位及立位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匹配健康儿童55例为对照组.选择波形清晰的窦性心律3个心动周期,测量aVR导联3个心动周期T波振幅取其平均值.结果 ①心电图aVR导联T波振幅(TaVR)在卧位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时在研究组明显降低(P<0.05) 两组均表现为女性较男性降低(P<0.05).②aVR导联卧位、立位T波振幅差在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 在对照组女性变化较男性明显(P<0.05),在研究组未显示性别差异(P〉0.05) 在晕厥频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中血管抑制型较其他类型(心脏抑制型及混合型)TaVR在卧位、立位时及卧位、立位T波振幅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卧位、立位体位变化可引起TaVR变化,表明TaVR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具有指导价值,但TaVR对VVS复发没有预测价值.
王兰梅许毅王成吴礼嘉袁鹤立曹闽京林萍崔晓丽李芳祝立平
关键词:T波振幅儿童
动态血压在儿科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动态血压监测能真实反映患者24h血压的平均水平、日常生活的血压变化和昼夜节律变化,较传统的血压监测有明显的优势。研究已经确定其在识别儿童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预测靶器官损害、评价降压药物疗效、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等方面有一定价值。该文简述动态血压监测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崔晓丽王成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儿童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24h动态血压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研究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不明原因晕厥(UPS)或晕厥先兆并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确诊为VVS患儿72例(VVS组),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平均(10.98±1.86)岁。匹配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4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21名;年龄平均(10.24±2.01)岁。采用美国伟伦公司ABPM6100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血压动态监测。结果 (1)平均血压变化:VVS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血压昼夜变化模式:VVS组呈现非勺型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7%、18%,P<0.05)。VVS患儿勺型血压组与非勺型血压组比较,夜间平均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稍降低(P>0.05),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明显增高(P<0.05)。(3)诊断性试验评价:ABPM非勺型血压昼夜变化模式诊断VVS的特异度为82.50%,灵敏度为66.67%,总符合率为72.32%,阳性预测值为87.27%,阴性预测值为57.89%,约登指数为45.28%。结论 VVS患儿无症状期即存在自主神经调节失衡,以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为主,且非勺型血压昼夜变化模式发生率高,对儿童VVS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崔晓丽王成林萍康美华吴礼嘉罗海燕李芳袁鹤立金露祝立平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24H动态血压监测自主神经系统儿童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近亲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VVS患者临床表现及直立倾斜试验(HUTT)在近亲之间的相关性,深化对VVS家族遗传特性的认识。方法2001-01~2008-1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患者及有家族史(...
吴礼嘉王成刘晓燕胡春艳Praveen Kumar林萍胡尔林崔晓丽谢振武
文献传递
直立性低血压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2011年
目的探讨直立性低血压(OH)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头晕患者1681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中符合OH诊断的患者73例,分为成人组(≥18岁)和儿童组(<18岁),分析其病程、诊断率、HUTT时3min血压变化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果 (1)病程及发病年龄:OH病程在成人组为0.23~552个月,平均(31.08±22.72)个月,儿童组为0.3~72个月,平均(12.69±18.32)个月,两组均表现为男性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31.08±22.72)个月vs.(116.22±158.24)个月,t=2.049,P>0.05;(10.38±14.59)个月vs.(15.0±21.53)个月,t=0.814,P>0.05]。发病年龄在成人组为20~70岁,平均(45.96±14.81)岁,女性小于男性(t=6.828,P<0.05);儿童组为6~17岁,平均(10.47±2.40)岁,未见性别差异(t=1.411,P>0.05)。(2)诊断率及HUTT时3min内血压变化:OH诊断率在成年组(5.47%,28/512)和儿童组(3.85%,45/11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73例OH患者性别比率女:男为1.14:1,但女性比例在成人组(64.28%,18/28)与儿童组(46.67%,21/4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6,P>0.05)。HUTT时3min内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量在年龄及性别间差异亦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病程及血压下降量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成年患者发病年龄女性小于男性,诊断率无年龄差异,这对临床上诊治OH具有指导意义。
袁鹤立王成吴礼嘉林萍崔晓丽李芳祝立平康美华
关键词:发病年龄
排尿性晕厥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排尿性晕厥(micturition syncope,MS)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患者1 542例(3~72岁),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56例诊断为MS(5~67岁,男35例)。分析MS患者与非排尿性晕厥(non mictuition syncope,NMS)患者间年龄、性别、HUTT阳性率的差异及不同性别MS患者年龄、起病年龄、HUTT阳性率差异。结果:MS患者年龄大于NMS患者[5~67(35.5)岁vs.3~72(12)岁,Z=-7.587,P<0.01],且MS患者中成人(>18岁)大于儿童(≤18岁)(9.4%vs.1.0%,χ2=65.689,P<0.01);MS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1);HUTT阳性率在MS患者和NMS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MS患者HUT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中HUTT阳性组与HUTT阴性组就诊年龄及起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MS患者就诊年龄及起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患者成人多见,男性所占比例较女性高。Bezold-Jazisch反射可能参与MS的发生。
吴礼嘉王成李雯胡春艳林萍崔晓丽袁鹤立谢振武
关键词:排尿性晕厥年龄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