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伦宇

作品数:35 被引量:45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7篇土壤
  • 6篇地表
  • 6篇气候
  • 5篇金塔绿洲
  • 5篇值模拟
  • 4篇地表辐射
  • 4篇冻土
  • 4篇数值模拟
  • 4篇青藏高原东部
  • 4篇夏季
  • 4篇小气候
  • 4篇绿洲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甸
  • 3篇植被
  • 3篇土壤温度
  • 3篇能量平衡
  • 3篇气候特征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防化研究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35篇尚伦宇
  • 25篇吕世华
  • 22篇张宇
  • 17篇李锁锁
  • 13篇奥银焕
  • 9篇陈世强
  • 9篇王少影
  • 7篇罗斯琼
  • 4篇沈晓燕
  • 3篇陈云刚
  • 3篇马迪
  • 3篇胡泽勇
  • 2篇杨胜朋
  • 2篇孟宪红
  • 2篇柳媛普
  • 2篇梁玲
  • 2篇马耀明
  • 2篇李万莉
  • 2篇高艳红
  • 2篇马恒

传媒

  • 16篇高原气象
  • 5篇冰川冻土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塔绿洲小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5年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了夏季金塔绿洲小气候效应特征。绿洲的存在改变了沙漠地区原有的环流结构和湿度分布;绿洲边界层低,沙漠边界层较高,绿洲较低的边界层结构实际上是一个保护层,使得绿洲大气中水分保存在较低边界层中,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绿洲地区感热通量小,潜热通量大;沙漠地区感热通量大,潜热通量小。通过能量和水分的非均匀分布驱动了绿洲环流,使沙漠区域产生上升气流,绿洲区域产生下沉气流。
吕世华尚伦宇梁玲罗斯琼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90
2012年
为了阐明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沿着高寒草甸退化的梯度选取了原生嵩草草甸、轻度退化草甸和严重沙化草甸,测定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甸的退化,0~100cm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以及碳氮比、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氮钾比和磷钾比均呈降低趋势,且土壤有机碳对高寒草甸退化的敏感性最高,全氮、全磷和全钾的敏感性依次降低,表层20cm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可作为表征高寒草甸退化程度最敏感的土壤养分指标。另外,随着草甸的退化,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明显不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原生嵩草草甸和轻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碳氮比、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氮钾比和磷钾比在0~40cm范围内锐减,在40cm以下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而沙化草甸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及其化学计量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保持不变。
罗亚勇张宇张静辉卡召加尚伦宇王少影
关键词:高寒草甸
绿洲沙漠边缘逆湿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包含陆面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观测资料,对金塔绿洲边缘逆湿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逆湿出现在沙漠和绿洲交界附近,主要出现在临近绿洲的沙漠上。逆湿和绿洲下游沙漠边缘较充沛的水汽有利于绿洲边缘沙生植物的生长。在临近绿洲的沙漠低层存在大范围的逆湿,随着高度的增加,逆湿范围由绿洲向外围沙漠逐渐减少,强度也在减弱。绿洲风携带的水汽对沙漠的影响有一定距离限制,越靠近绿洲,临近绿洲的沙漠比湿越大,逆湿消失的高度越低。在背景风场较弱的晴好天气下,当存在由绿洲向沙漠辐散的平流以及沙漠上的上升气流和绿洲下沉运动的过渡带位于绿洲边缘时,易形成逆湿。
陈世强吕世华奥银焕张宇李锁锁尚伦宇马迪
关键词:逆湿绿洲河西走廊
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玛曲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7月~200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上游地区辐射及土壤热状况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4~9月份显著增加,10月份~来年3月份明显降低,年变化呈典型的单峰结构。地表反照率除冬季降雪期外,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年平均地表反照率约为0.26;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一年中,土壤温度梯度1月份最大,4月份最小。土壤温度梯度和净辐射相关系数为-0.61,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2.5~30cm浅层土壤热通量振荡明显,而30cm以下深层土壤热通量变化缓慢,10月份~次年5月份日平均土壤热通量从地表以下2.5~75cm土壤层几乎均为负值,说明更深层土壤释放热量,上层的土壤吸收热量;而其余月份则为正,土壤热量从浅层向深层传导。冬季由于土壤含冰量的影响,土壤导热率在1月份最大,而3、4月份相对较小;季节平均土壤导热率分别为:春季0.27、夏季0.38、秋季0.55、冬季0.83W·(m·K)^(-1)。
李锁锁吕世华奥银焕尚伦宇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表反照率
高寒草原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验证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原均匀下垫面的适用性,选取4种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NN2.5、ACM2和BouLac),分别在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地区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借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观测资料,对典型晴天条件下近地层温度、辐射收支、地表能量以及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相互比较分析,评估了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差异。结果表明,对于近地层温度,白天不同方案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明显,夜间MYNN2.5方案更偏离观测值,而其余方案的模拟差异不大;相对短波辐射,长波辐射过程更易受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影响;对于地表热通量,非局地闭合方案的模拟值相对湍流动能TKE闭合方案更接近观测值;对于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MYNN2.5方案的模拟要优于其他3种方案;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模拟出了白天超绝热层以及夜间逆温、逆湿现象,但不同方案对边界层结构的模拟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邱贵强李华张宇罗斯琼王少影尚伦宇
关键词:WRF模式高寒草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耦合冻土方案的大气模式对祁连山区春季土壤状况的模拟被引量:9
2007年
对黑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区2003年春季土壤温度、湿度变化进行分析,运用耦合冻土参数化和没有耦合冻土参数化的大气模式MM5对该区春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对模拟的产流量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考虑冻土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度模拟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对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没有大的改进;考虑冻土参数化方案改进了对100 cm深度以内的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总体来讲,考虑了冻土参数化的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模式对黑河流域上游季节冻土区土壤温、湿状况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逼近祁连山区的春季土壤状况.考虑冻土参数化和没有考虑冻土参数化对产流量的模拟表明,冻土参数化对产流量模拟有很大影响,冻土形成的不透水层可以产生更多的地表径流.尽管考虑冻土参数化过程对模拟结果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进行寒区冻土过程模拟时,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壤信息、模式物理过程,大气背景场驱动数据以及局地因素进行详细而精确的考虑,以期进一步提高模式在寒区的模拟性能,特别是为高寒山区无观测地带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依据.
高艳红程国栋尚伦宇刘伟
关键词:大气模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夏季不同土壤湿度和天气背景条件下绿洲土壤温湿特征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利用在甘肃省酒泉金塔地区开展的“绿洲沙漠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JTEX)”获得的2005年5—7月的补充观测资料,分析了在不同土壤湿度和天气背景条件下的夏季绿洲农田土壤温、湿场特征。结果表明:一般来说,对于5—40cm深度的土壤,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湿度也随之增加。5cm、10cm的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且在中午时最为湿润;20cm土壤湿度的日变化幅度小于上两层,变化趋势却与5cm的相反;40cm土壤湿度的日变化不明显。晴天浅层的土壤湿度日变化大于阴天。晴天个例中,土壤湿度较大时,5cm土壤在白天比10cm的湿润;当土壤较为干燥时,全天浅层土壤湿度都小于较深层的。各层土壤温度在一个中心值周围分布,40cm深度以上土壤温度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土壤温度的极值出现时间滞后于地表温度,离地面的距离越大,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地表温度滞后的越长,且变化幅度越小。晴天的土壤湿度越小,浅层土壤湿度日变化幅度就越大,各层土壤温度也就越高。土壤深层基本不受天气情况的影响,但受灌溉的影响较大。
陈世强吕世华奥银焕张宇李锁锁尚伦宇
关键词: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小气候特征绿洲
WRF模式对金塔绿洲-戈壁辐射收支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式结合卫星反演的下垫面土地利用/植被类型资料对夏季金塔绿洲辐射和能量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并用2008年"绿洲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能量水分交换和边界层过程观测与理论研究"加强期外场试验所取得观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晴天状况下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辐射各分量和热流密度的变化,阴天和雨天次之;向下长波辐射以外的各辐射分量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均方根偏差在86.6W.m-2以下,平均绝对误差都在24%以下;绿洲能量传输主要为潜热输送,戈壁为感热输送;绿洲潜热、感热和地表热流密度分别占净全辐射的87.1%、9.1%和11.1%,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配置绿洲太阳辐射资源提供参考。
文小航吕世华尚伦宇奥银焕鲍艳李万莉
关键词:金塔绿洲WRF模式能量平衡
青藏高原东部冬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玛曲地气相互作用试验2005年11月25日至2006年1月15日梯度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地区冬季小气候特征和地表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冬季玛曲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局地环流,夜间有辐射逆温和逆湿现象存在。辐射各分量均小于青藏高原北部的观测值,晴天条件下太阳短波向下辐射和地面短波向上辐射均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尚伦宇吕世华张宇奥银焕李锁锁杨胜朋陈世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小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确立及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被引量:36
2009年
本文针对模式发展的需要,在Farouki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综合Johansen和C(?)té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用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用"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计划(CAMP/Tibet)"中那曲布交(BJ)站实际资料对该方案进行了检验,并将它用于公共陆面模式(CoLM)中,对青藏高原那曲地区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冻结及冻结土壤中,新方案比Farouki方案计算的土壤热传导率小,更接近实测值.加入新方案的CoLM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的准确性比原模式有一定的提高.
罗斯琼吕世华张宇胡泽勇马耀明李锁锁尚伦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部参数化方案土壤质地冻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