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全成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电脉冲
  • 1篇堵水
  • 1篇一体化管柱
  • 1篇油藏
  • 1篇油井
  • 1篇油井堵水
  • 1篇油田
  • 1篇暂堵
  • 1篇趾端
  • 1篇套管
  • 1篇特低渗
  • 1篇特低渗油藏
  • 1篇桥塞
  • 1篇注聚
  • 1篇注聚井
  • 1篇解堵
  • 1篇解堵技术
  • 1篇滑套

机构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安全成
  • 1篇赵敏琦
  • 1篇任勇
  • 1篇张华光
  • 1篇王玉功
  • 1篇赵广民
  • 1篇李勇
  • 1篇唐冬珠
  • 1篇李勇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强度油井堵水封口剂G521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为降低高强度油井堵水封口剂G521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的HSE风险,开展了G521高浓度溶液室内优化研究并进行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1)G521堵水体系配方确定了主剂A的高浓度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G521堵水体系配方为(7%~8%)主剂A+(0.20%~0.25%)黏度调节剂B+(0.20%~0.30%)引发剂C。体系成胶后形成强冻胶,成胶强度达到30×104 mPa·s,封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耐盐、耐酸、耐氧化性能及耐油性,最佳应用温度为40~80℃,可满足现场做为堵水封口剂的要求。2)优化后的G521堵水体系现场试验11口井,措施有效率达到90.9%,平均日增油1.06 t,平均含水降低27.73%,取得了显著的控水增产效果。以上成果认识,对同类油藏油井高强度控堵水体系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唐冬珠李勇李勇王玉功徐杰安全成李雪张斌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油井堵水
套管滑套压裂生产一体化管柱的应用
2023年
为了解决长庆气田直井分层压裂工艺上存在施工排量低、周期长及费用高等问题,实现连续压、大排量、可控开采等目的,文章通过对趾端滑套、套管滑套及可控溶解暂堵桥塞等配套工具的研究,形成了气田直井一体化工艺及管柱。该工艺可实现免射孔、连续大排量压裂、压后常压下入油管排液、生产,且后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滑套关闭,从而进行可控开采。该一体化管柱随完井套管一起下井,完成固井后靠井口加压打开趾端滑套压裂第一层,后续投入配套可溶球打开对应的套管滑套进行分层压裂,压后用电缆下入可控溶解暂堵桥塞封堵井筒,常压下入油管排液生产。与桥射联作工艺相比,该工艺单层可缩短压裂施工周期3~4 h,节约施工费用6~7万元,对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赵广民王志恒赵敏琦薄婷婷安全成张华光张华光
姬塬油田注聚井复合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3年
针对姬塬油田大规模聚合物微球调驱后,长8超低渗油藏注聚水井高压欠注问题,提出“物理+化学”复合解堵增注思路,建立电脉冲复合解堵工艺技术。配套研发放电装置一次放电能量可达5 kJ,放电6~10次/分钟;配套解堵液稳定工作时间10 h以上,对现场聚合物溶解率达到87.4%。2022年现场试验2口井,平均单井降压4.3 MPa,累计增注超过5000 m3,有效期均在150 d以上。该技术的成功试验为超低渗油藏注聚井欠注治理提供新的技术对策。
张斌孙海波安全成
关键词:注聚井复合解堵电脉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