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岩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分级
  • 1篇隐喻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分级
  • 1篇语法
  • 1篇语法隐喻
  • 1篇语义
  • 1篇语义三角
  • 1篇无居民海岛
  • 1篇旅业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发展
  • 1篇旅游发展策略
  • 1篇及物性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教学模式探讨
  • 1篇分级教学
  • 1篇GO

机构

  • 3篇三亚学院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6篇宁岩
  • 1篇张洪双

传媒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协同理论的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策略
2014年
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延伸,无居民海岛旅游正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协同理论,研究分析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的三个层次:核心产业链的企业系统、产业集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实现协同发展应从目标协同、制度协同、组织协同、利益协同、创新协同、信息协同等方面入手。以海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和策略。
张洪双宁岩
及物性与语法隐喻的交叉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从及物性角度、借助Halliday的级阶转移理论(rank shifting theory)来研究概念隐喻和语篇隐喻,并把其分别命名为及物性概念隐喻(transitivitical ideational metaphor),及物性语篇隐喻(transitivitical textual metaphor)。及物性角度符合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标准,具有独特的语篇功能。从及物性角度研究概念隐喻和语篇隐喻丰富了语法隐喻理论。
宁岩
关键词:及物性语法隐喻
解析与重构“语义三角”被引量:1
2009年
"语义三角"理论在名实区分的基础上,将语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作了很好的区分,即将事物、概念(或思想)与词语三分,并说明各个因素各在何处。这就为很好地阐明语言与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要正确地分析语义、语义形式以及语义与外在事物的关系,语义三角理论给我们设定的三个维度是不够的,它忽略了语义三角中每一个维度的各自的多个层面。要从外部世界的实际语音、客观事物到人脑中(内部世界)、语音形象、事物印象等多个角度及其关系考察语义指涉问题,并认识语言在语义指涉中的作用和局限,才有可能对语义指涉这个困扰人类的问题作出明晰可信的说明和解释。
宁岩
关键词:语义三角
从概念范畴角度解析概念结构的普遍性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杰肯道夫依据乔姆斯基的语法生成性的基本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概念语义学,该学说由本体概念范畴和概念结构构成,句法结构由概念结构按一些规则投射而成。国内外语言学界积极地对概念语义学进行分析及引介,但缺少对作为概念语义学核心的概念结构的本质研究。从概念范畴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两个方面对概念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概念结构具有普遍性本质特征。
宁岩
[EVENT]概念元中GO、MOVE、STAY变体比较研究
2015年
概念语义学关注说话者内在心智的表达,是对语义表达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概念结构是其理论核心。对概念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概念语义学研究的核心。然而只针对某一概念元的研究凤毛麟角,对某一特定概念元中特定变体的研究几乎为零。本文以[EVENT]概念元中GO、MOVE、STAY变体为研究对象,重新解析其内部关系,即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而归纳出GO、MOVE、STAY变体内在层次,丰富概念结构[EVENT]概念元的内涵及外延,改进[EVENT]概念元,为进一步研究概念结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宁岩
试探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讨——以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为例
2013年
分级教学是目前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大学英语教学组织新形式,已在很多高校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推广。这一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条件下因材施教的需要。文章以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2011级及2012级学生为例,探讨分级教学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宁岩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