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亭玉
- 作品数:2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对班固“露才扬己”说的再认识
- 2001年
- 班固作为楚辞学者有独到的贡献。他的“‘露才扬己’说”,揭示了屈原悲剧的性格原因。屈原性格是“露才扬己”与忠信爱国的矛盾体,而当时的楚国不具备让这种性格和谐发展的环境,因而屈原性格的冲突越来越尖锐,“露才扬己”的方面越来越突出,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不过,“露才扬己”说过于强调屈原的性格因素,对楚王及其群臣的批判不够。这种观点的产生与班固的性格及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
- 孙亭玉
- 关键词:班固
- 论班固的铭被引量:2
- 2008年
- 一般认为,班固现存《封燕然山铭》、《高祖泗水亭碑铭》和《十八侯铭》三篇,如张溥《班兰台集》、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二六)、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一)和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卷六)。联系在一起,立意高远。班固另一篇表现这场战争的《车骑将军窦北征颂》(《古文苑》卷一二),歌颂窦宪,
- 孙亭玉
- 关键词:班固《古文苑》曾国藩骈体文经史歌颂
- 汉代“士不遇”赋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赋的代表。这类赋反映时代变化 ,描写自然景物 ,思想内容丰富 ;它还探索表现方法 ,创造新的体裁 ,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了高度成就。不过 ,汉代士不遇赋有很多的教训 ,值得深思。
- 孙亭玉
- 关键词:汉代艺术形式
- 评班固的屈原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班固尊敬屈原,推崇《离骚》,长期从事屈原研究,别具只眼地指出屈原性格的悲剧特征;另外,他论屈原创作能博采众说,自成一家。论屈原事迹,从实际出发。总之,班固的屈原研究不乏独到的见解,更表现出严谨的风格。
- 孙亭玉
- 关键词:班固屈原研究性格事迹
- 班固生卒年新说被引量:2
- 1997年
- 班国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学术界对他十分重视,可是忽略了对他生卒之年的严密考察,误认为他生于建武八年,卒于永元四年,享年61岁。但如果重新对史料详加考证、甄别,我们会发现,班固应该生于建武十一年,卒于永元五年。
- 孙亭玉
- 关键词:班固生年卒年
- 论杜甫两湖诗的内容
- 2010年
- 杜甫流寓两湖时期创作的诗歌,有独特的内容。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暮年在两湖地区的漂泊生活和情感,两湖地区的地理和风景,以及乱后朝政和此地区民生凋敝的情况,构成其两湖诗的主要内容。
- 孙亭玉彭艳芳
- 关键词:杜甫
- 论汉代的文学家庭
- 2006年
-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有父子、祖孙、夫妻、兄弟四种类型;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隔代相传;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 孙亭玉
- 论贾谊批判现实的创作
- 2003年
- 贾谊是一个批判现实的作家,其创作充满了批判色彩,其宗旨却是为了建设。他的作品有政论、辞赋和讲义,共同的突出的特点是从针砭时弊出发,以议论抒情,用排比行文。
- 孙亭玉
- 关键词:排比
- 一个错了千年的解释——论“前四史”中“同产”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前四史"中,作名词,"同产"大多是"兄弟",只有一则是"姊妹",没有一则是"同母兄弟"。作形容词,"同产"有的是"兄弟的",有的是"同父的";"同父的"又可分为"同父异母的"和"同父同母的"。
- 孙亭玉
- 关键词:释义前四史
- 论汉代的文学家庭
- 2007年
-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各有特色,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互动,有的是兄弟合作;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仅有两人;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 孙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