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林
- 作品数:52 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城市减灾规划的四项技术特征被引量:4
- 2002年
- 从“通、中、顺、全”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减灾规划的一些基本思想、原则与技术特征。论述了一些规划要素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明确了不同规划形式之间的统一性。
- 姚清林
- 关键词:城市规划减灾规划信息网
- 试论城市减灾规划被引量:12
- 1995年
- 本主讨论了减灾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者的不可分割性,具体实施原则、内容、步骤。
- 姚清林
- 关键词:城市规划减灾规划环境评价
- 论自然资源与资源管理被引量:1
- 2000年
-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自然资源的静态、动态特征 ,人对资源的作用与影响及针对资源自然变化方式的对策 ,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支持能力问题与可能的解决途径 ,客观规律与主观努力对人的资源行为的控制与调节 ,资源管理的任务、关键问题与技术特征 ,进而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在可持续意义上的资源发展观。
- 姚清林
-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管理发展观
- 优选地震救灾路径的图与模糊集算法被引量:15
- 2006年
- 由于在大地震的紧急救灾期,交通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动性,传统的最短路算法设计出的路线难以满足救灾在时间、安全性与通行质量方面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了有关的因素,基于模糊评价,对交通网络图中的长度权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2个新的约束,然后综合应用图论与模糊极值的理论方法,建立了2个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运行体的完整性与缩短运行时间为主要目标的,在多权图上优选路线的算法。该算法可较好地满足紧急救灾路线优化设计的需要。
- 姚清林
- 关键词:模糊集
- 地震救灾路径优化预设计方法被引量:3
- 1996年
- 在紧急地震救灾期往往来不及优选通往现场的最短路径,由于地震破坏城市的交通系统,改变其可通行性,震前又不能按照静态的最短路算法进行设计。因此,本文在进行路径可通行性破坏概率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
- 姚清林
- 关键词:救灾对策地震灾害
- 印尼苏门答腊三次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洪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研究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流域大洪水之间的关系[1].印尼苏门答腊以南的板块俯冲带,是强烈地震活跃地区.近200年来发生3次大地震:1833年11月24日8.7级地震、1861年2月21日8.5级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Mw9.3级地震.每次地震后,第二年都在中国华南珠江流域发生巨灾.巨大地震产生宽阔的地震破裂带,引起地壳中放出携热水汽.由于地下裂隙的复杂性和不畅性,放气效应到达地表可滞后于地震断续达一年以上.排出的水汽被搭载在西南气流上到达华南地区.
- 高建国姚清林强祖基黄树桃杜乐天王涌泉郭增建吴永祥刘丽平贾燕
- 关键词:灾害链巨灾西南气流地震洪水
- 青藏高原地震前CO的排放与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被引量:32
- 2005年
- 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图像的亮温异常与地球的排气作用有关。由于以往仅在个别点上对CO2、CH4等气体取样或监测,对这些温室气体震前排放的范围缺乏足够的了解。用美国EOS卫星携带的MOPITT探测仪资料,获得了2000年4月30日CO在青藏高原大面积逸出的情况,图像显示CO含量异常升高的区域具形状不规则的圈层结构,累计长度约3200km,总面积约267万km2,其CO体积分数值内高外低,体积分数最大的区域(31×10-8≥φ(CO)>27×10-8)大致呈EW向分布,长约800km,宽约280km,面积约22.41万km2。整个CO逸出区φ(CO)为2002年正常值的1.57~4.10倍,与从卫星热红外图像上发现的2000年4月29~30日在青藏高原上的大面积多处孤立升温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这种CO逸出的现象至少在2000年4月30日之前的数天内是持续存在的,它们都是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Ms5.9地震及2000年6月8日缅甸北部Ms6.9地震的前兆。这一方面说明,气—热震兆机理是有实际依据的,同时也反映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空洞或低值中心的出现可能与CO气体在高空中的不断氧化有关。
- 姚清林强祖基王弋平
- 关键词:CO地震前兆青藏高原
- 社会可持续发展论被引量:1
- 1996年
- 马宗晋姚清林
-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论联合国
- 从震前卫星热红外图像看中国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震前卫星热红外探测现今地球热应力场,既有水平应力热场,也有垂直应力热场。热辐射能量的增强与应力增强有关。结合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地震等烈度线图的分析,辅以GPS空间定位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解除法,以及地球物理勘探...
- 强祖基姚清林魏乐军曾佐勋郭坚峰
- 关键词:卫星热红外图像过渡带
- 文献传递
- 地震前地表局部应力热场的结构特征
- 强震发生前,孕震区中的应力作用往往可在地表温度场上得到反映。区域、局部、震源三级应力场使异常热场的温度、范围、形态出现复杂的变化。以2004年12月印度洋Mw9.3级大地震为例,区域应力场使异常增温区的总格局由山字形过渡...
- 姚清林强祖基
- 关键词:地震前兆孕震区应力场灾害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