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体外诱导人脂肪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否在体外诱导人脂肪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在无菌条件下从Wistar乳鼠分离出海马组织,从分离的海马组织中获得星形胶质细胞,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取外科手术获得的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进行人脂肪基质细胞的原代培养。3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取第3代人脂肪基质细胞接种到培养孔中,预先放置无菌盖玻片的24孔培养板,制备细胞爬片或者接种到培养瓶中,细胞生长达50%~60%融合时,去除培养液,换为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诱导液进行诱导,对照组培养液为无血清培养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巢蛋白、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联合蛋白2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诱导培养第3天,部分人脂肪基质细胞开始变形,从原先的细长梭状细胞变成神经元样细胞,可见细胞伸出突起,多为双极或多极细胞。②刚分离接种的人脂肪基质细胞镜下呈圆形,悬浮状态,接种后24h内贴壁,并开始伸展,多呈梭形。1周后细胞融合成单层,排列出现方向性,但有少量圆形及卵圆形细胞混杂生长。③第4,5代人脂肪基质细胞在诱导48h后形态即开始发生变化,扁平的胞体较预诱导后逐渐回缩,向外伸出突起,72h后扁平的胞浆向胞核收缩,突起继续延长,以后随时间进展,具有典型神经细胞形态特点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形成双极或多极细胞。④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人脂肪基质细胞诱导5d后发现有(10.5±3.7)%神经巢蛋白、(38.4±5.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15.7±2.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未见微管联合蛋白2的表达。结论:海马区星形�
- 叶新春何红军杨峰赵科鹏姚君刘斌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脂肪基质细胞
- 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PT、TT、APTT均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MDA、NSE、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I、PI均小于对照组,V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对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与氧化反应,并可改善其脑血流循环,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终点事件发生。
- 李巧转李兆姚君吴伟翔赵科鹏
- 关键词:西洛他唑脑梗死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于2018年10月10日/2019年10月10日(开始/结束)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R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丁苯酞D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R组、丁苯酞D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209、0.241、1.936、2.449、0.151,P>0.05);治疗2个月后丁苯酞D组NIHSS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明显优于对照R组(t=18.864、27.980、13.472、6.937、25.397),P<0.05,有统计意义。治疗2个月后丁苯酞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R组(x^(2)=0.351),两组数据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救治中,可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进行治疗,以在不显著提升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为患者优质治疗提供助力。
- 沈志坚姚君丁雪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丁苯酞不良反应发生率
- 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甲钴铵对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科住院的48例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和缩小斑块等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予甲钴胺500 ug口服,3次/d,连用6个月。分别在住院第2 d、4 w后、8 w后、3个月、6个月,检测2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B超行颈动脉斑块。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结论降低血浆Hcy水平,可缩小颈动脉斑块。
- 姚君郭民旺汪小荣
- 关键词:甲钴胺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