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
- 作品数:50 被引量:169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在儿童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肝炎已取得较好疗效。在用药5-7天后仍能维持较高的血浓度,因此可以每周1次给药.故减少了患儿由于注射而引起的痛苦。但因疗程长, 不良反应相对多,往往影响患儿与家长接受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从而中...
- 唐红梅张雅萍李娜王新华陈钫
- 文献传递
- 一种阻止穿刺插管滑脱的固定片
- 本实用新型一种阻止穿刺插管滑脱的固定片,属于医药学技术领域。所述固定片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未贯穿固定片的空腔,空腔直径大于穿刺插管管体的直径;另一个侧面为平面,在该平面上与空腔相对应处设置有穿透该平面的十字裂缝;在所述空腔的...
- 唐永红鲍鹤玫张昕崔燕萍于燕波吕艳清黄顺张惠英刘素霞唐红梅文凤牛小霞储芳尚丽丹于晓莉沙花燕靳寸朵王亚东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干扰素在儿童与成人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 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乙(HB)、丙型肝炎(HC)已取得较好疗效,它能抑制或清除肝炎病毒(HBV.HCV),减轻肝脏炎症,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聚乙二醇干扰素半衰期为40~10...
- 唐红梅张鸿飞朱世殊张雅萍霍翠华
- 文献传递
- 腺苷蛋氨酸治疗儿童药物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儿童急性药物性肝病淤胆型和混合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茵栀黄冲剂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250~1000mg静脉滴注治疗28d。观察患儿瘙痒、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分别为17例、16例患儿有明显的瘙痒感,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4例及3例明显减轻(X^2=4.52,P〈0.05)。(2)治疗4周后两组的AST比较P=0.0014;黄疸的消退在2周、4周及复常率比较P值分别为0.045、0.007及P〈0.05;TBA的下降在治疗后的2周、4周比较P值分别为0.0014和P=0.0006;7GT在治疗后4周比较P=0.0003。结论腺苷蛋氨酸在儿童的静脉注射中比较安全。且能显著减轻患儿的瘙痒;加快患儿各种生化指标的复常,促进肝脏的恢复。因此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儿童肝内胆汁淤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朱世殊董漪甘雨唐红梅徐志强陈大为贾文峥王丽敏张鸿飞
- 关键词:儿童S-腺苷甲硫氨酸
- 乙肝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现状(综述)
-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高达10-15%,乙肝累积病人多,危害严重,约10-20%的病人发展成慢性乙肝,部分病人演变成肝硬化,少数患者最终引发成为肝癌。而在美国则出现了由于注射器械和医疗...
- 唐红梅王新华陈京立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预防新生儿及婴幼儿导管滑脱的患儿服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防新生儿及婴幼儿导管滑脱的患儿服,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所述患儿服包括衣袖、衣身和用于固定患儿术侧手臂的手臂固定装置;所述患儿服的衣袖为单只,设置在衣身的一侧,患儿术侧没有衣袖;所述患儿术侧衣身的肩部为开...
- 唐红梅刘道践鲍鹤玫唐永红张昕陈钫牛小霞张惠英文凤尚丽丹黄顺储芳沙花燕王亚东刘慧娟刘素霞李洪云孙逢林贾文峥宋雪艾钟娜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消化道隔离现状调查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的消化道消毒隔离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防护教育。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庭中的健康者进行匿名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10.87%不知道乙型肝炎是传染病;15.22%不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4.35%完全不知如何预防乙型肝炎;仅有63.04%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41.30%在家里实行分餐制。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成员对乙型肝炎疾病一般知识了解不足;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成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及技能欠缺,但是城市明显好于农村。
- 唐红梅陈京立张雅萍
- 关键词: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消毒隔离
- 乙肝患儿健康父母自身防护知识的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06年
- 唐红梅陈京立霍翠华
- 关键词:防护知识患儿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静脉注射毒品医源性传播
- PICC小组在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提高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2007年11月起成立PICC小组,小组成员兼职,负责全院住院患者的PICC置管、会诊及相关的护理指导和培训,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结果 PICC小组成立后,315例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为1-104d(中位时间为32d),与小组成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52,P〉0.05);小组成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27%(4/315),小组成立前的感染发生率为8.64%(7/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0,P〈0.01)。结论 PICC小组的运作提高了PICC护理质量,明显降低了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 唐永红崔燕萍张惠英唐红梅文凤牛小霞刘素霞黄顺于晓莉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感染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近期不良反应及程度,为儿童和成人抗病毒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成人或儿童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观察项目有体温、关节肌肉酸痛、头痛头晕等。结果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成人出现不良反应的种类较儿童多,但所占比例却较儿童低,其中体温升高、关节肌肉酸痛、头痛是儿童组与成人组共同的3大不良反应;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中体温升高的程度在成人组以中热为主,儿童组在第1周时以低热为主,到第2周之后才以中热为主;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后,成人组与儿童组均多在3 h之后开始发热,体温升高多持续3~4 h,在注射后1周中大多数患者只发热1次;在体温升高的处理方面,成人在注射第1针时需要药物降温者的比率较儿童高,但机体适应能力和中枢体温调节能力较儿童强,从第2针开始,成人需要药物降温者的比率明显较儿童低。结论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近期不良反应中,儿童组与成人组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体温升高、关节肌肉酸痛、头痛是儿童组与成人组共同的3大不良反应;发热多为一过性,部分成人与儿童均不需要进行处理;由于儿童和成人均采用逐渐增加聚乙二醇干扰素量的"阶梯式"加量法,其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内。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是安全、有效的。
- 唐红梅陈钫朱世殊董漪霍翠华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慢性肝炎儿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