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用PMR方法制备的一种醚酐型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周江张劲
- 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聚酰胺
- 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层间破坏被引量:4
- 1990年
- 用双悬臂梁和端开口弯曲试件分别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CF/PEK-C)的Ⅰ型和Ⅱ型的层间破坏。CF/PEK-C的Ⅰ型层破坏的线弹性断裂判据G_(Ⅰc)和弹塑性断裂判据J_(Ⅰc)分别为0.69KJ/m^2且与裂纹长度无关。CF/PEK-C的Ⅱ型层间破坏的稳定性,与裂纹和半距之比α/L有关。当α/L小于0.7时,表现为不稳定的Ⅱ型层间破坏的断裂韧性G_(Ⅱc)为1.62KJ/m^2。当α/L大于0.7时,则为稳定的Ⅱ型层间破坏。此时的G_(Ⅱc)与临界点的选择有关。由亚临界点和0.95点法得出的G_(Ⅱc)值分别为1.73和2.74KJ.M^2。
- 何天白周江曲桂杰陈天禄李滨耀
- 关键词:聚芳醚酮复合材料
- 聚硫醚酰亚胺热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 2001年
- 用热重分析仪 (TGA)和动态应力流变仪 (DSR)分别测量了聚硫醚酰亚胺热聚合反应过程中转化率和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考虑基团迁移和构象转换速率对热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 ,通过将体系粘度~时间关系 (化学流变模型 )引入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用于描述聚硫醚酰亚胺热聚合反应的扩散限制动力学模型 。
- 卢红斌何天白周江
-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拟
- 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以及这些醇间任意混合物作溶剂,得到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何天白周江丁孟贤张劲
- 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以及这些醇间任意混合物作溶剂,得到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何天白周江丁孟贤张劲
- 碳布/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破坏允限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碳布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破坏允限。用二碘甲烷增强的x-射线照相法对试件内部的冲击缺陷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破坏类型可分为分层、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和脱胶。用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了损伤试件的剩余弯曲强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
- 何天白周江曲桂杰陈天禄李滨耀
- 关键词: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
- 聚合物反应加工中的化学流变学模拟被引量:10
- 2001年
- 综述了近年来热固、热塑性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中的化学流变学模拟进展。反应过程对聚合物化学流变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 Roller模型为基础的多参数模型、改进 WLF模型和包含结构变化信息的分子模型是 3种应用广泛的化学流变模型。反应加工中剪切速率和填料的影响有时是不可忽略的 。
- 卢红斌周江何天白
- 关键词:剪切速率填料
- 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在Ⅰ型循环载荷下的层间破坏
- 1993年
- 用双悬臂梁(DCB)试件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CF/PEK-C),在Ⅰ型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层间裂纹扩展行为.循环载荷采用载荷控制模式,最小载荷与最大载荷之比为0.5.在疲劳试验中,仍然发现有“阻力曲线”现象存在.层间裂纹扩展速率用指数定律与相应的应变能释放速率联系起来,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周江何天白刘维莲陈天禄李滨耀
- 关键词:聚芳醚酮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