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春姣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紫甘薯
  • 2篇磷酸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性
  • 2篇纯化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多糖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叶酸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医用
  • 1篇致死中浓度
  • 1篇色谱
  • 1篇色素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提取工艺优化

机构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中烟工业...
  • 1篇湖南省计划生...

作者

  • 11篇周春姣
  • 4篇周建大
  • 3篇王辉宪
  • 3篇蒋红梅
  • 3篇王少华
  • 2篇刘进言
  • 2篇王玲
  • 2篇王杰
  • 2篇胡丰
  • 2篇董新荣
  • 2篇刘玮
  • 2篇王婷
  • 2篇袁河
  • 1篇陈孜孜
  • 1篇陈良建
  • 1篇倪斌
  • 1篇吴松
  • 1篇尹朝奇
  • 1篇刘灿
  • 1篇唐宁宁

传媒

  • 5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橙皮多糖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性检测被引量:2
2016年
探索并优化了橙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检测纯化后橙皮多糖的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性;方法:采用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设计探索并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橙皮多糖的工艺条件,粗多糖经氯仿∶正丁醇(5∶1,V∶V)去蛋白、浓缩、乙醇沉淀后冷冻干燥,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分析纯化后橙皮多糖的组成,采用常规理化检测方法及体外抗氧化实验检测了纯化后橙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性能力。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得橙皮多糖由3种单糖组成,分别为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理化性质实验结果显示,橙皮多糖溶于水,微溶于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灰分含量为0.1191%,蛋白质含量为0.15 mg/g抗氧化能力低于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橙皮粗多糖抗氧化能力优于精制橙皮多糖。
乔立龙程翠利周春姣王辉宪蒋红梅
关键词:多糖橙皮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
先天性并指多指家系的特征分析及功能分型
2013年
并/多指(趾)是由于相邻指(趾)问骨性或软组织融合形成的手足畸形,是人类最常见的肢端畸形之一。根据受累指(趾)的差异,Tentamy等1978年按解剖方式将非综合征性并指(趾)畸形分为Ⅰ~Ⅴ型。其中Ⅱ型并指(趾)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并/多指(趾)畸形(SPD)。我们在中国湖南怀化发现一个大家系,依据临床特征和修复难易性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功能分型,通过微卫星多态位点对家系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对致病区域的侯选基因进行了突变分析。
周建大刘睿邹永华周海燕周春姣王少华刘进言陈瑶胡丰倪斌陈勇
关键词:大家系先天性并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指(趾)畸形
以叶酸偶联纳米Fe_3O_4颗粒的合成和标记肿瘤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对活体肝癌标记效果和MRI成像功能。方法:以铁盐、十二烷基苯磺酸和3-氨基丙基3-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APTES修饰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通过酰胺化法合成了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以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动态光散射仪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采用SRB法对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细胞进行安全性检测,同时建立活体瘤鼠动物模型,对其在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标记前后进行MRI成像对比检测,每个肿瘤组织块各取2套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光镜下形态及组织内含Fe情况。结果:所制备的叶酸偶联的Fe3O4纳米颗粒为立方相的Fe3O4,粒径约8 nm左右,水合直径25.7nm,呈近似球形,表面分布有羧基等功能基团,呈超顺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1 emu/g Fe。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生长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影响一样,无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表现。同时,磁共振成像和染色结果均显示肿瘤的存在。结论:叶酸偶联的超顺磁Fe3O4纳米颗粒,不仅细胞毒性小,而且因其表面的叶酸与叶酸受体之间的高强结合力。同时,它能通过这种结合作用被高效介导进入肿瘤细胞内,增强MRI成像中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标记、示踪和靶向检测,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肿瘤细胞靶向检测物质。
胡丰唐宁宁刘灿唐园园王少华尹朝奇周春姣周建大曾蔚
关键词:FE3O4叶酸肿瘤细胞细胞标记
医用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纳米科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纳米生物医学[1]。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与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交叉与渗透,纳米生物医学正在迅速形成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将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技术和视点。笔者主要从医用材料、药物载体、辅助成像、基因治疗等四个方面对纳米颗粒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谢建飞周建大陈晓青周春姣吴松陈良建王智飞
关键词:药物载体基因疗法
《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年
主要阐述了《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以及怎样对该课程进行改革,适应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周春姣刘登友
关键词:精细化工教学
Folate-conjugated Fe_3O_4 nanoparticles for in vivo tumor labeling
2013年
Highly biocompatible superpara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mide of folic acid (FA) ligands and the NH2-group onto the surfac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The as-synthesized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diffractomet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T-IR spectrometer,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instrument. The in vivo labeling effect of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on the hepatoma cells was investigated in tumor-bearing ra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s-prepared nanoparticles have cubic structure of Fe3O4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about 8 nm and hydrated diameter of 25.7 nm at a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51 A·m2/kg. These nanoparticles possess good physiological stability, low cytotoxicity on human skin fibroblasts and negligible effect on Wistar rats at the concentration as high as 3 mg/kg body mass. The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could be effectively mediated into the human hepatoma Bel 7402 cells through the binding of folate and folic acid receptor, enhancing the signal contrast of tumor tissue and surrounding normal tissue in MRI imaging. It is in favor of the tumor cells labeling, trac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arget detection and magnetic hyperthermia.
周春姣王少华周宇容鹏飞陈孜孜刘进言周建大
关键词:TUMORCONJUGATION
聚酰胺法分离、纯化罗望子壳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探索了聚酰胺法分离、纯化罗望子壳黄酮的工艺条件。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确定最佳树脂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聚酰胺为罗望子壳黄酮的最佳吸附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3 h;解吸液为80%乙醇溶液,解吸温度30℃,解吸时间4 h;上样树脂质量30 g,洗脱液体积2 BV,洗脱次数3次。纯化前后罗望子壳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从12.93%提高到31.00%。
王婷王辉宪王玲周春姣王杰袁河曾树林杨华武赵国玲庹苏行
关键词:黄酮聚酰胺分离纯化
响应面法优化紫甘薯花色苷的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工艺被引量:3
2018年
以花色苷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花色苷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400 W、磷酸浓度1.2%、液料比15∶1(mL∶g)、微波辐照时间4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薯花色苷收率达到51.21 mg·(100g)^(-1),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53.61 mg·(100g)^(-1)]的相对误差为-4.48%。HPLC分析结果表明,紫甘薯的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液的主要成分与磷酸提取液、柠檬酸提取液基本一致。微波辅助磷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花色苷具有成本低、省时、节能、环保等特点。
刘玮羊初女周春姣董新荣
关键词:紫甘薯花色苷微波辅助提取
罗望子果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首先用有机酸水溶液法从罗望子种子中提取罗望子果胶,然后以正交优化的方法对其相关工艺进行了优化,最后对罗望子果胶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料液比1∶35,pH=4.6,煮沸20 min,沉降4 h;通过实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到52.8%。通过最佳工艺所得产品指标优于国家果胶产品标准;最后通过对罗望子果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得到了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的结论。
王杰王辉宪王玲王婷袁河周春姣蒋红梅杨华武赵国玲庹苏行
关键词:果胶抗氧化
10%精喹禾灵乳油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农业生产中粮食产量的提高离不开农用除草剂的施用,而施用除草剂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进而使环境生物受到迫害。以斑马鱼作为试验用鱼,采用半静态法测定10%精喹禾灵乳油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将斑马鱼置于配制好的精喹禾灵药液中进行染毒,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斑马鱼经0 h、24 h、48 h、72 h、96 h染毒后水体实际浓度,记录相应浓度下斑马鱼的死亡数目,计算各时间点的致死中浓度,并观察斑马鱼中毒症状。根据化学农药毒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确定10%精喹禾灵乳油农药的毒级为高毒。
赵小会程翠利周春姣蒋红梅
关键词:精喹禾灵斑马鱼急性毒性致死中浓度高效液相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