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数据挖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性状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观察
  • 1篇增生

机构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作者

  • 7篇周攀
  • 4篇王开正
  • 1篇吴鹏强
  • 1篇张洪为
  • 1篇唐敏
  • 1篇温先勇
  • 1篇时黎明
  • 1篇陶大昌
  • 1篇彭瑛
  • 1篇丁银环
  • 1篇何鹏
  • 1篇邓正华
  • 1篇林江
  • 1篇刘文军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第6届中国医...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四川省第七次...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液流变学性状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1年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HbA1c的测定结果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HbA1c<6.5%为A组(52例),...
张洪为周攀李代渝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
川南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川南地区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发生情况、基因突变类型及构成比,制定β地贫防治计划,有效降低β地贫的发病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对川南地区疑诊为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β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319例疑似病例中检出192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检出率为60.1%;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中共检出9种,突变频率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CD17(41.3%),CD41-42(27.39%),IVS-II-654(24.35%)。结论川南地区β地贫发生率较高,应加强β地贫血液学筛查和基因诊断,对预防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有重要意义。
唐敏邓正华温先勇彭瑛周攀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
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及预后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骨髓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WHO发布的新的MDS分型标准诊断的患者62例,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is scoring system,IPSS)积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对其骨髓细胞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2例MDS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24例,核型异常38例,畸变率为61.3%,包括数目异常22例,结构异常9例。根据IPSS计算后将患者染色体核型不同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其存活期应用Log-rank检验,不同危险组其总生存(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林江周攀时黎明陶大昌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预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差异蛋白质组诊断模型的实验研究
2013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实验诊断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0例ITP、60例白血病、60例再生障碍贫血及60例健康成人血小板裂解液,各疾病组及正常组均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和验证集(120例),筛选出有明显表达差异的标志蛋白,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ITP诊断模型,并用SPSS 17.0进行盲法验证。结果表明,m/z为2234.30、3476.36、7526.29的蛋白在ITP患者高表达,m/z为4990.02、5152.39的蛋白低表达。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77.3%,盲法验证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基于血小板蛋白质谱图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ITP的临床诊断和分子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攀丁银环何鹏吴鹏强刘文军王开正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ELDI-TOF-MS血小板蛋白质组学人工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的应用不断深化,各行各业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医学领域同样如此。仅登录美国GenBank数据库中DNA序列总量于2002年就已超过280亿个碱基对[1]。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已无法有效地分析这些数据,导致“数据爆炸、知识贫乏”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数据挖掘(datamining,DM)应运而生。
周攀王开正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综述)
医院的检验医学信息系统(LIS)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传统统计学方法无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医学信息,已成为医学信息管理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在医院的应用、...
周攀王开正
关键词:数据挖掘LIS
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库的深入应用,传统统计学方法无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并就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主要算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数绝挖掘的特点及我国的...
周攀王开正
关键词:数据挖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