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国
- 作品数:160 被引量:9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多孔介质饱水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研究
- 吴耀国
- 硝态氮在河床垂向渗滤系统中环境行为的模拟实验被引量:7
- 2006年
-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硝态氮在河床中的垂向渗滤过程,以阶梯状加大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为淋滤液,研究了硝态氮在河床垂向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借以了解河床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染的净化机理。实验表明,硝态氮在河床渗滤过程中分别参与了异化还原作用及反硝化作用。在以上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河床渗滤系统对硝态氮的去除率高达100%。但是,异化还原作用却导致了地下水中氨氮浓度的上升,这是值得注意的不利因素。
- 黄瑞华吴耀国李云峰杨炳超
- 关键词:硝态氮环境行为河床
- 纳米FEOOH催化臭氧化水中TNT的研究
-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的羟基氧化铁(纳米FEOOH)催化剂,以水中的2,4,6-三硝基甲苯(TNT)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纳米FEOOH对臭氧化反应的催化功效。采用XRD、FTIR、TG/DTA、SEM等手段对FEOOH催...
- 陈培榕吴耀国刘保超聂国庆
-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2,4,6-三硝基甲苯羟基自由基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胺降解的微环境实验被引量:2
- 2005年
- 为研究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胺降解及NO3-、有机碳与苯胺初始浓度等的影响,采集了渭河河流沉积物及西安某自备井的地下水,进行了微环境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厌氧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胺可以通过反硝化微生物代谢而降解,但其降解速率随苯胺初始浓度和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反硝化微生物通过生长代谢的方式降解苯胺,环境中有机质抑制反硝化微生物降解苯胺,而NO3-则具有促进作用。
- 吴耀国张文存孙伟舰尹德忠
- 关键词:反硝化条件反硝化微生物苯胺微环境沉积物
- 新型氢氧化物阻燃剂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介绍了表面改性、超细化、以及与其他阻燃剂联用等途径对氢氧化物[Al(OH)3、Mg(OH)2]阻燃性能的影响,综述了新型阻燃剂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比较了氢氧化物、改性氢氧化物、氢氧化物协同作用、氢氧化物和有机物协同作用等对各种胶粘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改进效果,讨论了该领域研究中依然存在的一些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可能取得突破的几个方向。
- 陈培榕吴耀国刘保超
- 关键词: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胶粘剂
- 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05年
- 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原有混凝剂潜力的挖掘、新型混凝剂的研发、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混凝设备等对混凝效果的强化,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及水处理的实际需要,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吴耀国姜向春吉青杰
- 关键词:强化混凝混凝剂水处理天然有机物
- 污染的孝妇河对其流域裂隙水化学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根据孝妇河的纳污情况选择了3个断面,定期采样分析监测河水水质.对1989—1996年的监测结果的分析整理得到河水化学组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证明了引起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矿坑水的排入.研究了河水与裂隙水之间的接触关系,发现两者之间不仅存在联系通道,而且裂隙水的水头明显低于河水水头.说明河水可以渗漏的形式补给裂隙水,引起裂隙水的污染.同时也从水化学的方面找到了污染的河水影响裂隙水化学环境的证据.
- 吴耀国沈照理钟佐李广贺
- 关键词:河流污染污染源环境影响
- 关联因子作用下含Cr(Ⅵ)天然劣质地下水的健康风险评价
- 2015年
- 为了提高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在对目标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需考虑关联因子的影响。文章对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关联因子影响下目标污染物浓度的校正方程,并用四川德阳地区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Cr(Ⅵ)和关联因子挥发酚的检测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校正后Cr(Ⅵ)的健康风险值比校正前减小21.86%,与当地未见Cr(Ⅵ)毒害的人群相符。
- 王亚丽吴耀国易娜
-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价挥发酚
- 基于个人主页的环境专业辅助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指出通过设立教师个人主页,对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平台,对环境专业课实施网络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孙伟民吴耀国赵晨辉
- 关键词:个人主页网络辅助教学环境保护教学模式
- 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08年
- 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以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及聚硅酸铁铝为代表的三大类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该三类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混凝特性及可能的絮凝作用机理,展望了相应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张悦周吴耀国胡思海谭英
- 关键词: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聚硅酸铁铝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