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标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胞内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 2012年
- 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是一类在细胞内表达、特异性地靶向胞内抗原以期实现对相应功能的调节甚至阻断的新型基因工程抗体。最常见的胞内抗体形式为单链抗体(ScFv)。通过相应定位信号肽序列,胞内抗体能定位于胞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和过氧化酶体等各种细胞器,以实现对靶标抗原的功能性调控。其应用也由早先的干扰病毒复制和抑制肿瘤生长,逐渐拓展至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抑制免疫排斥等方面。本文对胞内抗体的作用机制、筛选策略、优缺点、应用及跨膜抗体作一综述。
- 吴标赵国屏王颖
- 关键词:胞内抗体单链抗体
- 240例初治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初治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着重阐明基因型分布与病毒标志物及临床自然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住院初治乙型肝炎患者共240例,既往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载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PCR-测序的方法进行HBV病毒基因型的分型,对临床资料和病毒基因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40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籍贯分布于全国17个省市,其中男性患者占75.83%,HBeAg阳性患者占64.17%,急性患者占17.5%。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诊时HBeAg阳性率(78.57%比61.11%,P〈0.05)和HBV DNA〈10~6拷贝//mL的比例(80.95%比36.87%,P〈0.01)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初期其血清ALT水平也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29%比23.74%,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初期的血清ALT小于10倍正常值上限时,其在治疗后期HBsAg阴转率较高。进一步对240例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其中169例患者可检出基因型,C基因型略高于B基因型(59.17%比40.83%),未发现A型、D型或B/C混合型;C型患者中血清ALT水平低于10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型患者(79.00%比50.72%,P〈0.01);40岁以上的患者中,C型比例明显高于B型(62.00%比39.13%,P〈0.01).HBeAg阳性率、HBV DNA水平等因素在B型和C型基因型初治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中急性乙型肝炎的比例较以往上升,HBeAg阳性率和HBV DNA〈10~6拷贝/mL的人数明显高于慢性患者;其HBsAg的转归与血清ALT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我国HBV基因型仍以B型和C型为主。C型患者中发病初期的血清ALT水平低于B基因型人群,40岁以上人群中C基因型比例明显上升。
- 赵琳黄玲王晶慧吴标王树军张勇王颖陆志檬许洁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基因型流行病学
- 羊驼抗H5N1血凝素重链可变区-人IgGFc段嵌合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制备羊驼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重链抗体可变区-人Fc段嵌合体抗体制备,对所得嵌合抗体进行制备和功能鉴定,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用pET-22b表达载体构建抗H5N1禽流感病毒羊驼重链可变区(VHH)-人IgG1Fc嵌合基因,以包涵体形式表达VHH23-hFc嵌合抗体蛋白,采用优化的方法复性后,获得高纯度VHH23-hFc嵌合抗体,用ELISA法鉴定嵌合抗体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小鼠体内的半衰期。结果显示,透析复性后原核表达的抗H5N1禽流感病毒VHH23-hFc嵌合抗体亲和力为2.24×106 mol/L,具有较好免疫学活性,热稳定性也较好,小鼠体内半衰期达到35h,为下一步开展该抗体的体内外病毒中和试验奠定良好基础。
- 夏立亮吴标程亚庭蔡家麟王颖赵国屏
- 关键词:H5N1禽流感病毒重链可变区包涵体复性
- 羊驼非免疫重链单域抗体库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羊驼非免疫重链单域抗体库,完成抗体库多样性的鉴定,为进一步筛选抗原特异性重链抗体奠定基础。我们从未经免疫的羊驼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抽提RNA后,用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羊驼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片段;并采用两步连接方法将重链抗体可变区片段与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连接获得重组子,多次电转感受态大肠杆菌TG1后获得VHH抗体基因库;并采用稀释计数法测定抗体库库容量,随机挑取克隆测序验证抗体库多样性。结果显示,我们所构建的羊驼非免疫重链单域抗体库的库容量为1.5×109,随机克隆测序验证多样性良好,独立克隆所占比例为80%,并显示出和人源抗体较高的同源性。上述结果表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获得大容量的羊驼非免疫重链单域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抗原特异性重链抗体奠定基础。
- 吴标王树军夏立亮季萍葛海良赵国屏王颖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羊驼
- 不同临床阶段乙型肝炎患者外周CD8^+T淋巴细胞免疫记忆应答水平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初治和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D8^+T淋巴细胞在数量和免疫记忆应答水平上的差异。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HBV感染患者共40例,既往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pot)检测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结果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在数量和应答水平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和正常人群相比,三个不同阶段乙型肝炎患者外周未致敏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而CD45RA^-CD8^+记忆/活化型T淋巴细胞的比例则显著增高,而且在肝硬化阶段未致敏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更为明显,记忆/活化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更为明显;和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相比,肝硬化阶段外周CD8^+T淋巴细胞不仅在数量上显著减少,同时在功能上也呈现低反应性,其分泌IFN-γ的能力也基本丧失。结论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大多数外周CD8^+T淋巴细胞具有向记忆/活化型细胞分化的趋势;在免疫清除阶段,患者CD8^+T淋巴细胞或是记忆CD8^+T淋巴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有效应答能力,当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则CD8^+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这种细胞功能的丧失与病毒清除能力减低及疾病的慢性化进展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免疫记忆/活化型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功能可能成为延缓HBV慢性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肝衰竭的策略之一。
- 王晶慧吴标黄玲王登宇王树军王佳琦赵琳张勇沈浩赵国屏许洁王颖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抗感染免疫
- 抗H5N1禽流感病毒羊驼重链单域抗体的制备和功能鉴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获得具有中和活性、高特异性和稳定性的抗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羊驼重链单域(VHH)抗体。方法:利用pET-22b表达载体诱导表达抗H5N1禽流感病毒HA VHH抗体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VHH抗体蛋白采用最优复性方法进行复性后,获得高纯度的VHH抗体,分别采用ELISA法鉴定VHH抗体的亲和力和热稳定性,采用血凝抑制实验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体外中和活性。结果:经复性的抗H5N1禽流感HA VHH抗体对H5N1禽流感病毒H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对三种不同复性方法比较,利用柱上复性的VHH23抗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亲和力为9.1×10-7mol/L,同时对H5N1禽流感病毒HA具有良好的体外中和活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具有较好中和活性、特异性及稳定性的抗H5N1禽流感病毒VHH抗体,为进一步开展抗体的体内病毒中和试验奠定良好基础。
- 夏立亮吴标程亚庭包文静赵国屏王颖
- 关键词:H5N1禽流感病毒包涵体复性活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