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雄

作品数:17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老年
  • 5篇老年患者
  • 4篇术后
  • 4篇重症
  • 3篇手术
  • 3篇切口
  • 3篇切口疝
  • 3篇外科
  • 3篇腹壁
  • 3篇腹腔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压伤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切除
  • 2篇静脉
  • 2篇巨大切口疝
  • 2篇护理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17篇吴志雄
  • 12篇宋晓华
  • 9篇俞瑞东
  • 6篇韩冰
  • 4篇陆小川
  • 4篇金凯
  • 3篇袁祖荣
  • 2篇唐健雄
  • 2篇王瑞兰
  • 2篇陈贞
  • 1篇皋源
  • 1篇李磊
  • 1篇董国菊
  • 1篇李晓青
  • 1篇杨金亮
  • 1篇陆健
  • 1篇徐斌
  • 1篇周敏
  • 1篇商洪才
  • 1篇张文宏

传媒

  • 7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204例外科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SI分为SSI组(n=35)和非SSI组(n=169)。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麻醉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OFA)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资料。对比术前及术后第1、 3、 5天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TB)、血小板、白蛋白、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和脑利尿钠肽(BNP)。分析老年患者SSI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SSI组比较,SSI组年龄较小、 BMI较小,体重较轻,手术时间较长,APACHEⅡ和SOF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和BNP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术后第1天TB升高及术后第1天BNP升高是老年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低体重为SSI的保护因素。SSI预测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2,敏感性为77.13%,特异性为81.12%。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术后第1天TB和BNP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患者SSI的危险因素。
韩冰张晟张智俞瑞东宋晓华吴志雄
关键词:老年手术部位感染
挤压伤的外科干预时机
目的研究挤压伤的外科干预时机,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2008年5月治疗的挤压伤患者4例,分析外科干预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4例患者均表现有局部肿胀、疼痛;4例患者出现
吴志雄宋晓华俞瑞东
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效果。方法将550例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2015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16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10.7‰,观察组发生8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3.9‰,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ICU内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孙滨海吴妮慧周卓迪吴志雄宋晓华陈贞
关键词:老年患者集束化护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后腹腔压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腔压力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86例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6h和72h腹腔内的压力,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术后72h的腹腔压力、呼吸频率和心率显著高于术后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可导致腹腔压力明显升高而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的障碍。围手术期合理降低腹腔压力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宋晓华唐健雄吴志雄俞瑞东袁祖荣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切口疝腹腔压力
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重症监护室髋关节术后的12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24h内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统计术后24h谵妄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谵妄可能的危险因素,再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例患者中发生早期术后谵妄49例,发生率为40.5%。谵妄组与非谵妄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脑卒中史和肢体约束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血清肌酐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72,95%CI=(1.012,3.525)]和脑卒中史[OR=3.700,95%CI=(1.409,9.703)]是髋部手术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和脑卒中史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陆小川宋晓华俞瑞东金凯吴志雄张智范永前韩冰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术后谵妄
疫情防控下上海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规范专家建议被引量:1
2022年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和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
王瑞兰刘娇马可吴志雄陆健李磊马少林管军徐斌喻一奇邵小平孟潇潇皋源张文宏陈德昌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学科建设
早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早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老年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ICU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时PLR值分为低PLR组(<115)、高PLR组(≥11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PLR组比较,高PLR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lactic acid,Lac)、28天病死率明显升高,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a O2/Fi O2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Lac、PLR是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APACHEⅡ评分、Lac、PLR联合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3.1%和81.9%,均显著高于3个指标单独评估的敏感度、特异性(P<0.05)。PLR的敏感度、特异性与APACHEⅡ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Lac(P<0.05)。结论早期PLR是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LR水平升高可能预示不良预后。
金凯俞瑞东吴志雄陆小川韩冰宋晓华
关键词:老年重症感染预后
挤压伤的外科干预时机
吴志雄
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肾功能的变化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监测71例巨大切口疝术前及无张力修补术后当天~第5天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血利尿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1、第2天的血肌酐(Scr)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第4天血尿素氮(BUN)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5天BNP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功能的损伤与BNP的升高无相关性。结论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可导致肾功能及心功能的损伤,但两者无相关性,肾功能的损伤是否与腹腔压力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俞瑞东吴志雄韩冰陆小川金凯宋晓华
关键词:老年切口疝腹腔压力肾功能
高频胸壁振荡在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50例行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术后行高频胸壁振荡治疗)和对照组(术后行传统人工胸部物理治疗)。观察指标:(1)不良事件。(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第1~5天的疼痛程度。(3)呼吸功能:患者术后第1、3、5天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50例,每组各25例。(1)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治疗过程中,无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呕吐、伤口裂开、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2)疼痛程度: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胸部治疗前至术后第5天VAS为(1.7±1.0)分~(1.5±1.1)分,对照组患者为(1.4±0.8)分~(1.8±0.6)分。两组疼痛程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2,P〈0.05)。术后第2、3、4天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1,0.01,0.01,P〈0.05)。(3)呼吸功能: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胸部治疗前至术后第5天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7.9%±2.2%~99.2%±0.9%,对照组患者为98.2%±2.3%~98.8%±2.0%;氧合指数试验组患者为(300±47)mmHg(1 mmHg=0.133 kPa)~(337±59)mmHg,对照组患者为(311±29)mmHg~(347±61)mmHg;动脉血氧分压试验组患者为(103±49)mmH
俞瑞东陈贞吴妮慧孙滨海陆小川金凯韩冰宋晓华唐健雄吴志雄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