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蕾

作品数:11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2篇引流
  • 2篇晚期
  • 2篇积液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癌症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阻塞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酸类
  • 1篇胆汁酸类和盐...
  • 1篇多聚
  • 1篇多聚酶
  • 1篇多聚酶链反应
  • 1篇多瑞吉
  • 1篇信使
  • 1篇信使核糖核酸
  • 1篇信息系统

机构

  • 11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浙江省肿瘤研...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11篇吕蕾
  • 4篇蔡菊芬
  • 3篇邵国良
  • 3篇陈玉堂
  • 3篇郑家平
  • 2篇姚征
  • 2篇冯建国
  • 1篇郑亚兵
  • 1篇汪祥辉
  • 1篇练维生
  • 1篇邝平定
  • 1篇李辉章
  • 1篇柳开忠
  • 1篇章杰
  • 1篇顾怡生
  • 1篇孙校华
  • 1篇毛伟敏
  • 1篇杜灵彬
  • 1篇邱骏
  • 1篇朱陈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健康博览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引流术后总胆汁酸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于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术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L)及直接胆红素(DBL)的变化。[方法]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前1d及术后第3d至4周内作TBA、TBL、DBL检测。[结果]PTCD术前TBA(131.8±76.6μmol/L)与TBL(416.0±127.5μmol/L)、DBL(300.4±86.9μmol/L)有良好相关性(r值:0.358、0.379,P<0.05);术后3dTBA下降明显(15.9±22.6μmol/L),与术前(131.8±76.6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TBA可作为检验PTCD术后黄疸引流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标。
陈玉堂邵国良邝平定郑家平夏启荣姚征吕蕾郑亚兵
关键词:引流术胆汁酸类和盐类
ICU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41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观察重症监护室中胸腔积液患者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41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持续引流(治疗组),对照组(n=41例)采用传统的胸穿抽液治疗,比较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治疗过程及并发症。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7%、46.3%(P<0.05)。治疗组的穿刺次数少、引流量多、积液控制时间短。
邱骏柳开忠吕蕾
关键词:重症监护胸腔积液引流
浙江省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 :分析浙江省省级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浙江省16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1 210名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得分为(4.15±0.61)分,工作氛围和员工关系维度的得分最高,工作内容和绩效评价维度的得分最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满意度高,护龄越长满意度越高,有正式编制的护士满意度更高,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满意度高于其他类型医院。结论:浙江省省级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管理者应关注年轻、护龄短、职称低、无正式编制的护士,提高护士待遇,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水平。
王镜茹吕蕾张迎黎孟雪晖
关键词: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肿瘤坏死因子经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先行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将rmhTNF、化疗药分别和超液态碘油充分乳化后进行动脉内栓塞;对照组不加rmhTNF行常规TACE治疗,1个月后重复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明显缩小,临床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术后2组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寒战。结论:TACE联合rmhTNF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陈玉堂邵国良郑家平夏启荣吕蕾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坏死因子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积极预防 远离癌症被引量:2
2019年
2019年1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是肺癌、乳腺癌、胃癌。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癌症死亡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未来几十年,我国的癌症患者还将增加。
本刊编辑部叶云吕蕾
关键词:死亡率高危人群乳腺癌癌症发病率
浙江省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报告被引量:58
2015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2013-2014年城市居民癌症高风险率、筛查率和检出率,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宁波市和杭州市各选择2个市辖区,动员所有40~69岁常住户籍居民,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原则接受有关癌症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高风险评估.检出的高风险对象免费接受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女性乳腺癌和大肠癌临床筛查,分析评估癌症的高风险率、筛查率和检出率.结果共完成41547名调查对象有效调查问卷和风险评估,其中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女性乳腺癌和大肠癌的高风险检出率分别为14.05%、12.58%、23.28%、11.50%和11.82%.单癌种、两癌种、三癌种、四癌种和五癌种同时高风险的比例依次为29.64%、10.97%、3.41%、1.16%和0.38%.五类癌的筛查率分别为肺癌50.91%、肝癌49.16%、上消化道癌19.55%、乳腺癌56.25%和大肠癌21.75%.肺癌或疑似肺癌检出率为2.42%,乳腺筛查BI-RADS分级4~5级检出率为6.71%,上消化道癌筛查检出率为0.32%,肝癌筛查检出率为0.04%,大肠癌筛查检出率为0.75%.结论需进一步完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
李辉章杜灵彬孙校华高羽萌吕蕾汪祥辉朱陈毛伟敏
关键词:恶性肿瘤风险评估临床筛查检出率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浆膜腔积液中CEA-mR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浆膜腔积液中CEA mRNA的拷贝数 ,探讨其对恶性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技术分别检测经临床证实的 3 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和 2 8例良性浆膜腔积液样本中CEA mRNA拷贝数 ;所有病例均行脱落细胞涂片检测。结果 :3 1例恶性积液样本中CEA mRNA阳性率为 74 2 % ( 2 3 /3 1) ,CEA mRNA拷贝数在 1 2 2 693 7 5 /mL中位数为 76拷贝 /mL ,脱落细胞检测阳性率为 3 8 7% ( 12 /3 1) ;良性浆膜腔积液样本中CEA mRNA阳性率为 14 3 % ( 4 /2 8) ,拷贝数在 1 1~ 5 7/mL ,中位数为 2 3拷贝 /mL。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积液中CEA mRNA的拷贝数对恶性积液有较高的敏感性 。
吕蕾蔡菊芬冯建国顾怡生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浆膜腔积液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管理探讨
2007年
门诊是由临床、医技和其他相关科室组成的多功能综合体。全文主要从规范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等方面对肿瘤医院的门诊管理模式提出探讨。
蔡菊芬吕蕾
关键词:门诊管理信息系统
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陈玉堂邵国良郑家平姚征夏启荣练维生吕蕾
关键词:恶性肿瘤小肠肠梗阻
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K19、CK20mRNA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CK19、CK20mRNA对上皮性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1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CK19、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41例肿瘤患者中CK19mRNA阳性率26.82%,CK20mRNA阳性率21.95%,两者均阳性5例(12.19%)。CK19、CK20mRNA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K19、CK20mRNA可作为一个检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外周血癌细胞的检出率。
吕蕾蔡菊芬冯建国
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CK19CK20上皮性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