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甫坤
- 作品数:2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HT-7低杂波相控天线阵的耦合特性分析
- 2009年
- HT-7 2.45 GHz低混杂波系统利用相控波导阵列将微波能量耦合到等离子体中。本工作基于二维线性耦合理论,主要利用Step+Ramp的等离子体密度剖面模型,详细分析了HT-7装置上各种关键参数(如边缘密度、密度梯度、相邻主波导相位差等)下低杂波波导阵列天线的耦合特性。分析表明,通过调节主波导之间-90°~90°的相差,天线的n∥谱可在1.93~3.15之间灵活调节;当天线口边缘密度为0.5×10^18~2×10^18m^-3时,波导阵天线的反射系数可保持在5%以下,方向性系数很大;主波导之间相位差的改变对波导阵的驱动效率有很大影响。
- 贾华秦永亮刘甫坤匡光力
- 关键词:低杂波电流驱动功率谱
- HT-7装置低杂波前级系统及微波输出控制被引量:1
- 2009年
- 详细介绍了HT-7装置低杂波前级系统的组成、低杂波系统的采集和功率模式控制。实验中通过前级PIN开关控制不同的低杂波输出模式,满足了HT-7装置相应实验对低杂波的要求。
- 王茂徐旵东赵连敏刘亮胡怀传丁伯江刘甫坤单家方匡光力
- 关键词:低杂波PIN开关
- 3.7GHz低杂波传输线系统新陶瓷窗设计被引量:2
- 2007年
- 结合陶瓷窗设计相关理论,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仿真计算了低杂波传输线系统新陶瓷窗的电磁和热力学性能。设计的陶瓷窗采用BeO陶瓷作为介质窗体,在中心频率点附近300MHz以上的带宽内,其驻波比小于1.1,窗片中心的最大温升为11.7°C。
- 刘亮单家芳刘甫坤匡光力
- 关键词:低杂波热应力
- 高功率微波系统及速调管测试被引量:1
- 2007年
- 针对LHCD系统的微波器件测试,建立了一套高功率(100kW级、连续波)的微波测试系统。介绍了这一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的测量手段。对俄罗斯生产的速调管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
- 王茂刘亮王晓洁徐旵东蒋敏赵连敏刘甫坤单家方匡光力Pugnin VKhimchenko ALindmila N
- 关键词:微波测试速调管
- EAST上基于端口密度测量的低杂波耦合研究
- 2013年
- 介绍了一套安装在EAST装置低杂波天线端121上方,用来测量端121附近电子密度的Langmuir三探针系统及其初步实验结果。此探针系统由探针、测量电路、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四部分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杂波天线端口充气的条件下,低杂波注入后端口密度会有明显的增加。端口密度与反射系数的关系与理论趋势一致,EAST上低杂波耦合的最佳密度出现在4~5×10^17m-3。
- 张磊丁伯江吴则革马文东刘亮朱文华刘甫坤单家方
- 关键词:低杂波探针端口密度
- 高功率微波陶瓷窗的结构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2.45GHz频率高功率微波陶瓷窗的结构及对结构的优化。结构优化包括对结构尺寸和水冷结构的水流率取值这两方面。当陶瓷片厚度为4.4mm、圆波导长度为52.3mm时,微波性能达到最优。当水冷结构的水流率为0.4t·h-1时,效果最理想,此时陶瓷片的最大应力值远远小于陶瓷片本身的抗拉强度。优化后的陶瓷窗经过多轮实验的考验,没有出现破裂等问题。
- 汤允迎王晓洁刘甫坤刘亮赵连敏贾华
- EAST低杂波天线耦合特性研究
- 2010年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EAST低杂波天线的耦合特性。基于二维线性耦合理论,计算了天线功率反射系数和方向性系数与等离子体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无源波导对天线耦合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参数下天线的功率谱。结果表明,无源波导使天线的方向性略有下降,但减小了天线的功率反射系数,这有利于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
- 李军贾华刘甫坤
- 关键词:EAST
- 低杂波多结波导阵天线耦合特性的数值分析
- 2010年
-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低杂波多结波导阵天线的耦合特性。采用线型耦合理论,用艾黎函数计算了等离子体阻抗,推导出常规波导阵对等离子体的散射矩阵,并利用它和天线自身的散射矩阵研究了HT-7装置低杂波多结波导阵天线的耦合特性;计算了其平均功率反射系数、方向性系数和功率谱与等离子体边缘密度和主波导相位差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波导阵相比,由于多结波导阵天线存在自匹配特性,其天线功率反射系数小,且对相位不敏感。但由于存在多余副瓣,驱动效率较低。
- 贾华秦永亮刘甫坤匡光力
- 关键词:低杂波电流驱动功率谱散射矩阵
- EAST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2011年
- 介绍了波的射线轨迹程序C3PO和求解三维Fokker-Planck方程程序LUKE的基本计算过程及其物理机制。该程序采用的是反弹平均方法,考虑了相对论效应和捕获粒子效应。利用此程序模拟并分析了EAST偏滤器位形下等离子体电流对低杂波传播以及驱动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低杂波射线轨迹在极向的旋转加快,功率沉积位置内移,驱动效率变大。此外,还发现当波束在上平面边界反射回来向等离子体中心传播时,平行折射率有较大的上移。考虑快电子的径向扩散后,驱动电流分布变宽。横越边界的损失以及一部分快电子因扩散到碰撞增强的区域而迅速慢化导致驱动效率下降。当扩散系数为1.5m2?s?1时,驱动电流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
- 李妙辉丁伯江孔二华张磊单家方刘甫坤王茂徐旵东
- 关键词:低杂波电流驱动径向扩散数值模拟
- 915 MHz TE10-TE01模式转换器设计
- 2017年
-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矩形波导TE10模式转换为圆波导TE01模式的转换器,用于电子回旋共振(ECR)技术薄膜沉积,使微波功率以特定模式分布在反应腔中与磁场共同作用产生等离子体,并由磁控管输出的微波中心频率为915 MHz。在满足工作带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转换效率,抑制噪声模式。通过三维仿真软件HFSS对结构进行优化,在915 MHz中心频率处转换效率达到99.90%,在中心频率20MHz范围内转换效率达到99.00%,能够满足磁控管工作频率在915 MHz下的带宽要求。
- 董健刘甫坤赵连敏闫新胜徐伟业汤允迎
- 关键词:模式转换器功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