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5篇抗感染
  • 4篇菌药
  • 4篇抗感染治疗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3篇药学
  • 3篇围术期
  • 3篇老年
  • 3篇肺炎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 2篇药师
  • 2篇院内获得性
  • 2篇院内获得性肺...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万州区...
  • 1篇重庆市食品药...

作者

  • 18篇刘沙
  • 4篇金梅
  • 3篇刘娟
  • 3篇向萍
  • 3篇黄丹
  • 3篇徐中良
  • 2篇刘秋莎
  • 2篇江兵
  • 2篇吴晓英
  • 2篇沈正泽
  • 1篇傅川
  • 1篇肖悦
  • 1篇沈渠深
  • 1篇董其勇
  • 1篇苟娟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医师在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取内固定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及持续改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取内固定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及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该院取内固定术的住院患者385例,按时间段分为3组,2011年1~6月的患者114例为专项治理前组,2011年7~12月的患者146例为专项治理后组,2012年1~6月的患者125例为专项治理改进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专项治理改进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及抗菌药物品种与使用频率、人均抗菌药物费与专项整治前组和专项整治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整治及持续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取内固定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减少医院耐药菌的产生,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刘沙向萍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该院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HAP进行个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分析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及临床意义,制订治疗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但患者最终因脓毒症休克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HAP的可能性大,临床药师应与医师形成互补,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
刘沙向萍
关键词:糖尿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
LC-MS/MS测定氨苄西林原料及制剂的杂质谱
2023年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并比较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原料及制剂的杂质谱。方法 采用ACE C_(18)(2.1 mm×100 mm,1.7μm),以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5.2)-乙腈(98:2, V/V)为流动相A,以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5.2)-乙腈(50:50, V/V)为流动相B,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自动进样器6℃;分别以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采集杂质谱的PDA数据、质谱的母离子及子离子数据,结合杂质的色谱行为,比较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原料及制剂的杂质谱。结果 该方法对氨苄西林及其杂质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可以检测19个主要杂质,其中13个已知杂质准分子离子峰与EP杂质对照品一致,推测了6个未知杂质结构。厂家B与厂家C氨苄西林胶囊(均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杂质谱与日本参比制剂基本一致;厂家D(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检出杂质谱与厂家E(通过一致性评价)略有差异,厂家E未检出杂质F和杂质14号。结论 建立的LC-MS/MS法能有效地洗脱、分离氨苄西林降解杂质与工艺杂质,并全面分析杂质谱,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制剂一致性评价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刘沙邹玉明姜学美沈丹丹
关键词: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不易治愈的原因及临床药师在抗感染临床实践的作用,积累临床药学工作经验.方法 通过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案...
刘沙向萍
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单吸入器三联疗法(试验组)、,以及各对照亚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组、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组、开放三联组](对照组)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手册进行方法学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s,共20236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中重度年急性加重率显著降低[OR=0.62,95%CI(0.49,0.79),P<0.0001],圣乔治医院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显著降低[MD=-0.99,95%CI(-1.58,-0.40),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显著升高[MD=0.06,95%CI(0.03,0.08),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OR=0.48,95%CI(0.24,0.98),P=0.04],肺炎发生率相当[OR=1.20,95%CI(0.98,1.47),P=0.07]。结论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治疗COPD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间接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用药错误率,且安全性较好。
罗海燕江兵刘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联疗法有效性META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型H1N1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实践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甲型H1N1重症肺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探讨临床药师在甲型H1N1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型H1N1重症肺炎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的抗感染治疗是该患者治疗重点,该患者初始选择莫西沙星抗感染,临床药师、重症医学科及感染科会诊后,及时换用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口服奥司他韦,治疗5天后,患者体温下降,停用替加环素,治疗第8天,患者感染加重,临床药师建议再次加用替加环素,治疗13天,患者病情好转,换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22天,患者出现左耳隐痛,停用依替米星,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治疗26天,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改为口服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结论:甲型H1N1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重,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常需要广覆盖抗菌药物,及时稳定患者病情。临床药师与医师形成互补,结合相关指南及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协助医师制定患者的抗菌药物方案,同时进行用药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刘沙陈夏虹张显玲
关键词:甲型H1N1重症肺炎抗感染
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清洁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估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和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管理实施前、后清洁手术切口分级愈合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清洁手术切口甲级及乙级愈合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管理前分别为98.79%、1.21%、0.22%,规范管理后分别为99.30%、0.70%、0.13%,二者均无丙级愈合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与切口愈合在规范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实施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对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
吴晓英金梅刘沙
关键词: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切口愈合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1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33例患者抗癫痫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80例患者癫痫得到了控制,占60.15%,有效血药浓度(50~100 m g/L )范围内有51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占38.35%。血药浓度小于50 m g/L的44例患者中,26例未得到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血药浓度分布相似;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成年组有52.87%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治疗范围,未成年组则有39.13%;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患者抗癫痫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癫痫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刘沙金梅傅川刘大瑜
关键词:血药浓度癫痫丙戊酸钠个体化给药
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与来那度胺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评估包含硼替佐米的方案治疗中国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经济性。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基于SWOG S0777研究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参考治疗周期设定,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效用指标,效用和成本均按5%的贴现率进行贴现,意愿支付(WTP)阈值设定为3倍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42928元/QALY)。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比较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与来那度胺(VRD)方案对比地塞米松联合来那度胺(RD)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对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RD方案,VRD方案可多获得0.65 QALYs,但其治疗成本比RD方案多花费135782.77元,ICER值为206623.35元/QALY,低于本研究设定的WTP阈值,VRD方案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期的健康效用值对结果影响最大,效用值的降低可能会使ICER高于本研究设定的WTP阈值,导致VRD方案不再具有经济学优势。在3倍2021年我国人均GDP的WTP阈值下,VRD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86.5%;且随着WTP阈值的增加,VRD方案更具经济性的概率还会有所增加。结论在3倍2021年我国人均GDP的WTP阈值下,与RD方案相比,VRD方案在中国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经济性。
黄丹朱元元肖悦刘秋莎刘沙刘娟沈正泽
关键词: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用分析
临床药师介入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介入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介入用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用药指标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2代头孢类、第3代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第2代头孢类+硝基咪唑类、第3代头孢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抗菌药物花费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提高围术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降低术后感染率和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
刘娟苏凤娟卢妍全刘沙黄丹徐中良
关键词:临床药师结直肠癌围术期抗菌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