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安 作品数:11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3例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利用肛管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4.3%),切口感染2例(8.7%)。术后局部复发2例(8.7%),无手术死亡。结论: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并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胡从兵 陈洪俊 刘永安关键词:双吻合器 直肠癌 保肛手术 “瞄准器”状皮肤切开缝合法与传统一期缝合法处理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瞄准器"状皮肤切开缝合技术与传统的一期缝合法处理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间本科室收治的65例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资料,按照造口还纳后腹壁皮肤切口缝合处理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2)及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期缝合处理造口还纳后腹壁皮肤切口,观察组采用"瞄准器"状皮肤切开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切口疼痛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一期缝合法相比,"瞄准器"状皮肤切开缝合技术处理腹壁皮肤切口可有效降低肠造口还纳术后的伤口感染率及疼痛感,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 陶琦 邓黎 张东平 胡剑飞 刘永安 张小明关键词:疗效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5年9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肠瘘,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合理应用结肠灌洗,术后积极辅助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二次手术带给病人的痛苦,术后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 蔡立智 刘永安 邓黎 胡从兵 黄皓 陈洪俊 李清林关键词:结肠肿瘤 肠梗阻 吻合术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手术刀在模拟外科手术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着眼于培训外科实习医生熟悉并体验使用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从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持手术刀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术刀的虚拟外科手术系统。方法 符合外科医生实际操作习惯设计仿真外科手术系统专用的手术刀,完成各... 罗伟 刘永安关键词:力反馈 文献传递 齿状线上黏膜瓣切除和开放切除处理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残余外痔的对比研究 2010年 目的比较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瓣切除法和开放式切除法处理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hemorrhoids,PPH)后残余外痔及皮赘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术后残存外痔及皮赘者158例。对其中82例行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瓣切除(A组),76例行开放式切除(B组),对比观察2组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疼痛指数A组(2.1±0.8)明显低于B组(7.5±1.2)(P〈0.01);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肛缘水肿(1.2%)少于B组(13.2%)(P〈0.05),余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A组和B组分别为(25±6.5)与(15.2±2.8)(P〈0.01),(8±3.5)与(21±8.5)(P〈0.01)和(4.0±1.0)与(6.0±1.5)(P〈0.01);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2组均较高但无明显差异(117.5±15.5,112.5±22)(P〉0.05)。结论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瓣切除法处理PPH术后残余外痔及皮赘的近期疗效优于开放式切除法。 陶琦 刘永安 张东平 柳发林 刘娟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术 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介绍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痔核表面皮肤、粘膜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以及断桥剥离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与传统外剥内扎术70例进行对照。结果:术后肛门水肿,治疗组10%(5/50),对照组为17.1%(13/70);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8±7)d,对照组(26±7)d;肛门皮赘或不平,治疗组3例,对照组12例;肛门狭窄,治疗组无,对照组5例(5/70);感觉性大便失禁,治疗组无,对照组7(7/70)例;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2例,对照组15例。结论:星角状切口外剥内扎加断桥整形缝合术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良好肛门外观和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易珉 马小鹏 刘永安 李清林 王玖言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38例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TPN)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胰外瘘患者使用TPN联合施他宁治疗 ,TPN采用全营养液混合 3L袋锁骨下静脉穿刺滴注 ;施他宁 6mg加入 5 %葡萄糖盐水 10 0 0ml,2 4h点滴 ,持续 1~ 2wk。结果 :32例患者在 5 8d内治愈 ,平均愈合时间为 17d ,4例在治疗期间死亡 ,2例合并有主胰管梗阻 ,采用手术治疗而获得痊愈。结论 :绝大部分胰外瘘患者通过TPN联合施他宁药物治疗可获得痊愈 ,合并有近端主胰管梗阻者需手术治疗 ; 陈洪俊 刘永安 易珉 田夫关键词:胰外瘘 施他宁 药物治疗 低位肠梗阻并发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2005年 目的:探讨低位肠梗阻并发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间治疗的低位肠梗阻并发ACS8例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于肠梗阻术后近期2例,2次及以上手术史3例。并发ACS后急诊行腹腔减压术6例,因ACS再手术1例,末手术1例。结果:并发ACS后在24h内手术6例中5例治愈、1例死亡,24h后手术和未及手术各1例死亡。结论:尽早行腹腔减压术是治疗低位肠梗阻并发ACS唯一有效方法。术中肠减压、解除梗阻、肠部分切除、肠造口、避免张力缝合可预防术后ACS。巨大腹壁切口疝并嵌顿行急诊修补术可能是致命性的。 易珉 胡从兵 刘永安 蔡立智 王久言 李清林关键词: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低位肠梗阻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应用(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2004年 刘永安 张新立 徐少华关键词:甲状腺瘤 腹腔镜 切除术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11例报告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改进及疗效。方法:对Hautmann设计的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改进,应用于11例膀胱癌根治术的尿流重建。离回盲部20 cm截取长50 cm回肠段,呈M形排列,先浆肌层连续缝合,再阻断血供后将肠管对系膜缘纵行切开,作全层连续缝合成球形代膀胱;输尿管不作粘膜下隧道移植,而是乳头状直接缝合于两上角,伸入代膀胱1 cm,尿道与最低处耳状肠片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 h,术后平均随访25月,排尿11例白天自控,9例夜间自控,10例排尿造影无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吻合口漏1例,无肠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进后的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无返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易珉 郑江 陈跃 王刚 田夫 刘永安关键词:膀胱肿瘤 回肠代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