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坚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增城市新塘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被引量:2
- 2007年
- 临床上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最大限度药物处理后眼压仍难以控制在正常范围,而手术治疗风险颇大。我科21302年3月至2006年3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18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陈真刘红云刘永坚李勇
- 关键词: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药物处理
- Ex-PRESS引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Ex-PRESS引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眼压控制及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药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少,安全性高,患者眼压控制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刘永坚陈真李勇陈瑞中毛华敏
-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眼压视力
- Ex-PRESS引流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Ex-PRESS引流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17例(17眼),术前视力光感-0.02,术前眼压(37±4.2)mm Hg。经过3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后随访1-6个月。对比手术前后的眼压控制情况、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分别是(13.16±6.9)、(13.61±4.1)、(14.8±5.2)、(23.3±4.1)、(24.6±3.9)mm Hg。术后与术前各时间点的眼压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9眼达到完全成功标准,7眼达到条件成功标准,2眼手术失败。术后1 d,眼压〈10 mm Hg、前房偏浅者6眼,术后前房出血2眼,术后半年瘢痕滤过泡2眼,其它为功能性滤过泡。所有治疗眼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大出血、角膜大泡、虹膜损伤、晶状体损伤、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及引流装置脱出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Ex-PRESS引流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肯定,能降低眼压,为下一步治疗眼底疾病创造条件。
- 刘永坚云健文陈真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
- 基层医院治疗眼表重度烧伤的困境和对策的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缺乏异体角膜供体情况下治疗Ⅲ度以上眼表烧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眼表重度烧伤35例(37眼)。其中28例(29眼)Ⅲ度烧伤,行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联合新鲜羊膜遮盖术;7例(8眼)IV度烧伤采取双层羊膜遮盖术,二期行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联合新鲜羊膜遮盖。术后若羊膜脱落则再次行羊膜遮盖直至角膜上皮完全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35例(37眼)中19眼角膜恢复透明,11眼角膜薄翳(共30眼判断为治愈),4眼瘢痕愈合(角膜白斑、新生血管长入),2眼石灰烧伤角膜溃疡无法愈合需行结膜瓣遮盖,1眼爆炸伤最终角膜穿孔、感染需眼球摘除(共7眼判断为无效),治愈率81.08%。共需羊膜遮盖1~4次。结论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联合多次新鲜羊膜遮盖术治疗重症眼烧伤,在基层综合医院取材方便,价廉,具可操作性,对Ⅲ度烧伤有减轻炎症、促进眼表上皮化、提高视力等效果;对Ⅳ度烧伤有保存眼球、防止睑球粘连的治疗意义,在缺乏异体角膜供体情况下可选择应用。
- 刘永坚陈真李勇
-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眼表烧伤眼表重建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85例(112眼)PDR患者术后两周内的眼压情况,并且对临床引发高眼压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PDR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29.4%(33眼),不同手术方式高眼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分期呈现Ⅵ期>Ⅴ期>Ⅳ期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眼内填充平衡液时高眼压的发生率15.4%,较硅油(37.8%)和全氟丙烷C3F8(47.8%)填充明显偏低(P<0.01),术后出血组高眼压的发生率为83.3%,明显高于术后无出血组(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方式、眼内填充物、术后出血为影响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选择23G玻璃体切割术,避免术后出血,眼内以平衡液填充可以有效降低PDR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
- 刘永坚陈真李勇
-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高眼压
- 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长达5年的随访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接受LASIK屈光手术是否安全、有效。方法:将2004-2006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LASIK手术并成功随访5年的近视眼患者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两组,中低度近视组(A组)共154眼(-1.00 D至-5.75 D);高度近视组(B组)共136眼(-6.0 D至-12.0 D)。两组患者分别进行LASIK手术,主刀手术者均为同一人。术后随访时间点:术后1周、1年以及5年。观察指标: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安全指数,手术有效指数,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后1年的数据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A组的裸眼视力(UCVA)为(0.90±0.13),B组为(0.78±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1)。两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眩光症状、1级以上Haze、圆锥角膜等)的比例较A组要高。结论:LASIK手术依然是近视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的、廉价的、稳定的手术方式,但是高度近视组接受该手术获得的视力效果不如中低度近视组,安全性和有效性亦不如中低度近视组。
- 刘永坚陈真陈瑞中
- 关键词:LASIK准分子激光近视屈光不正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气体充填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中是否填充惰性气体对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6月确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期或以上患者共66例(70只眼),随机分为C3F8充填组(治疗组)35只眼,及空气充填组(对照组)35只眼,两组分别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后行气液交换术,手术医生均为同一人,术后随访1~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改变情况;前置镜下观察对比两组裂孔闭合情况;用蔡司Cirrus HD-OCT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前后黄斑裂孔的OCT图像改变情况。结果视力: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两组的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比较,t=2.1290,P<0.05,两组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各个分期患者闭合率均为100%,而对照组2期闭合9例(90%),3期17例(85%),4期3例(60%)。结论 C3F8充填组在术后矫正视力以及裂孔闭合率均比对照组要好,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及C3F8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效果可靠,裂孔闭合率高。
- 刘永坚陈真李勇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C3F8惰性气体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