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显凤

作品数:29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地质
  • 7篇油气
  • 7篇盆地
  • 5篇地质学
  • 5篇石油地质
  • 5篇凸起
  • 5篇轮南低凸起
  • 5篇教学
  • 5篇本科
  • 5篇本科教学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油田
  • 4篇石油
  • 4篇塔河油田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油气运移
  • 3篇元素地球化学
  • 3篇运移
  • 3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20篇长江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9篇刘显凤
  • 16篇吴楠
  • 12篇蔡忠贤
  • 7篇王振奇
  • 6篇林小云
  • 3篇杨海军
  • 3篇龚文平
  • 3篇王健
  • 2篇曾治平
  • 2篇李源
  • 1篇云露
  • 1篇陈建渝
  • 1篇姚泾利
  • 1篇韩剑发
  • 1篇张恒
  • 1篇鲁新便
  • 1篇顾乔元
  • 1篇赵文光
  • 1篇杨世刚
  • 1篇徐涛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新疆地质
  • 2篇才智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小型油气藏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三届中国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早中侏罗世延安组孢粉化石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银探2井779~1190 m深度段的孢粉化石与测井资料,对其所指示的地层时代和所代表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银探2井779~1190 m深度段孢粉化石组合可总结为小桫椤孢-格里斯索普新叉瘤孢-脆弱同心粉-具两气囊花粉组合,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延安期。根据孢粉所体现的植物群特征判断早中侏罗世鄂尔多斯西缘为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结合测井风化指数、地层元素测井Mg、Ca元素质量分数的比值、体系域、孢粉分异度与比例变化特征,判断早中侏罗世鄂尔多斯西缘在整体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发生干冷湿热的气候变化,为超级季风季节性变化导致气候带摆动所致。
付清萌刘显凤马占荣王永波胡琮徐清海
关键词:孢粉化石延安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石油地质学科实施精英教育模式的探讨
2012年
针对石油地质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学科特点,探讨了开展精英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即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创设优良的师资条件,为石油地质学科有效实施精英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吴楠王振奇林小云刘显凤
关键词:石油地质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油气运移是成藏过程重要的组成单元,油气运移方向的正确分析对圈闭预测及油田的勘探开发部署至关重要。目前,对于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多基于运移中可能发生趋势性变化的示踪指标(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层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系统总结和分析现有各种示踪油气运移的指标及应用方法(原油物性指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示踪、含氮化合物、伊利石测年等方法),论述了不同油气体系中油气运移研究技术的选择方法,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吴楠刘显凤徐涛
关键词:油气运移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体系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顶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是油气勘探重点层位。在单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和测井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不整合界面上下的岩矿、裂缝、地球化学及物性特征,划分出单井不整合结构。统计分析认为,早期沉积间断造成的风化作用对不整合风化壳的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可通过岩心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分析预测不整合面结构顶板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不整合结构的分布对于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石炭系原油均属于顶板砂岩侧向输导、风化壳顶部水解层封盖、淋滤层有效储集的方式聚集成藏,在断块作用下形成相对独立的油水系统,形成一系列的断块型油藏。由此建立了石炭系顶不整合结构风化壳展布特征的识别方法,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可为类似地区石炭系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曾治平刘显凤
关键词:风化作用油气成藏
轮南低凸起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输导样式被引量:2
2012年
多源多灶的生烃背景导致轮南地区的油气成藏过程高度复杂化.基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轮南低凸起关键时期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典型油气藏输导样式的研究表明,由于志留系沥青砂盆地级的分布特征有力地证实了加里东晚期奥陶系岩溶缝洞体尚未形成,因此志留系砂体是加里东晚期源自寒武系烃源岩的烃类向轮南低凸起横向输导的主要通道;其次,海西早期的强烈抬升及长时间的暴露剥蚀导致表生岩溶作用深度改善了轮南地区碳酸盐岩层系的储集效能,而潜山风化壳之下的奥陶系岩溶缝洞储集体是这一时期源自满加尔坳陷内奥陶系烃源岩烃类的横向运载层;喜山期油气成藏的实质为海西晚期奥陶系整装油气藏形成后的调整改造过程,包括过量干气的气洗改造以及不同尺度断裂的垂向调整.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以及解放渠东油田三叠系油气藏的形成均受控于深大断裂的垂向输导.同时,上覆盖层的强制性封闭将喜山期干气的横向输导路径束缚于奥陶系内部,奥陶系油藏经气洗相分馏改造转变为次生的饱和凝析气藏.而由于桑塔木断垒带地区连接奥陶系与石炭系的层间断裂以及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层内断裂活动所诱发的泄压相分馏改造,不仅在石炭系圈闭形成了纯气相的不饱和凝析气藏,还直接控制了轮古东油田凝析气藏及其流体性质的分布.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刘显凤黄大瑞
关键词:轮南低凸起输导体系
地热能:一种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展望
自20世纪后半叶,世界工业迅猛发展.传统能源(煤、石油等)的过度消耗不仅使得化石燃料等一系列非可再生资源的可采储量几近枯竭;同时,燃烧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亦导致了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热能...
吴楠刘显凤
关键词:地热能资源利用能源结构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新疆西克尔萤石矿洞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
2012年
在塔里木盆地柯坪隆起西部的西克尔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可溶岩层中发育着大量的萤石矿洞。通过对萤石洞中矿物的组合、产状以及萤石、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萤石矿洞成矿流体的来源。认为西克尔地区萤石洞内的多种矿物是同一热液流体系统在不同演化阶段的连续产物。早二叠世岩浆热流体沿早期形成的断裂上涌,对该区储集层起到建设性改造作用。
刘显凤蔡忠贤李树新周成刚王春阳杨涛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萤石矿矿物组合稀土元素
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地堑烃源岩特征及储层沥青的形成
银川地堑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潜力区。自白垩纪以来,银川地堑沉积了高达8000多米的新生代地层。本文结合岩心观察、测井数据分析与地球化学分析,对前人认为的烃源岩,银川地堑古近系清水营组的暗色泥岩,进行了烃...
付清萌刘显凤姚泾利王勇波吴楠徐清海王健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储层沥青
石油地质学科本科教学中关于怀疑精神的培养
2012年
科学技术要发展,创新是关键,而创新来源于科学的怀疑精神。石油地质学科的学科定位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型学科。同时,石油地质学科多学科的高度综合以及高风险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在本科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作为主旨。通过重建授业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正确引导、科学怀疑,可以在本科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吴楠王振奇林小云刘显凤
关键词:石油地质怀疑精神本科教学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资源丰富,储层致密,为了查明湖盆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机理,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测试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段长石含量高,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长石粒内溶蚀孔隙和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晶间微孔和微裂缝较为发育。研究区长7段时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弱,发育砂岩中泥质含量较高。中等强度压实作用及早期的方解石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孔隙减小。由于长石及黏土含量较高,其受溶蚀作用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层质量,同时也是研究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谢芸雅刘显凤王健吴楠胡琮王永波
关键词:成岩作用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