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仁
- 作品数:44 被引量:80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数字水文——信息时代的水文技术革命
- 本文在回顾了20世纪水文科学发展历程和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水文进行全面改革,建设数字水文信息系统,将站点观测的水文数据与数字地球中的有关数据,经过同化整合,...
- 刘新仁
- 文献传递
- 大尺度蒸发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选用淮河流域及其周边的 1 0个气象站的 3 5年气象资料和 2 9个蒸发站的 3 5年月蒸发资料作分析 ,同时对Dalton公式、Penman公式作了简化 ,进而提出了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基础的淮河流域分区蒸发模型 。
- 黄贤庆刘新仁
- 关键词:大尺度
- 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途径
- 本文回顾了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过程,结合国外的向上和向下途径的讨论,提出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应重视分析数据、发挥想像、把握本质、严格论证以及多途径结合的观点。
- 刘新仁
-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水文数据暴雨洪水
- 文献传递
- 长江下游低洼圩区三麦降渍标准探讨被引量:3
- 2000年
- 长江下游平原圩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渍害严重制约着三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通过对上海和南京二圩区三麦地下暗管排水试验和蒸渗仪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 ,得到三麦田间的降渍标准是雨后 3d根系密集层 ( 0~ 60cm)的水气比例控制在 8∶2以下 ,麦田高产经济最优的地下水位埋深为 0
- 邵孝侯王靖波刘才良刘新仁
- 关键词:长江下游三麦排水
- 基于1998/1999年HUBEX强化观测资料的水文过程模拟被引量:8
- 2001年
- 考虑流域空间变异性,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HUBEX)水文强化观测区──史灌河流域的数字水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新安江模型计算蒋集控制站 1980~ 1987年日流量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数字流域的水文模型明显优于传统水文模型。同时,对 1998/ 1999年史灌河流域黄泥庄站和蒋集站的径流过程及土壤水分时间序列过程进行了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 任立良刘新仁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流域水文过程
- 流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测度被引量:50
- 1999年
- 以水文循环的基本单元———“流域”为研究空间,以流域中人和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流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及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并对岷江上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
- 王慧敏刘新仁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以地形为基础的流域水文模型——TOPMODEL及其拓宽应用被引量:102
- 2000年
- 介绍了 TOPMODEL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及模型利用地形指数的不同空间分布 ,模拟水文响应的特性。由于以往 TOPMODEL的应用只限于山坡尺度范围 ,本文试探将其应用范围拓宽 ,选择淮河流域为例 ,考察其在一般流域上的应用效果 ,并将 TOPMODEL与新安江模型作了初步分析比较。
- 郭方刘新仁任立良
- 关键词:TOPMODEL流域水文模型地形指数
- 节水灌溉与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被引量:7
- 2000年
- 江苏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4 60 m3,低于全国平均的 1 /4,而江苏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工农业、生活用水将会急剧增加。从水资源总量平衡方面来看 ,农业用水的负增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节水灌溉。
- 周明耀朱春龙刘新仁蔡守华
-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利用
- 汾泉河平原水文综合模型被引量:5
- 1993年
- 概念性水文模型是解决平原水文计算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作者在淮北平原研制的平原水文综合模型.该模型在结构上包括两种入渗、两种蒸发、两种产流和两种汇流机制,可同时模拟流量过程、地下水位过程及土壤蓄水变化过程.通过黄淮海中部平原10个流域上的检验,表明该模型基本反映了黄淮海中部平原的水文特点.有一定的通用性和较广的应用前景.
- 刘新仁费永法
- 关键词:水文模型
- 运用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分析气候对土壤水的影响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运用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模拟土壤水动态,以分析气候与土壤水的关系和气候变化对土壤水的影响,为土壤水的分析计算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且有效的途径,并首次试用实测土壤水资料检验水文模型的土壤蓄水计算值,为广泛应用土壤水资料于模型研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 刘新仁余晓珍
- 关键词:气候土壤水流域水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