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含雷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聚丙烯
  • 3篇聚丙烯酰胺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酰胺
  • 2篇电荷
  • 2篇电荷密度
  • 2篇两性聚丙烯酰...
  • 2篇触变性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性
  • 1篇絮凝性能
  • 1篇氧乙烯
  • 1篇衣康酸
  • 1篇水分散
  • 1篇水分散体
  • 1篇水分散体系
  • 1篇壬基酚
  • 1篇壬基酚聚氧乙...
  • 1篇酯化
  • 1篇聚氧

机构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刘含雷
  • 2篇武玉民
  • 1篇丁军委
  • 1篇宋斌
  • 1篇李高宁
  • 1篇方璞
  • 1篇张岩

传媒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应用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电荷密度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研制
近年来,水溶性聚合物水分散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强化采油、制浆造纸等工业领域。本文结合国内外水溶性聚合物发展状况,开发出低电荷密度两性三元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对分散体系的溶液性质、触变性以及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   ...
刘含雷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触变性絮凝性能
文献传递
低电荷密度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的触变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从流变学的角度,利用静态剪切法对低电荷密度聚丙烯酰胺(D-amPAM)水分散体触变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稳定剂浓度、分散稳定剂黏均分子量、共聚物单体浓度以及硫酸铵浓度对D-amPAM体系触变性以及触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分散稳定剂浓度的增加,体系的触变性越来越明显,触变强度越来越大;随分散稳定剂黏均分子量的增加,体系的静态剪切黏度及触变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共聚物单体浓度越大,体系的触变形态越稳定单一,触变强度以及静态剪切黏度越大;不同硫酸铵浓度下制取的分散体系触变性及触变强度变化较大。
李高宁方璞张岩刘含雷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触变性
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衣康酸单酯磺酸二钠盐的合成
2010年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衣康酸(IA)和亚硫酸钠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衣康酸单酯磺酸二钠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物质的量比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OP-10与IA的物质的量比为1∶1.05,酯化温度120℃,酯化时间4 h;酯化产物与亚硫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05,磺化温度90℃,磺化时间4 h。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产物结构。
宋斌丁军委刘含雷武玉民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衣康酸酯化磺化
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的制备被引量:7
2010年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及丙烯酸(AA)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分散稳定剂,2,2′-偶氮(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在硫酸铵水溶液中成功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考察了分散稳定剂相对分子质量、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水分散体系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得到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的较佳工艺条件:PDMC的相对分子质量30×104~46×104,反应介质的pH5.0~6.5,反应温度55~65℃,搅拌速度75~125 r.min-1,所得体系相界面明显,颗粒呈球形。
刘含雷武玉民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