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1篇导管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新生儿
  • 1篇修补术
  • 1篇腰麻
  • 1篇腰麻-硬膜外...
  • 1篇一期修补
  • 1篇一期修补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联合
  • 1篇硬膜外联合麻...
  • 1篇手术
  • 1篇气道
  • 1篇气道峰压
  • 1篇气管

机构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冯霞
  • 4篇黄文起
  • 3篇孙来保
  • 3篇何广芬
  • 2篇袁宝龙
  • 1篇吴昌彬
  • 1篇杨广
  • 1篇华海音
  • 1篇金沐
  • 1篇李冬菊
  • 1篇刘克玄
  • 1篇陈秉学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3篇2001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唑安定 0 5mg/kg ;D组 ,口服咪唑安定0 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1)B组与A组相比 ,起效更快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 <0 0 5 ) ,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C组与A组相比 ,小儿更为合作 (P <0 0 1) ,HR增加不明显 (P >0 0 5 ) ,但起效更慢 (P <0 0 5 ) ,镇静程度不如后者 (P <0 0 5 ) ,但 80 %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 ,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华海音杨广刘克玄陈秉学黄文起何广芬冯霞
关键词:咪唑安定氯胺酮基础麻醉儿童
新生儿先天性腹壁缺损麻醉管理
2000年
目的 对3例先天性腹壁缺损患儿的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病人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3例患儿一出生即行清醒插管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裂一期修补术,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机控呼吸,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吸呼比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在正常范围。术毕带气管导管送病人到重症监护病房作进一步监护治疗,待呼吸与 循环功能稳定后再拔除气管导管。结论 气管内全麻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控制呼吸便于降低腹内压力,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术中应注意气道压力变化及循环稳定,观察尿量及注意保温,术后继续予呼吸机支持。
冯霞袁宝龙孙来保黄文起吴昌彬
关键词:腹壁缺损先天性气道峰压一期修补术气管导管
3千克以下新生儿麻醉体会被引量:1
2001年
冯霞孙来保袁宝龙何广芬黄文起
关键词:新生儿低体重儿麻醉围麻醉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中下腹及下腹手术的观察被引量:15
2001年
冯霞黄文起孙来保何广芬金沐李冬菊
关键词:儿童中下腹手术下腹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