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卫东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华文明
  • 3篇文化
  • 3篇考古
  • 2篇郑州商城
  • 2篇社会
  • 2篇周王朝
  • 2篇诸侯
  • 2篇主根
  • 2篇主脉
  • 2篇文化引领
  • 2篇文明
  • 2篇腹地
  • 2篇城邑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燕赵文化
  • 1篇仰韶文化
  • 1篇一体化
  • 1篇渊源
  • 1篇造像

机构

  • 15篇河南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18篇侯卫东
  • 2篇侯卫东
  • 1篇张玲

传媒

  • 3篇中原文物
  • 2篇华夏考古
  • 2篇江汉考古
  • 2篇殷都学刊
  • 1篇东南文化
  • 1篇黄河.黄土....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党的生活(河...
  • 1篇时事报告
  • 1篇三代考古
  • 1篇古代文明辑刊
  • 1篇考古学集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商城的城市化进程被引量:3
2018年
从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的过渡期到典型二里岗期,郑州商城从围护宫殿宗庙建筑的小城逐渐发展成内外三重结构的超大型都邑,考古学文化的主体面貌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再趋向一元的过程。郑州商城的城市化进程中都邑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文化面貌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广域范围内人群和资源的集聚、政治和文化的整合,形成多元文化格局并营建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都邑,郑州商城在其形成之后逐渐走向一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典型二里岗期晚段,郑州商城达到了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专门的区域和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和制度化的礼仪,全面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
侯卫东
关键词:郑州商城城市化一体化
试论周王朝外服诸侯都邑营建制度
2017年
以考古学和历史地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春秋时期郑国境内的新郑、京城、鄢城、平陶城以及石河城、娘娘寨内城的规模。《左传》记载的"大都"、"中都"、"小都"分别与平陶城、石河城、娘娘寨内城相对应,应是周王朝外服诸侯普遍遵循的都邑营建制度。京城和鄢城超过"大都"规制,因其最初营建时就是国君的都邑。理想中周王朝外服诸侯体系"侯"、"男"、"卫"等三种规格国都的规模分别为"方七里"、"方五里"、"方三里"。
侯卫东
关键词:周王朝
郑州商城肇始阶段王畿区域聚落变迁与社会重组被引量:9
2018年
郑州商城营建之前,其王畿区域作为二里头都邑的东方门户,存在多个并行的局域性中心聚落,但未形成一个共同的区域中心和顶层组织。郑州商城在其肇始阶段成为唯一的区域中心聚落和顶层组织,逐渐成为主导中原腹地及广域的都邑。此前的局域中心聚落响应郑州商城的营建而重新修建或改造,反映了郑州商城代表的国家和社会控制了此前二里头文化的重要城邑,牢固控制了整个王畿。郑州商城肇始阶段王畿区域基层聚落明显减少,反映了社会重新组织的过程中人群和资源向高层级聚落集聚的趋势。
侯卫东段姝杉(校)
关键词:郑州商城
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厘清中华文明主根主脉
2022年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自夏王朝建立伊始,便长期作为正统王朝建国立都之地,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20年来,田野考古工作从河南开始,河南便肩负着关键重任,河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史五千年的延续不断、传承不息。
侯卫东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起源夏王朝
江淮西部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安徽中部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江淮西部,二里下层时期流行的是本地文化;二里岗上层一期开始,商文化以嵌入的方式广泛散布。商文化在二里上层一期至洹北商城晚期,与江淮西部的土著文化逐渐融合,二里岗上层一期和白家庄阶段的文化面貌与商文化腹心地区的特征接近,到洹北商城晚期形成了具有本地特征的文化面貌。到殷墟大司空村一期之后,商文化因素一度中断,仅发现一些具有殷墟晚期特征的青铜器,说明土著文化持续兴起。考古材料反映出商王朝对江淮西部的统治模式是一种嵌入式的局部控制,这种模式在二里岗上层一期以来的扩张阶段比较有效,到了殷墟时期,土著势力逐渐壮大,商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侯卫东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安阳修定寺塔年代补证及历史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安阳修定寺塔的文献信息、建筑形制、石雕风格、砖雕风格等,将其始建年代指向北齐天宝年间,唐代晚期有过大规模整修。修定寺塔历经两次灭佛事件的破坏、近代的盗卖和破四旧的摧残,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承载了很多历史信息。
侯卫东
关键词:北齐历史信息
《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及造像的社会背景研究
2022年
巩县石窟是北魏宣武帝时期(483—515年)开凿的皇家石窟,此前的孝文帝时期此地已营建有希玄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至武平二年(571年)的20年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一次高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至永隆二年(681年)的21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二次高峰,该时期僧人和本县官吏积极参加造像,一批稳定的本地平民信众成为持续造像的主力,龙朔二年(662年)《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及其造像是平民信众造像的杰出代表。《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追记的北魏孝文帝希玄寺初唐时期已不再运行,香火没有延续下来。净土寺是初唐时期巩县石窟区域内保有香火的佛寺,北宋后期成为皇家寺院,与希玄寺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侯卫东
关键词:社会背景
试论商丘宋城春秋时期布局及其渊源
2015年
张光直先生20世纪90年代发起的商丘区域考古项目[1],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在商丘发现了东周时期的宋国都城[1]。宋城东墙长290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南墙长3350米,面积达900万平方米,城墙外侧有城壕,东墙、西墙的方向约21.5°,城南侧的戴张庄、刘天庄一线为睢水的古河道(图一)。城墙的夯土分为相互叠压的三部分。
侯卫东
关键词:城墙
河南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考古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2018年春季对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二里头时期至商文化白家庄期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确定了相关遗址的位置,并采集了一批仰韶至东周时期的陶片标本,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夏商时期聚落分布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冯永恒侯卫东樊温泉聂振阁姜凤玲(整理/绘图)陈伟芳(整理/绘图)
关键词:聚落分布考古调查
《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校读被引量:3
2012年
安阳修定寺唐代开元三年(715年)刻的《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清代的《安阳县金石录》、《唐文拾遗》都著录了碑文。原碑已经打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艺风堂旧藏拓本,拓本与著录文字相比勘,可以互相发明,最大限度地还原碑文的原貌。唐代修复后的修定寺塔至今尚存,仍然使用了北齐时期的塔基,该塔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塔基,碑文对包括该塔在内的始建于北齐时期的寺院建筑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对研究北齐佛教和皇家寺院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侯卫东
关键词:校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