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旻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教学大纲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程
  • 1篇语文课程标准
  • 1篇语文课程改革
  • 1篇源流
  • 1篇文教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教育
  • 1篇教育
  • 1篇教育研究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标准
  • 1篇课程改革
  • 1篇教学
  • 1篇教学大纲
  • 1篇唱歌
  • 1篇大纲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余旻
  • 1篇王立敏

传媒

  • 1篇语文学习
  • 1篇宁德师专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7年
建国后,文学教育曲折沉浮。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刘国正)。2000年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新大纲与课标的变化,使文学教育持续升温。
王立敏余旻
关键词:文学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教育研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
会唱歌的“结构”——欧洲近代小说“框架式结构”源流简论被引量:3
2007年
"框架式结构"作为组织情节的一种手法,在欧洲近代小说的诞生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它的形式来源很可能是流传到欧洲的古印度、古波斯故事集。本文一方面阐述框套法这一可能的源头,一方面努力说明在《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欧洲著名"框架式结构"故事集中,还存在着的另一个源头即欧洲结构传统对它的影响。另外本文还试图进一步分析"框架式结构"在文学史中有两个阶段的流变,一是在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过程中,"框架式结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二:是当其产生之后,"框架式结构"通过两个方向上的演变(同"漫游式结构"相联系;自身演变为情节的一部分)而得到的新的发展。
余旻
关键词:源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