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三个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单侧卷叶基因url1(t)的定位
-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许多的突变体已用于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本文鉴定了三个水稻突变体,斑点叶突变体M14、卷叶突变体B157和B369,分析了三个突变体的遗传特征,并初步定位了单侧卷叶基因urll(t)(un...
- 余东
-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基因定位
- 文献传递
-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_3理想株高突变体的基因型检测被引量:1
- 2007年
- 本研究采用4BS染色体携带Rht3基因的小麦显性矮源“矮苏3”(55-60cm),经辐射与化学诱变,获得了一系列株高在70-85cm、具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突变体。采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对上述理想株高突变体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经成熟种子萌发试验的生化标记检测表明,理想株高突变体仍具有显性矮秆基因Rht3成熟种子α-淀粉酶活性低而抗穗萌的特性。经采用位于4BS染色体上的“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N2(4BS)”作为形态标记基因来定位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的半显性矮秆基因,证实了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的半显性矮秆基因与MN2(4BS)连锁、因而与Rht3基因同位于普通小麦4B染色体上。基于通常认为Rht3与隐性矮秆基因Rht。同为4BS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经采用Ellis等开发的“perfect marker”SSR特异引物的分子标记检测,在矮苏3及其理想株高突变体上同时扩增出了与Rht-Blb相同的237bp的特征带。以上3种类型的基因标记检测的结果,均有利于说明矮苏3的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Rht3突变衍生的复等位基因,因其具理想株高而又抗穗萌,可望作为半显性创新矮源用于高度集约化的小麦“分子设计育种”,以克服小麦育种目前局限于使用隐性矮源的局面,实现自“绿色革命”以来小麦育种矮源的升级换代。
- 傅大雄余东阮仁武罗明华方宣钧
- 关键词: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复等位基因矮化育种
- 植物病毒载体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本文介绍了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概述利用植物病毒载体过量表达或抑制基因表达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余东
- 关键词:功能基因组学病毒载体
- 文献传递
- 水稻单侧卷叶突变体B157遗传分析及基因初步定位被引量:35
- 2008年
- 用60Co-γ射线诱变籼稻品种808,获得一个叶片单侧右向正面卷曲的突变体,命名为B157。以突变体B157与平展叶水稻808、日本晴(粳稻)、东洋超级稻(籼稻)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F2群体分离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的卷叶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东洋超级稻×B157构建的F2群体对该卷叶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初步将控制该卷叶性状的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并将其定位在RM272与RI02526两个分子标记之间,我们将该基因命名url1(t)(unilateral rolled leaf1)。定位分析表明,url1(t)基因与RM272与RI0252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cM和2.0cM。进一步的insilico分析显示,url1(t)基因所在的两个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692.9kb,包含78个预测基因,其中有14个编码未知功能的表达蛋白,17个编码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47个编码功能蛋白。基于TIGR数据库的分析发现,在这些预测基因中有三个预测基因与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关,我们推测这三个预测基因可能与控制url1(t)卷叶性状有关。
- 余东吴海滨杨文韬巩鹏涛李有志赵德刚
-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 三个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单侧卷叶基因urll(t)的定位
-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许多的突变体已用于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本文鉴定了三个水稻突变体,斑点叶突变体M14、卷叶突变体B157和B369,分析了三个突变体的遗传特征,并初步定位了单侧卷叶基因url1...
- 余东
-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