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新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s)(替比夫定除外)治疗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单用PEG-IFN-α或NUCs初治疗效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α(派罗欣)联合NUCs治疗的疗效。通过观察HBV DNA定量、HBeAg及HBsAg变化来评价联合抗病毒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经联合治疗后5个月内HBV DNA转阴率达100%(P<0.01);HBeAg平均水平降低达85%,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3%(P<0.05);部分HBsAg水平降低,但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NUCs能快速、强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增加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降低HBsAg水平。
- 范平何维新周艳陈仕祥熊志远李国军
- 关键词: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乙型肝炎E抗原慢性乙型肝炎
-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方法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收治的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2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问、肝炎标志物检查情况、自身免疫相关检查情况、影像学检查情况、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潜伏期为15~90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皮肤瘙痒,3例肝大,2例腹腔积液;肝功能测值均明显升高,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66.7%(8/12)患者伴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伤2例。结论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者多数伴有黄疸,预后较好。
- 陈仕祥范平何维新江军熊志远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预后何首乌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蛋白质谱的初步研究
- 2010年
- 目的筛选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分子标志物并建立指纹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0例PBC患者血清,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人,采用弱阳离子磁珠(MB-WCX)为检测介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DIL-TOF-MS)检测得到蛋白质谱,再应用基于磁珠的多维纳升级高效液相色谱及液体蛋白芯片指纹图谱(CLINPROT)系统比较两组血清蛋白质谱。结果在m/z100~10000范围内,检测出的129个蛋白峰中11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z为4963.6、5805.33、1544.45、2292.16、2466.45、2845.85在PBC中表达上调,而m/z为3262.24、3191.2、4090.5、4072.43、3277.46的蛋白峰在PBC中下调;选择m/z为3262.24、3191.2这2个蛋白峰建立的蛋白芯片指纹图谱(CLINPROT)系统对PBC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5%。结论筛选出的11个蛋白分子标志物可能与PBC有关,其中m/z4963在PBC中表达最明显;蛋白芯片指纹图谱(CLINPROT)系统可能对PBC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姚定康何维新赵鹏邓安梅刘丽杰范平仲人前朱樑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肺、肝、脾、骨及脊柱多发占位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农民,66岁.其父亲及祖父均曾患有肺结核.2011年10月15日因面部“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1个月缓解.11月始感到乏力、纳差、腹胀,于宁波某医院查肝功能:白蛋白26.6g/L、总胆红素46.5 μ mol/L、直接胆红素34.9μmol/L、ALT 59U/L;血常规白细胞17.9×109/L、中性白细胞87.4%;各型肝炎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为阴性;上腹增强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囊肿;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结果显示胆管末端狭窄,给予保肝、抗感染等治疗.12月出现恶心、呕吐,午后发热,体温37.5 ~ 38.2℃,后于上海3家医院查PET-CT、CT、
- 范平陈仕祥熊志远周艳何维新江军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骨髓干细胞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解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PBSCS)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我们对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16例BMSCS移植和14例PB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来源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江军范平李东良陈仕祥何秀华王梦炎何维新许婷婷熊志远陈玺卿
- 关键词:肝硬化干细胞移植
- 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HBV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与血清HBVDNA、肝组织总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5例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的血清、肝组织总HBVDNA和肝组织HBVcccDNA定量。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结果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为(5.87±1.47)lgIU/mL,肝组织总HBVDNA为(6.63±1.27)lg拷贝/l0-5细胞;HBVcccDNA为(5.66±0.95)lg拷贝/l0-6细胞。血清HBVDNA与肝组织总HBVDNA呈正相关(r=0.743,P〈0.01),血清HBVDNA与肝组织HBVcccDNA呈正相关(r=0.417,P〈0.01),肝组织总HBVDNA与肝组织HBVcccDNA呈正相关(r=0.443,P〈0.01)。肝组织HBVcccDNA在31~40岁年龄段最高,血清HBVDNA和肝组织总HBVDNA则在20~30岁年龄段最高。64例(51.2%)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提示为〈G2S2,HBVccc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关(X2=0.048,P〉0.05)。结论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HBVcccDNA与肝内总HBVDNA、血清HBVDNA呈正相关,不同年龄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内HBV复制水平存在差异,HBVccc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无关。
- 江军陈仕祥徐文胜熊志远何维新周燕赵克开陈玉缪晓辉范平
-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病12例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何首乌所致肝损害的例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何首乌所致的肝损害12例临床资料。结果何首乌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潜伏期为15~90 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皮肤瘙痒,肝大3例,腹水l例;肝功能酶学明显升高,以ALT升高为主,大多数有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害2例。结论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多数伴有黄疸,本病预后较好。
- 陈仕祥陈玺卿江军何维新熊志远范平
- 自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在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肝病科就诊的62例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行自体干细胞移植,32例纳入对照,分别在4、12、24、96周进行随访;两组肝功指标比较用独立t检验,治疗后不同时间各肝功指标的比较用F检验及LSD两两检验,两组之间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应用四格表c2检验。结果干细胞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96周,其肝功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和肝功能分级(C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1、11.198、39.652、6.172、9.795,10.961,P均=0.000);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96周,其肝功指标ALB、TBiL、AL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4、13.602、52.612,P均=0.000),而CHE、PT和C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9、1.560、2.371,P=0.410、0.188、0.055)。随访第96周,干细胞组和对照组的ALB(g/L)为35.08±7.93、30.52±5.45(t=2.524,P=0.018);TBIL(μmol/L)为32.12±19.23、35.77±17.58(t=2.008,P=0.050);ALT(U/L)为34.12±6.88、40.23±7.12(t=2.781,P=0.007);CHE(U/L)为3801.98±2012.21、2702.12±1722.70(t=2.923,P=0.008);PT(S)为14.50±4.12、18.89±4.99(t=3.625,P=0.000);CTP(分)为6.10±2.01、9.32±4.19(t=3.93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组死亡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5.00﹪(c2=3.847,P=0.049),肝癌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c2=0.286,P=0.594)。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能改善失代偿肝硬化近期肝功能和降低死亡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江军范平李东良陈仕祥王梦炎何维新熊志远
- 关键词:干细胞肝硬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发生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3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检出情况,并对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17.14%,其中首要感染部位为腹腔感染(37.04%)。所有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总检出的61.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临床分期较重、低蛋白血症、有侵袭性操作和合并基础疾病。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注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何维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医院感染
- 创伤弧菌脓毒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创伤弧菌脓毒症的I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创伤弧菌脓毒症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发热、寒战、休克和特征性下肢血性大疱样皮损、皮肤及肌肉坏死等,进展极为迅速,多数病例于48h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此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联合、足量使用敏感抗菌素是治疗关键。
- 陈仕祥何维新熊志远江军陈玺卿范平
-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细菌培养多脏器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