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瑞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子宫
  • 6篇宫内
  • 5篇细胞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膜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素
  • 3篇前列腺素E2
  • 3篇宫腔
  • 2篇蛋白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定向分化
  • 2篇增殖
  • 2篇全切
  • 2篇全切术
  • 2篇子宫内膜电切
  • 2篇子宫内膜电切...
  • 2篇子宫全切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15篇任瑞芳
  • 11篇任琛琛
  • 8篇白杨
  • 8篇杨立
  • 3篇赵雪莲
  • 3篇姜永杰
  • 3篇赵娜
  • 3篇王西阁
  • 3篇李飞燕
  • 2篇陈琳
  • 2篇张娟
  • 2篇赵冰
  • 2篇张曦
  • 2篇王宝金
  • 2篇周玉洁
  • 2篇李倩
  • 2篇郭怡丹
  • 1篇史中娜
  • 1篇李静
  • 1篇刘文博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门冬酶与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中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argase,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儿童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ALL儿童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对应用二者过程中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及采取适当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血液科收治的分别采用PEG-Asp或L-Asp行诱导缓解方案的81例ALL儿童患者(PEG-Asp组和L-Asp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儿童患者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果 PEG-Asp组纤维蛋白原(FIB)降低50例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9例次,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5例次,凝血酶时间(TT)延长4例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为0例次,L-Asp组纤维蛋白原(FIB)降低25例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2例次,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0例次,凝血酶时间(TT)延长0例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为0例次。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对ALL儿童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FIB下降及APTT延长,且二者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
王西阁郭怡丹赵雪莲任瑞芳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门冬酶门冬酰胺酶儿童
雌二醇及PGE_2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PC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及PGE2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及筛网法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液)、雌二醇组、雌二醇+PGE2组和PGE2组,各组细胞分别作用24、48、72 h。MTT法间接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增殖细胞内PCNA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雌二醇对细胞的增殖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各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作用72 h,平均细胞增殖率与细胞内PCN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雌二醇作用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E2在早期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生长,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呈现下降作用。24 h雌二醇+PGE2组与雌二醇组比较,细胞平均增殖率及PCN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雌二醇+PGE2组与雌二醇组比较,细胞平均增殖率及PCN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作用非浓度依赖性而是时间依赖性。PGE2可能参与宫腔炎症的发生,加速宫腔粘连的再形成。
夏慧芳王宝金任琛琛任瑞芳杨立李玛俊
关键词:PCNA
机械牵张损伤后的大鼠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与机械牵张损伤后的大鼠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间接共培养,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牵张损伤模型,对大鼠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施以10%牵张变形(1Hz,连续12h单向机械牵张)后与大鼠BMSC间接共培养(牵张损伤组)3、6、12d,采用SP法检测间接共培养后BMSC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间接共培养后BMSC中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以其与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比值表示),以BMSC自身共培养为对照组。结果(1)蛋白表达情况:牵张损伤组细胞间接共培养3d后,BM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82.4±3.4和76.8±2.5,与对照组(分别为80.2±2.6和74.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间接共培养6d后,牵张损伤组BM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6.6±2.2和118.6±1.4,与对照组(分别为82.7±3.0和76.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间接共培养12d后,牵张损伤组BM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35.3±3.4和128.7±2.6,与对照组(分别为86.6±1.3和81.8±1.4)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NA表达情况:牵张损伤组细胞间接共培养3d后,BMSC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10±0.20和1.20±0.30,与对照组(分别为2.01±0.12和1.13±0.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间接共培养6d后,牵张损伤组BMSC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60±0.21和2.61±0.20,与对照组(分别为3.704-0.33和1.82±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间接共培养12d后,牵张损伤组BMSC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91±0.31和2.92±0.23,与对照组(�
任琛琛任瑞芳赵冰张曦姜永杰
关键词:子宫间质干细胞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羊膜对在其基质面生长的人子宫内膜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正常人子宫内膜细胞接种于羊膜的基质面作为羊膜载体组,以无羊膜载体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为对照组。培养8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细胞HGF、MMP-9、VEGF 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MMP-9蛋白含量。结果:羊膜载体组子宫内膜细胞HGF mRNA相对表达量为(2.033±0.922),MMP-9 mRNA相对表达量为(1.356±0.399),VEG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976±0.597);对照组分别为(1.299±1.003)、(0.871±0.529)、(0.426±0.193)(t=3.061、2.613、3.313,P均<0.05)。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MMP-9蛋白含量,羊膜载体组为(0.762±0.085)μg/L,对照组为(0.089±0.008)μg/L(t=29.370,P<0.001)。结论:羊膜载体可以增强人子宫内膜细胞HGF、VEGF、MMP-9的表达。
李玛俊任琛琛李飞燕白杨李倩杨立任瑞芳薛景戈
关键词:羊膜子宫内膜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吸收医用膜在重度宫腔粘连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宫内节育器(IUD)与DIKFILM R(迪康)可吸收医用膜在重度宫腔粘连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的73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可吸收膜组(33例)和IUD组(40例)。比较两组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并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粘连治疗效果,采用彩超测量每个人工周期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可吸收膜组的月经改善率、宫腔恢复率显著高于IU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个人工周期口服黄体酮前子宫内膜厚度较第1个人工周期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医用膜在重度宫腔粘连中治疗效果优于宫内节育器,大剂量雌激素应用有利于子宫内膜生长。
余延晓王宝金任琛琛杨立任瑞芳鲁静荷史中娜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可吸收医用膜
前列腺素E_2致兔盆腔炎模型中子宫主韧带Ⅰ、Ⅲ胶原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因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干预而形成的盆腔炎动物模型中,PGE2作用时间长短对兔子宫韧带中Ⅰ、Ⅲ胶原含量的变化。方法:注射同等剂量和浓度的PGE2,制备符合筛查标准的盆腔炎动物模型。在模型形成2周、4周、8周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实验动物,解剖获取子宫韧带。染色、蜡块包埋,运用偏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Ⅰ、Ⅲ胶原的含量和变化,结果:①偏振光显微镜能有效观察Ⅰ、Ⅲ胶原胶原的表现差异。②正常盆底韧带和炎症侵袭韧带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炎症模型中证实PGE2在第4周促进胶原的分泌。④电镜下观察结果与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PGE2干预时间的增加盆腔炎症状加重,子宫韧带中各时段Ⅰ、Ⅲ胶原的合成先是增加后又急速下降,形成单峰状改变。结论:炎症因子PGE2通过调节Ⅰ、Ⅲ胶原的代谢及比例,改变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活性,说明盆腔炎可能参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姜永杰白杨任琛琛任瑞芳
关键词:前列腺素E2盆腔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IL-17、IL-35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中IL-17、IL-35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探讨其在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1例ALL患儿,其中初诊76例(初诊组)、治疗后完全缓解65例(缓解组),另选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儿CD 3^+T淋巴细胞、CD 4^+T淋巴细胞、CD 8^+T淋巴细胞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7、IL-35的水平。结果 IL-17的水平:初诊组(8.66±0.95)pg/m L和缓解组(14.86±1.77)pg/m L均低于对照组(22.85±1.84)pg/m L(P<0.05);IL-35的水平:初诊组(164.72±8.99)pg/m L和缓解组(125.63±8.41)pg/m L均高于对照组(69.07±3.23)pg/m L(P<0.05);CD 3^+T淋巴细胞、CD 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初诊组[(60.75±3.16)%、(30.00±2.30)%]和缓解组[(67.31±2.94)%、(34.51±2.44)%]均低于对照组[(69.53±4.12)%、(38.18±2.39)%](P<0.05);CD 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初诊租(33.32±3.01)%和缓解组(29.54±2.70)%高于对照组(25.87±2.01%)(P<0.05);初诊组与缓解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 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与IL-17的水平呈正相关(r=0.678,P<0.01),与IL-35的水平呈负相关(r=-0.688,P<0.01)。结论 ALL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异常,外周血中IL-17的低表达、IL-35的高表达,可能在AL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王西阁张晓敏赵雪莲周玉洁任瑞芳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L-17IL-35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80例临床特征分析
2017年
目的 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280例资料完整并有随访记录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临床特征等相关数据并对单用激素、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单用丙种球蛋白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280例ITP患儿中新诊断、持续性、慢性各占63.93%、24.64%、11.43%,男女比例为1.5∶1;②起病诱因明确164例(58.57%),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各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280例ITP患儿血小板呈不同程度减少,新诊断、持续性血小板以重度、极重度减少为主,慢性以中度、重度减少为主,三种分型ITP血小板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新诊断、持续性、慢性ITP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2.72%、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儿童ITP以新诊断多见,持续性、慢性少见,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②半数以上患儿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③三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诊断ITP疗效最明显.
王西阁任瑞芳赵雪莲宋丽丽梁宇周玉洁郭怡丹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激素丙种球蛋白
体外分离共培养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方法:利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BMSCs,待细胞至70%~80%融合时传代。取成年雌性大鼠盆底韧带,自行分离传代并冻存,经复苏后获得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将稳定传代3次的大鼠BMSCs和大鼠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间接共培养3、6、12天,对照组仅培养BMSCs3、6、12天,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组Ⅰ、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鼠BMSCs和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间接共培养6、12天,BM-SCsⅠ、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共培养法可以促进BMSCs合成Ⅰ、Ⅲ型胶原蛋白,成功诱导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
任瑞芳任琛琛赵冰张曦
关键词:子宫韧带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在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过程中,前后的药物预处理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放置曼月乐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达菲林组40例:放置曼月乐前肌内注射醋酸曲普瑞林(达菲林)3个月;优思明组40例:放置曼月乐后即口服屈罗酮炔雌醇片(优思明)3个月;对照组40例:仅放置曼月乐环。于放置后第1、2、3个月随访,比较3组阴道不规则出血、环脱落等异常情况。结果:使用达菲林组脱环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思明组脱环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达菲林组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思明组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低于曼月乐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痛经程度、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曼月乐前使用达菲林可有效预防脱环及减少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放环之后口服3个月优思明可有效改善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琳任琛琛杨立任瑞芳白杨张娟夏慧芳
关键词:达菲林曼月乐阴道出血脱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