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涛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阜新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2篇胆囊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阑尾
  • 2篇癌患者
  • 1篇胆结石
  • 1篇胆结石患者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癌患者
  • 1篇胆囊癌组织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

机构

  • 8篇阜新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于涛
  • 5篇李奎武
  • 2篇姚琳
  • 1篇于海翔
  • 1篇吕武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接受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患者2年、3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临床效果较佳。
于涛李奎武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治疗
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织泛素结合酶E2T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患者胆囊组织泛素结合酶E2T(UBE2T)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50例,手术后同时取癌组织和癌旁胆囊组织,另取良性疾病胆囊组织50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胆囊组织UBE2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胆囊癌组织UBE2T蛋白表达量为(2.9±0.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0.3,P<0.05)或正常胆囊组织(1.7±0.3,P<0.05);不同TNM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病理学分级癌组织UBE2T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21.0个月,Logrank分析显示,31例UBE2T高表达和19例低表达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25.0个月(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高[OR(95%CI)为1.9(1.5~2.4)]、UBE2T高表达[OR(95%CI)为2.5(2.1~2.9)]、肿瘤浸润程度高[OR(95%CI)为2.3(1.8~3.0)]、淋巴结转移程度高[OR(95%CI)为1.2(1.0~1.8)]、远处转移[OR(95%CI)为2.1(1.7~2.8)]和病理学分级高[OR(95%CI)为1.6(1.3~2.2)]是胆囊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癌患者胆囊组织UBE2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于涛李奎武姚琳吕武
关键词:胆囊癌预后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腹部感染、胆漏、残石以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机体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各项手术指标,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于涛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手术胆囊切除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与降钙素原和可溶性CD16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探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可溶性CD163(s CD16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观察组接受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2组均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评分、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清sTREM-1、降钙素原、sCD163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2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APACHEⅢ评分、丙二醛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1周后,2组血清s TREM-1、降钙素原、sCD16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9.8±2.6) ng/L比(35.3±2.2) ng/L、(1.6±0.4)μg/L比(2.2±0.8)μg/L、(57±11) ng/L比(78±13) ng/L](均P <0.05)。观察组退热、咳嗽消失、气促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结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sTREM-1、降钙素原、sCD163水平,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进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姚琳于海翔于涛吕武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纤维支气管镜降钙素原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切除ICBN,研究组保留ICBN,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有效性指标水平、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均未显示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11.90%比对照组69.05%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研究组术后复发率7.14%略高于对照组4.76%,但未显示出高度差(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保留ICBN,可有效减少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于涛李奎武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切除术保留肋间臂神经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损伤喉返神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阜新市中心医院进行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方式、暴露喉返神经与喉返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手术部位、手术次数、神经暴露等因素对喉返神经损伤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右侧手术、再次手术及喉返神经不暴露时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左侧手术、初次手术和喉返神经暴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右侧手术、再次手术、非神经暴露等,治疗时暴露喉返神经,在视野保护下操作能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于涛李奎武
关键词:喉返神经损伤
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精原细胞瘤1例分析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主因"右下腹痛20 d"入院,既往21年前曾行胆总管结石手术,入院查体:T 36.4℃,P 76次/min,R 18次/min,BP 140/100 mmHg,神志清楚,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
于涛李奎武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精原细胞瘤右下腹麦氏点右下腹痛浅表淋巴结移动性浊音
小切口阑尾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54例实施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对照组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发生肠粘连、肠瘘、感染以及肠梗阻的概率依次是0、1.85%、3.70%、1.85%,其并发症总发生率是7.41%;对照组发生肠粘连、肠瘘、感染以及肠梗阻的概率依次是3.70%、5.56%、7.40%、5.56%,其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2.22%,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2.15±0.93)分,低于对照组的(3.57±0.41)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更理想,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还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建议推广。
于涛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手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