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晋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态度倾向流行语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流行语在反映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记录下了民众的情感、意愿及精神风貌,部分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态度倾向。具有正面态度倾向的流行语在民众生活中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具有负面态度倾向的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负面事件和现象的不满,但也是希望改变现状这一深层愿望的表达。态度倾向流行语负载了当下的社会舆情,也是当下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和多元传播渠道下的语言产物。
- 乐晋霞
-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流行语
- 河南方言产品的类型及其在中原文化传播中的现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河南方言文化的产品类型主要有曲艺、影视剧、网络视频等形式,在一些经典的带有方言要素的文化产品中,以河南方言为语言形式所塑造的人物多以负面形象出现,当下的诸多河南方言文化产品在中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失语与边缘化的倾向。
- 乐晋霞
- 关键词:河南方言方言文化中原文化失语边缘化
- 缅甸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特点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缅甸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特点及其家庭语言规划对华裔青少年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影响。认为缅甸华人家庭语言规划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具体体现为多元的家庭语言意识、矛盾的家庭语言管理和被动的家庭语言实践。多元的家庭语言意识促进了青少年相对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的形成和对“多元文化者”身份的接纳与共存,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中华文化身份的理解与认同;相背离的语言愿景与家庭对子女语言学习投入会对其语言学习态度产生误导,导致中文学习动机出现弱化倾向;自发形成的强口语与弱读写的家庭语言实践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了解与传承。
- 乐晋霞乐晋霞
- 关键词:语言学华裔青少年文化身份
- 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构建原则探析被引量:6
- 2005年
- 谈话节目在主持人与嘉宾及观众通过言语互动构建的平台中进行。主持人处于核心地位,节目的顺利进行及有效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话语运用。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参与者一起构建话语平台时需遵循话语的得体性原则及互动过程中的合作原则,如话语角色的把握、话境的感知以及质准则、量准则、方式准则和相关准则等。
- 乐晋霞徐伯勋
- 关键词:话语构建得体性原则
- 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构建的语用策略被引量:2
- 2008年
- 谈话节目属于口语交际,语言策略的正确运用是推动谈话节目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谈话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语言定位,即态度客观,真心交流;其次在提问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提问的技巧,以把握节目的方向,引导嘉宾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 乐晋霞
- 关键词:谈话节目语言定位语用策略
- 词汇变异的途径及其规范原则被引量:3
- 2006年
-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中每出现一个新的事物,总会在词汇中表现出来,引起词汇的变异。词汇变异的途径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复活,地域方言的南北对流,社会方言的相互渗透等,词汇的变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词汇规范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普通话词汇规范工作时,要遵循从俗从众原则、刚柔相济原则以及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原则。
- 乐晋霞
- 关键词:方言词语
- 网络热词“给力”解读被引量:1
- 2011年
- 2010年度最热流行词语"给力",始用于网络,后见于官方报纸,经过一年的使用,与产生之初相比其语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发生了与之对应的英语词和法语词,且由于自上而下的流行方式,"给力"也有进入全民词汇的趋势。
- 乐晋霞
- 关键词:给力语义
- 新兴话语标记“你懂的”的语用认知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你懂的"兴起于2008年,2010年开始盛行。其使用模式基本固定,具有话语标记的典型特征,表达了讲话者所不必、不能或不愿多讲的内容,成为人们表达默契、寻求归属及进行批判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
- 乐晋霞
- 关键词:话语标记你懂的语用功能语用动因
- 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其影响研究
- 2011年
- 青少年流行语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模塑功能,社会多元化发展在流行语中的体现与运用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流行语中积极、向上的应加以推广、促进其发展,对于青少年流行语中消极的,有不良影响的应正确引导,积极规范。
- 乐晋霞
- 关键词:青少年流行语网络语言
- 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20年
- 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和人口构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本土华文教材有着成熟的系统与鲜明的特点。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具有阶段性,研究群体的构成具有多元、国际化的特点。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对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与标准的研究,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各类型教材的对比研究,对教材中语言项目的编排研究等。同时,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缺少对幼儿阶段的华文教材的关注,对华校华文教材历史变革的关注度不高,缺少对华校华文教材的人文性的深入研究。
- 乐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