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振湖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减少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液滴的技术措施被引量:3
- 2003年
- 液滴的存在并伴随着金属等离子体输运是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的主要特性之一,液滴问题的严重性常常影响着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文中针对如何减少液滴,提出了在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物理和结构设计上采取的适当技术措施;然后在金属等离子体输运过程中,用正偏压的45°弯管(短磁导管)进行电磁过渡,使液滴减少到最少,使离子得到高效传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液滴对被沉积薄膜性能的影响。
- 汤旭东王小峰龙振湖
- 关键词:电磁过滤
- 聚合物表面性能对强化冷凝传热的影响被引量:9
- 2002年
- 对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DIMI)技术制备的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管基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冷凝传热实验发现,用不同加工条件制备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不均匀的表面状态以及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导致不同的冷凝成滴面积和传热性能,而且表面加工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寿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基体材料应有不同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黄铜基PTFE表面水蒸气竖直管外冷凝传热通量比相应的膜状冷凝提高0.3-4.6倍,冷凝传热系数提高1.6-28.6倍.实验结果也表明冷凝表面基体材料对冷凝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马学虎陈嘉宾徐敦颀林纪方任春生龙振湖
- 关键词:表面性能强化冷凝传热
- 辅以动态氮离子轰击的氩离子束溅射沉积PTFE高分子膜被引量:2
- 1997年
- 用辅以动态氮离子轰击的氩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在304不锈钢基材上沉积聚四氟乙烯薄膜.经XPS和IRS分析,确定了聚四氟乙烯膜的存在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划痕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制成的聚四氟乙烯膜与基材之间有较好的结合力.
- 李有宏龙振湖宫泽祥任春生
-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离子束溅射沉积
- 氩离子束溅射沉积PTFE高分子膜被引量:5
- 1996年
- 用氩离子束溅射聚四氟乙烯靶材,在黄铜上沉积聚四氟乙烯薄膜.用XPS和IRS分析方法确定了聚四氟乙烯高分子膜的存在,并依据沉积膜形成过程对沉积膜与靶材在IRS谱图上的差异给予了解释.结果表明。
- 李有宏宫泽祥龙振湖纪纯新
- 关键词:离子束溅射真空沉积聚四氟乙烯
- 采用MBDM法获得高性能高分子膜的研究
- 1996年
- 采用多束动态混合法在304不锈钢样品表面成功地制备出PTFE(聚四氟乙烯)和PEEK(聚醚醚酮)混合的高性能高分子复合膜,其结合力约70N,耐蚀能力提高20倍,摩擦系数达到0.07~0.14。
- 任春生龙振湖阎坤郭宝海纪宏学
- 关键词:离子束高聚物塑料
- 一种多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及其装置
- 本发明涉及混合离子注入,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本发明采用多束注入——沉积动态混合工艺,解决了高真空电弧金属等离子体喷射沉积束与离子束动态混合过程中的真空(1)<Sup>-3</Sup>~10<Sup>-7...
- 龙振湖尤竹平任春生阎堃郭宝海
- 文献传递
- 三束同步混合注入装置的研制、调试与初步应用
- 1992年
-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三束同步混合注入装置,给出离子束源、原子束源和电子束源的设计和调试结果,还给出三束动态混合调试结果及初步开展的动态混合离子注入工艺开发与应用情况。三束同步处理和电子束的活化作用是该装置的主要特点。
- 刘明哲钟溥邢大中卢大伦高玉马腾才张国炳龙振湖史维东宫泽祥
- 关键词:离子源离子注入
- 动态混合高结合力超厚TiN膜被引量:1
- 1995年
- 在新型的MBMI多束混合注入设备中、高真空条件下,在Ti6Al4V基底上采用化学配比态的强流N ̄+离子束,动态混合真空弧Ti等离子体束的沉积膜,得到高结合力(L_c:100N)超厚(10~30μm)的TiN膜。
- 龙振湖任春生闫坤郭宝海李有宏张庆瑜薛恒春潘曼云
- 关键词:等离子体离子注入氮化钛
- 超薄聚合物表面上滴状冷凝的传热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聚合和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在不同的基材(黄铜、紫铜、不锈钢和碳钢)上制备了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超薄膜,并进行了垂直管外的水蒸汽的滴状冷凝实验。实验发现,对于不同的基材,表面制备的工艺参数对冷凝传热性能及维持滴状冷凝的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表面性能的测试和估算为预测给定蒸汽在某表面是否成滴提供了依据。
- 马学虎李洪安徐敦颀龙振湖
-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
- 一种多束动态混合注入方法及其装置
- 用于表面改性领域的一种多束动态混合注入方法及其装置,特征是用载能离子、电子、原子和等离子体等多种束线,各束线在高真空下采用大束斑、单独调控、同时注入沉积,对工件实施表面清洗、基底强化、建立膜—基动态混合注入过渡层和化学配...
- 龙振湖尤竹平任春生阎堃郭宝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