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红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1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江水下三角洲浅层沉积层序以及季节性沉积响应
- 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紫外分光技术、X射线衍射矿物物相分析技术、ICP-AES(MS)元素分析技术,对横跨长江水下三角洲不同亚环境的浅层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并系统解剖了长江三角洲前缘的无扰动浅层沉积物柱样高分辨率粒度、生物...
- 齐红艳
- 关键词: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层序入海泥沙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76
- 2008年
-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细颗粒组分(<63μm)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As10.47 mg.kg-1、Cd 0.19 mg.kg-1、Cu 37.68 mg.kg-1、Pb 36.86 mg.kg-1、Cr 97.80 mg.kg-1、Zn 98.65 mg.kg-1.空间分布上,As、Cd和Cu含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大有递减的趋势,Pb、Cr和Zn含量变化不显著,调查海区南部海域的重金属含量普遍比北部海域高.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调查海域底质局部已经受到了As、Cu、Pb、Cr和Zn的中度污染,而Cd的影响较轻微.依据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对本区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表明,大部分站位As、Cu和Cr 3种重金属的含量位于效应浓度低值(ERL)和效应浓度中值(ERM)之间,只是偶尔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Cd、Pb、Zn 3种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ERL或大部分站位低于ERL,几乎不会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对底质综合环境质量进行的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外和杭州湾外近海海域的综合底质环境较差,应引起重视.
- 盛菊江范德江杨东方齐红艳徐琳
- 关键词:长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评价
- 长江水下三角洲浅表沉积层中的生物扰动构造被引量:9
- 2008年
- 为查明长江水下三角洲生物扰动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生物扰动构造的可能影响因素,使用箱式采样器获取包括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过渡带以及正常浅海的无扰动沉积岩心,利用高分辨X-ray成像技术对浅表沉积层中的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发育虫孔构造和挖掘构造,虫孔构造直径0.5—2mm,长度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多数虫孔垂直于层理发育,挖掘构造形态呈漏斗状,其内沉积物混合强烈;生物扰动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三角洲前缘生物扰动指数<1,前三角洲及过渡带扰动指数为2—3级,最高达4级,而紧靠前三角洲的正常浅海生物扰动指数为2级。生物扰动构造的发育主要受上覆水体盐度、悬浮体含量制约,在盐度接近正常浅海水体盐度、悬浮体含量中等的前三角洲、过渡带是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有利环境。研究未发现底质沉积物类型、底质环境因子对生物扰动构造的明显制约作用。
- 范德江徐琳齐红艳
- 关键词:长江水下三角洲生物扰动构造
- 长江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速率厘定的新途径:季节性Bio-Si记录被引量:3
- 2009年
-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层中高分辨生物硅(Bio-Si)曲线具有明显的波动规律,记录了该区硅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差异,据此对近14年来的沉积速率进行了估算。在1992~2005年里,该处沉积速率变化于1.2~3.4 cm/a之间,平均沉积速率2.1 cm/a,沉积速率与长江入海沙量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Bio-Si沉积记录类似于季节性湖泊中的"年纹",可作为沉积速率估算的新指标。
- 范德江齐红艳孙晓霞郭志刚杨作升
- 关键词:沉积速率季节性生物硅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被引量:27
- 2008年
- 使用精密酸度计和新型全自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值,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并从水团性质、层化特征、底质类型、生物扰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pH、Eh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属于中性—弱碱性环境,pH值变化于7.1~7.8之间,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带性和不均一性特征;为还原环境,Eh变化于-100~-300mV之间,大部分在-250mV左右,其空间分布也具有弱分带和不均一的特点。该区沉积物酸碱性主要受水团性质的制约,同时底质类型、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酸碱性也有一定影响,而氧化还原电位则主要受水团性质、水层层化和生物扰动等的影响。
- 齐红艳范德江徐琳杨作升
-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PH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