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村艳

作品数:30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幽门螺
  • 8篇幽门螺杆菌
  • 8篇螺杆菌
  • 7篇凋亡
  • 7篇细胞
  • 5篇血清
  • 5篇肿瘤
  • 5篇VACA
  • 4篇蛋白
  • 4篇巨噬细胞
  • 4篇空泡毒素
  • 3篇反应蛋白
  • 3篇分泌
  • 2篇蛋白相关
  • 2篇血管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疫苗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机构

  • 22篇湖南省人民医...
  • 8篇南华大学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邵阳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市卫生信...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0篇黎村艳
  • 9篇曹友德
  • 9篇谭黎明
  • 7篇张艳
  • 6篇余敏君
  • 6篇陆建国
  • 5篇刘志杰
  • 5篇吴意
  • 4篇张柏银
  • 4篇于文
  • 3篇蒋琰
  • 2篇蔡瑞云
  • 2篇李浩
  • 2篇彭剑桥
  • 2篇李原
  • 2篇张晓
  • 1篇方明礼
  • 1篇邓志英
  • 1篇钟婕
  • 1篇张晓梅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应用安罗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方法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梯度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6-10B和SUNE-1的细胞活性、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安罗替尼处理后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鼻咽癌细胞中加入安罗替尼处理后,6-10B实验组和SUNE-1实验组细胞存活分数降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明显减少,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在药物浓度为2.0μmol·L^(-1)时可达到约50%的增殖及克隆抑制率(P<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安罗替尼可能是由Erk通路介导线粒体通路激活,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且以药物浓度达到2.0μmol·L^(-1)时作用最为明显。凋亡检测结果证实,2.0μmol·L^(-1)安罗替尼处理后的实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细胞凋亡率,且以早期凋亡为主(P<0.001)。此外,2.0μmol·L^(-1)安罗替尼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发生明显的周期分布改变,6-10B实验组和SUNE-1实验组均发生G_(2)/M期阻滞,且6-10B实验组作用较为显著(P=0.0004),而SUNE-1实验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723)。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安罗替尼可能通过Erk通路介导鼻咽癌细胞6-10B和SUNE-1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新型靶向药物。
谢婉莹钟桂华魏威周玉玲黎村艳江冠民刘志刚
关键词:鼻咽癌凋亡
血清IgG4水平在鉴别诊断IgG4相关肝胆疾病与其他肝胆疾病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IgG4水平在IgG4相关肝胆疾病和其他肝胆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270例,分为以下8组:肝硬化组(17例)、急性胰腺炎组(52例)、慢性胰腺炎组(33例)、胆囊炎和胆结石组(27例)、胆管癌组(30例)、胆管炎和胆管结石组(41例)、胰腺癌组(47例)、IgG4相关肝胆疾病组(23例)。另外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4的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IgG4鉴别诊断IgG4相关肝胆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IgG4相关肝胆疾病组的IgG4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与IgG4相关肝胆疾病组相比,肝硬化组、急性胰腺炎组、慢性胰腺炎组、胆囊炎和胆结石组、胆管癌组、胆管炎和胆管结石组、胰腺癌组的IgG4水平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5.267,-6.802,-5.921,-6.005,-6.173,-6.513,-6.014;P值均<0.01)。IgG4在区分IgG4相关肝胆疾病和其他肝胆疾病的AUC为0.982,以4.13 g/L为诊断界值点时,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6.0%。12例IgG4相关肝胆疾病患者激素治疗后2个月IgG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Z=-2.021,P=0.043)。结论血清IgG4升高并不是IgG4相关肝胆疾病所特有。以4.13 g/L为诊断界值点时,IgG4在鉴别诊断IgG4相关性肝胆疾病时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对激素治疗后的疗效判断有一定作用,但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黎村艳苏姝廖玲芝陆建国曹友德谭黎明吴意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肝胆疾病
幽门螺杆菌VacA N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诱导巨噬细胞空泡化和凋亡的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Vac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onomer-C1/vacA,并在THP-1巨噬细胞中表达,为研究VacA单一毒力决定簇的致病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以HP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vacA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onomer-C1中,经酶切、PCR鉴定及测序鉴定后,转染THP-1巨噬细胞中,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blot检测VacA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电镜观察巨噬细胞(MΦ)的空泡样变和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PCR扩增得到了大小约为1 428bp的目的片段,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HP真核表达重组载体;转染后24h,重组质粒组部分细胞中有聚集的荧光颗粒,部分细胞发生空泡样变和凋亡改变;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和阴性对照组(P<0.001),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抑制细胞的凋亡。结论VacA蛋白瞬时高表达促进THP-1巨噬细胞空泡样变和凋亡。NF-κB可能参与调节VacA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黎村艳张艳刘志杰余敏君于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巨噬细胞凋亡
血清生化指标对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指标在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中判断价值。方法收集121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患者血清,实验分为3组:低级别肝胆管上皮内瘤变组92例,高级别肝胆管上皮内瘤变组10例,癌变组19例。采用西门子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碱酯酶(CHE)。生化指标与病理学分级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血清TB、DB、AST、TBA、GGT和ALP与肝胆管上皮内瘤变程度及癌变呈正相关(P<0.01),CHE与肝胆管上皮内瘤变程度及癌变呈负相关(P<0.05);血清TB、DB、GGT和ALP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瘤变程度的严重而逐渐增高。结果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模型的指标有TB、TBA和GGT,此Fisher判别函数预测低级别、高级别瘤变及癌变的正确率分别为82.6%、40.0%和52.6%,总正确率为74.4%。预测肝癌的正确率为86.0%。结论血清TB、TBA和GGT对预测肝胆管上皮内瘤变程度及癌变有一定的价值。
黎村艳陆建国曹友德谭黎明吴意谭超超李红玲
关键词:胆管肿瘤生化指标
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冠心病患者尿液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不良的心理行为因素能导致机体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相关.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可以初步探讨儿茶酚胺浓度水平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6例冠心病及28例对照组患者,用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对患者进行24小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浓度测定.采用c^(2)检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和其他因素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冠心病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游离多巴胺浓度水平有明显差异(t/c^(2)=4.68,P<0.05),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游离多巴胺对冠心病预测更有意义(P<0.05).结论:游离多巴胺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冠心病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张晓黎村艳彭剑桥谢婉莹黎思谭黎明
关键词:冠心病儿茶酚胺心理行为因素
幽门螺杆菌Lpp20真核表达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07年
目的以幽门螺杆菌外膜脂蛋白Lpp20为目的基因,构建H.pylori Lpp20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Lpp20,为H.pylori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用Pri mer5.0软件分析GenBank中H.pylori外膜脂蛋白Lpp2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相应特异性引物,引入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以H.pylori26695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pp20目的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酶切位点中,构建重组体pcDNA3.1(+)-Lpp20;通过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筛选阳性重组体。结果以H.pylori26695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特异的Lpp20基因片段,大小约为528bp;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H.pylori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Lpp20。结论PCR扩增得到了大小约为528bp的H.pylori Lpp20目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pcD-NA3.1(+)-Lpp20真核表达重组载体。
刘志杰张艳余敏君方明礼黎村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LPP20
基因型检测对HBV的价值
目的:分析基因型检测对HBV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的HBV感染者43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检测感染者DNA的拷贝数,ELISA方法检测HBV的E抗...
吴意甘霖黎村艳蒋琰李原
关键词:基因反向点杂交PCR
5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52例MPO-AAV患者为ANCA阳性相关性血管炎组(AAV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住院的48例非AAV自身免疫病患者。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科室分布、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特征。结果 AAV组就诊于风湿免疫科居首位(44.23%),其次为呼吸科(15.38%)。对照组患者首次就诊于风湿免疫科居首位(52.08%),其次为神内二科(18.75%)。与对照组相比,AAV组年龄、发热、呼吸系统和肾脏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V组MPO、ESR、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G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显示,MPO和hs-CRP与AAV相关(P<0.05)。结论 AAV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肾脏和肺受累多见,MPO和hs-CRP对AAV诊断有指导意义。
黎村艳彭亚梦张柏银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程度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HBV感染者43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法检测感染者DNA表达载量,ELISA方法检测HBV的E抗原。结果 HBV感染患者中B基因型患者比例(68.13%)明显高于BC混合基因型(5.77%)和C基因型(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患者DNA表达载量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 E抗原阴性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有所不同,B基因型23.82%,BC混合基因型14.78%,C基因型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比例最高(87.20%),其次为C基因型(9.34%)和BC混合基因型(3.46%)、重度乙型肝炎分别为C基因型(77.08%)、BC混合基因型(14.58%)、B基因型(8.33%)。结论基因型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HBV E抗原阴性率有关,与DNA表达载量无关。
吴意甘霖黎村艳蒋琰李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因反向点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1296株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革兰阳性球菌在医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细菌,HZS新阳光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病原菌分型,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0年5月~2012年3月医院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 296株,菌株数较多的球菌为金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9.06%、18.67%和13.81%。各种临床标本中以尿液标本分离菌株数最多(占30.02%)。金黄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耐药率均高于80.00%,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低于10.00%,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58%、3.77%和3.1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MRSA的分离率为40.48%,MRS的分离率为72.72%;MRSA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SSA。结论金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广泛;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黎村艳曹友德蔡瑞云李浩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耐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