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单克隆抗体鉴别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性被引量:1
- 1994年
- 用由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株(HM-1:IMSS)为免疫原诱导产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4G6,与从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或包囊携带者分离的溶组织内阿米巴(Eh)滋养体进行间接荧光抗体反应和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显示,从有发热、腹泻、脓血便患者体内分离的虫株与McAb4G6出现阳性反应,滴度达1:5120;同工酶分析也属于致病性酶株群Ⅱ。而有发热、腹泻、无脓血便患者体内分离的虫体与McAb4G6均为阴性反应,且为非致病性酶株群Ⅰ。提示,致病性虫株与非致病性虫株的免疫原性不同,应用本法可准确鉴别致病性虫株,且简便、价廉、快速,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 程训佳黄美玉
- 关键词:阿米巴同功酶
- 低剂量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兔1次口服30~40mg/kg低剂量吡喹酮后24h取虫,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物对虫体的口、腹吸盘结构无影响,但可使其皮层发生褶嵴肿胀、溃破、糜烂和剥落等严重损害。各治疗组皮层损害程度,雌虫较雄虫严重,尤以40mg/kg组更为显著。
- 连惟能黄美玉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
- 关键词: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慢性血吸虫病
- 我国某些地区溶组织内阿米巴酶株群的分布
- 1991年
- 对来源于北京、天津、福建等地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和包囊携带者粪便中的5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己糖激酶(HK)和L-苹果酸:辅酶Ⅱ氧化还原酶(ME)的同工酶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株溶组织内阿米巴均属于致病性的酶株群ⅩⅣ。提示,我国主要的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酶株群是酶株群ⅩⅣ。
- 程训佳黄美玉
- 关键词:同功酶
- 溶组织内阿米巴同工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用3株溶组织内阿米巴及1株侵入内阿米巴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其四种酶的同工酶,即:苹果酸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己糖激酶,以酶谱来区别不同的酶株群。结果显示:3株溶组织内阿米巴与侵入内阿米巴的同工酶谱有显著差异,但3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酶谱几无差异,属于强致病的酶株群ⅩⅣ,对来源不同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却属同一酶株群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 程训佳黄美玉
- 关键词:阿米巴同功酶
- 全文增补中
- 多聚酶链反应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被引量:2
- 1991年
- 多聚酶链反应是体外DNA增殖的新技术。在多聚酶、dNTP和引物的参与下在数小时内使特异性的DNA顺序大量增殖。用B、C、G、T4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的DNA增殖30周期后,作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致病性虫株的引物不能使B、C、G、T虫株的DNA增殖,凝胶电泳不出现条带;而非致病性虫株的引物能使B、C、G、T虫株的DNA增殖,凝胶电泳出现特异性条带。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致病性虫株DNA探针与B、C、G、T的DNA进行斑点杂交呈阴性反应;而用非致病性虫株DNA探针与B、C、G、T的DNA斑点杂交呈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显示B、C、G、T为非致病性虫株,与同工酶分析一致。多聚酶链反应是鉴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为从分子生物学研究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理提供一新技术。
- 黄美玉John Samuelson
- 关键词:变形虫溶组织聚合酶链反应
- 实验性肠阿米巴病的超微结构观察
- 1991年
- 长爪沙鼠经盲肠内接种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5×10~5/0.5ml,建立实验性肠阿米巴病的动物模型。取肠壁严重病变的上皮组织作电镜观察,可见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多形核白细胞伴有脱颗粒现象,上皮组织有微小溃疡形成。同时,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 柳建发黄美玉
- 关键词:阿米巴病超微结构
- 低剂量吡喹酮对血吸虫糖原、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影响被引量:2
- 1989年
- 感染血吸虫病的家兔1次口服呲喹酮30~40mg/kg后24h取虫,作组织化学观察时,虫体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亦明显受抑制,但其酸性磷酸酶的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 连惟能黄美玉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
- 关键词:吡喹酮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化学观察日本血吸虫尾蚴肌层
- 左旋吡喹酮对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体表皮层损害的效应
- 1992年
-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1次口服75mg/kg的左旋吡喹酮(LPQ)或150mg/kg的消旋吡喹酮(PZQ)3~36d后不同时间取虫,常规石蜡切片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用药后,虫体体表皮层出现水肿和空泡;有些虫体空泡较大或空泡破裂,皮层组织紊乱;部分虫体皮层离散或体壁肌层暴露;甚至出现环肌层水肿;有絮状物粘附在皮层上,以抱雌沟处尤为明显。雌雄成虫体表皮层损害的程度没有区别。停药后7周虫体体表开始修复。提示LPQ与PZQ一样,可致血吸虫成虫皮层代谢障碍,进而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但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程训佳黄美玉
- 关键词:左旋吡喹酮日本血吸虫皮层
- 溶组织内阿米巴与日本血吸虫并存感染实验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选用长爪沙鼠,分别经皮肤感染2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盲肠内接种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5×10~5个/0.5ml,建立溶组织内阿米巴与日本血吸虫并存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表明,血吸虫感染可以促进肠阿米巴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使潜在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发展成侵入型肠阿米巴病。并存感染既有阿米巴感染和血吸虫感染的部分病理学特征,又有本身独特的病理学变化,机体的应激反应参与致病过程。病灶区经常可见滋养体与虫卵的粘附,两者之间似存在亲和性。
- 柳建发黄美玉陈忠年
- 关键词:阿米巴日本血吸虫
- 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性
- 1993年
- 用SH-3、SH-5、SH-6、SH-7和SH-85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的DNA增殖35个周期,将其基因DNA用内切酶HinfⅠ和EcoT22Ⅰ进行消化后,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5株虫株DNA经35个循环周期后产生531-bp的产物;经HinfⅠ消化后,SH-3、SH-5、SH-6和SH-7的基因DNA产生3个相同的片段,而显示其均与非致病性虫株SAW142的电泳谐完全相同;而SH-8基因DNA的电泳谱与致病性虫株SAW408的电泳谱一致,而用EcoT22Ⅰ消化结果也显示SH-8的图谱与致病性虫株SAW408的相同,证实了从包囊携带者和有发热、腹泻而无脓血便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虫株均属于非致病性虫株,从有发热、腹泻、脓血便的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的虫株属于致病性虫株,均与酶株群分析相一致。提示,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DNA来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基因型是十分有意义的。
- 程训佳Hiroshi TachibanaSeiki KobayashiYoshimasa Kaneda黄美玉
- 关键词:阿米巴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