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应福 作品数:11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如何减少T管造影后不良反应 被引量:3 2010年 T管造影是很多胆道手术后拔T管前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T管造影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减少T管造影相关不良反应,提高T管造影准确率,临床进行了多项尝试,如严格规范操作,坚持无菌原则、"三不"原则等。在造影剂方面,通过严格执行造影前碘过敏试验,合理选择、配制造影剂,并在造影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对症处理,达到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黄应福 罗福文 梁锐 慕腾关键词:T管造影 药物 前列腺多房性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7年 前列腺脓肿(prostatic abscess,PA)是一个相对少见的泌尿系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越来越低,临床中比较少见。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或肠道疾病,延误患者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前列腺多房性脓肿的诊治资料,并复习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探讨P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PA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吕联辉 伍伯聪 黄应福 吴岑关键词:前列腺脓肿 经直肠穿刺 文献复习 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临床优势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为比较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治疗14例患者为观察组,传统术式治疗的18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O.05)。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参考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黄应福 伍伯聪 吴岑 吕联辉关键词:膀胱破裂 腹腔镜 腔内激光疗法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比较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疗法(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采用EVLT的90例患者为激光组,采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治疗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数目及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VCSS计分差值、CEAP分布改变无差异,但伴静脉性溃疡病例,激光组VCSS计分差值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伴有静脉性溃疡的病例尤其明显。 赵正东 黄应福 景惠荣 樊哲 田晓峰 罗福文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胆道镜处理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逃逸临床疗效 2017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处理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逃逸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该科收治的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逃逸的临床资料,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失败后使用纤维胆道镜寻找并取出结石。结果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成功,结石取净率为100%,手术时间85~180 min,出血量20~100 m L,术后住院时间5~8 d,2周后复查无结石残留,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结石复发、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结论胆道镜可作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逃逸的一种补救措施,具有安全、有效、避免中转开放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应福 苏仲宁 吕联辉 吴岑 伍伯聪关键词: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结石 不阻断肾动脉下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中不阻断肾动脉的可行性及病例筛选条件。方法 回顾2013 年6 月-2017 年2 月在我科行后腹腔镜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3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肾脏CTA 明... 黄应福 伍伯聪 苏仲宁 吴岑关键词:腹腔镜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剜除术 仰斜截石位与常规体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186例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仰斜截石位与常规体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PCNL治疗18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位摆放不同分成A组(58例)和B组(128例)。A组采用仰斜截石位,B组采用常规体位。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麻醉前、麻醉10 min、截石位时、改变体位时、手术结束时循环功能变化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截石位时、改变体位时、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低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截石位时、改变体位时、手术结束时SBP、DBP、Sp O2低于麻醉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斜截石位行PCNL与常规体位疗效相同,且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保护循环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黄应福 伍伯聪 张文彬关键词:体位 肾结石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新膀胱尿控情况、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26.3±131.7)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86.9±79.3)min,术中出血量(504.5±94.3)mL、术后住院时间(19.6±6.1)d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4±0.5)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 372.8±383.7)mL、(26.8±9.7)d、(4.7±1.3)d](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患者白天尿控率显著高于夜间(P<0.05);两组间白天、夜间尿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在最大尿流率、新膀胱容积、充盈期膀胱压力、排尿时最大膀胱压、最大尿道压、残余尿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吴岑 苏仲宁 伍伯聪 吕联辉 郑志雄 林俊雄 黄应福关键词:腹腔镜 全膀胱切除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尿流动力学 干扰素前列腺包膜封闭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前列腺包膜封闭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0例,均给予经会阴直肠与前列腺包膜之间注射利多卡因(1%~2%)20mL及干扰素300万U治疗,每周1次,共3~5次。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有效18例,表现为前列腺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指数2~3分,生活质量指数4~5分;治疗无效2例。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前列腺包膜封闭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伍伯聪 吴岑 吕联辉 黄应福 苏仲宁关键词:干扰素 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手术作为观察组,40例行开放手术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新膀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控尿率、膀胱内压、膀胱容量、剩余尿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肠梗阻、尿瘘、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排尿困难、切口感染等;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2,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新膀胱功能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吴岑 苏仲宁 伍伯聪 吕联辉 郑志雄 林俊雄 黄应福关键词: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 尿流改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