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中
- 作品数:77 被引量:5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颈椎椎弓根三维CT测量及个体化置钉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下颈椎椎弓根并利用其测量数据辅助行下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判断其准确性.方法成人颈椎标本6例行三维CT扫描重建,在三维图像上定出椎弓根的轴线,并画出沿皮质骨内外、上下侧缘与轴线的平行线在侧块上的投影,此投影区域即为置钉的进钉点范围.测量此区域与上位颈椎下关节突下缘和侧块外缘的距离,以及测量椎弓根轴线在横断面上与正中线的夹角及矢状面与终板的夹角.利用上述测量数据在标本C3~C7椎弓根进行置钉.将置钉后的标本再进行常规CT扫描,判断置钉的准确性.结果利用上述方法,57个椎弓根行置钉术,86%(49个)完全在椎弓根内,14%(8个)穿孔.其中6个穿破横突孔,2例向椎弓根上外侧穿出.置钉准确性高于以往实验研究的结果.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行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是安全的,其准确性高于传统方法,但仍有一定的穿孔率,说明术中探针的手感仍非常重要.
- 沈军李力王东来秦明明杨惠林黄士中许建铭
- 关键词:三维CT测量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三维CT扫描常规CT扫描横突孔
- 全膝关节置换早期切口愈合问题探讨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关节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及时处理切口愈合问题可有效避免膝关节感染,并使患者最终达到理想的康复。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切口愈合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行膝前正中切口内侧髌旁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84例87膝中5例5膝术后出现切口渗出、切口脂肪液化和切口皮肤坏死等切口愈合问题,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因素、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1例患者切口反复渗出,身体营养状况差,给予支持治疗后愈合;1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身体肥胖,切口清创处理后治愈;2例患者术前膝关节僵直,术中剥离过多和术后过量锻炼,1周后切口皮缘坏死,予清创处理后治愈;1例术前内翻畸形32°,术中软组织过度松解,切口周围张力性水泡伴浅层皮肤坏死,予氧疗、清创及制动后治愈。术后1年时,5例切口愈合问题患者的HSS评分为76~90分,平均84.6分;79例无切口愈合问题患者的HSS评分为84~90分,平均86.7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结论:肥胖、营养状况差、膝关节僵直和畸形是切口愈合问题的危险因素,术中保护切口周围皮肤、术后避免过度屈曲、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和及时处理问题切口均可减少切口愈合问题的出现及恶化。
- 喻兆恒邹天明陈广祥王东来黄士中徐人杰
- 关键词: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报告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提高下颈椎骨析脱位治疗水平。方法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析脱位 17例。结果手术经过顺利 ,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随访 4~ 32个月 ,截瘫平面下降 2~ 3个脊髓节酸 ,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明显进步。结论 经椎弓根钢极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有效方法。
- 邵云伟黄士中
-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下颈椎骨折脱位
- 胸腰椎椎弓根钻孔点位移时的钻钉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邹天明郑祖根黄士中董启榕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 肘外侧小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附86例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应用时关节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钟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86例,获随访67例,优良率88%;发生肘内翻11例,发病率16.4%.认为肢骨踝上骨折后肘内出形成有2个主要原因:(1)骨折远端骨片内旋尺偏移位复位不良;(2)骨折复位后因固定使关节周围发生粘连,削弱了该处生物力学的作用,使该处承受较大的机械力学作用,提出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适应证及其优点。
- 陈广祥黄士中吴廷达合润基
- 关键词:肱骨髁骨折肘关节肘内翻
- 哈氏棒用于不稳定脊柱骨折脱位的体会
- 1988年
- 我院自1983年以来采用Harrington撑开棒治疗胸腰段不稳定脊柱骨折脱位病人13例,经8个月以上的随诊,临床效果较好。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20~55岁,平均30岁.T12压缩或粉碎骨折4例,其中伴脱位1例;T12压缩骨折L1粉碎骨折伴脱位1例;
- 黄士中合润基陶谋勋吴延逵沈清王东来
-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椎板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哈氏棒
- 下肢骨关节手术深静脉血栓16例形成要素和预防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分析16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形成的全身因素、手术方法和进一步治疗措施。方法:2001年3月 ̄2004年12月对481例患者下肢手术(包括髋、膝关节置换,股骨髓内钉固定)围手术期DVT高危患者63例作筛选并预防,术后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有症状)发生率仅为3.3%,治疗后有并发症2例。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有DVT形成要素高危患者作筛选并早作预防,术中术后积极应对有利于减少DVT发生。
- 喻兆恒黄士中王东来邹天明陈广祥沈军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
-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303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并不困难,已经普遍开展了。然而,有些病例忽视了合并腰椎管侧隐窝狭窄,失去了减压松解神经根的机会,不件已再次手术。近年来,随着CT、CTM和脊髓造影的检查,侧隐窝狭窄已被临床重视。
- 黄士中王东来陈广祥合润基邹天明李力沈雪明
- 关键词: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外科治疗手术方法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
- 改良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Gibson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20髋)行改良外侧小切口THR(A组),19例(22髋)行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THR(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X线片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术后6周,3、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B两组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有2例发生后脱位,而A组无脱位发生,两组均有2例发生跛行。Harris和VAS评分术前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均较各自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周Harris与VAS评分A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Har-ris和VAS评分均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THR在术后6周较后外侧入路THR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和疼痛更轻,这种显著差异对于老年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和卧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沈军邹天明王东来陈广祥杨惠林李力蔡小强韦敏祥成亮黄士中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后外侧疗效对比
- 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分析
- 1995年
- 我院运用自制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胃折38例,随访3月到1年,34例达优良,疗效比较满意。文内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认为外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单,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
- 韦敏祥合润基黄士中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