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CT表现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的CT表现及其随访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3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的CT表现。结果:术后CT示整喉缺如,完整的舌骨或舌骨碎片,气管造瘘口壁薄、光滑、规则,甲状腺对称或不对称,新建的咽腔由舌底至颈段食管连接成圆形、卵圆形或塌陷状软组织管,食管、气管旁血管间隙模糊不清;其中12例术区见复发灶。结论:CT能观察全喉切除术后影像表现并判断有无术后复发。
- 李伟宁陈韵彬刘辉郑祥魏伟郑德春鮑道亮
-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
- 血清KL-6比值在预测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前后血清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MUC1)水平改变在预测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中的意义。方法:...
- 彭伟陈津魏伟崔兆磊苏光建陈燕
- 关键词:肺癌KL-6放射性肺炎
- 文献传递
- 直肠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可重复性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Philips Achieva 3.0T TX磁共振直肠弥散峰度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应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对27例健康志愿者在不同时间(24小时~2周内)行两次行DKI扫描。DK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启用5个扩散梯度场(b=0、500、1000、1500、2000 s/mm2),扩散梯度同时取X、Y和Z三个方向。由两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生双盲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同一层面的MD值、MK值,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27例志愿者均成功获得DKI数据。MD值及MK值观察者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0.958;变异系数分别为17.8%、18.9%。MD值及MK值观察者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895;变异系数分别为18.5%、23.6%。结论:直肠弥散峰度成像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 曹喜生郑祥刘向一胡春淼魏伟陈韵彬
- 关键词:直肠水成像
- 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表现。结果:18例单纯放射治疗、17例喉癌术后6~8周开始放疗、2例术后2年发现复发而行放疗。放疗后第6周MR示局部不同程度水肿,3~6个月后水肿消退,肿瘤范围也渐缩小或消失,但其中4例分别于1年、1年半、3年和6年MR复查示慢性水肿;单纯放射治疗后复发2例,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喉狭窄合并感染1例。结论:MR复查能观察喉癌放疗后出现的反应性水肿、慢性淋巴水肿、喉狭窄、原发肿瘤的好转和复发性喉癌。
- 李伟宁陈韵彬李建成刘辉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郑德春倪晓雷
- 关键词:喉肿瘤磁共振成像
- 血清KL-6比值在预测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前后血清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MUC1)水平改变在预测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中的意义。方法:...
- 彭伟陈津魏伟崔兆磊苏光建陈燕
- 关键词:肺癌KL-6放射性肺炎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45例具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翼腭窝受侵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有51侧受侵,翼腭窝受侵的CT表现为:正常脂肪密度被病灶取代45例;翼腭窝扩大31例;翼腭窝周壁骨质破坏21例。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19例合并海绵窦破坏,27例侵犯蝶窦,27例侵犯破裂孔,5例卵圆孔受累。结论: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具有特征的CT表现,CT能判断其侵犯和扩散的途径及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
- 李伟宁陈韵彬吴君星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鲍道亮
- 关键词:鼻咽肿瘤翼腭窝CT
- 睾丸原发肿瘤的MSCT诊断(附10例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睾丸原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睾丸原发肿瘤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CT检出全部10例肿瘤,其中精原细胞瘤5例(1例合并胚胎性癌),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胚胎性癌、畸胎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横纹肌肉瘤各1例。4例精原细胞瘤与1例淋巴瘤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1例精原细胞瘤囊变;1例畸胎瘤平扫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1例胚胎性癌、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和1例横纹肌肉瘤平扫密度不均,不均等强化。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LDH升高,1例胚胎性癌与1例畸胎瘤AFP、β-HCG显著升高,仅1例精原细胞瘤LDH、β-HCG轻度升高。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睾丸肿瘤的检出、诊断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各种睾丸肿瘤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 魏伟李伟宁陈韵彬
- 关键词:睾丸肿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MRI特征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46例具完整的临床和MRI资料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翼腭窝受侵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中有53侧受侵,翼腭窝受侵的MRI表现为:正常脂肪信号被病灶取代46例;翼腭窝扩大33例;翼腭窝内异常强化肿块影23例;翼腭窝周壁骨质破坏21例。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20例合并海绵窦破坏,28例侵犯蝶窦,27例侵犯破裂孔,5例卵圆孔受累。结论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具有特征的MRI表现,MRI能判断其侵犯和扩散的途径及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
- 李伟宁陈韵彬吴君心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鲍道亮张玉琴
- 关键词:鼻咽肿瘤翼腭窝MRI
- 直肠扩散峰度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反映直肠癌组织学特性的优劣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反映直肠癌组织学特性的优劣。方法:20例直肠癌患者及23例健康志愿者经过3.0T磁共振DKI扫描。扫描参数:采用5个b值(b=0、500、1 000、1 500、2 0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场同时取X、Y和Z轴3个方向。健康组与直肠癌组定量参数[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MD)、平均表峰度系数(mean kurtosis,MK)、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结果:健康组MD、MK及ADC均值分别为1.37×10-3 mm2/s、0.96±0.11、(0.76±0.12)×10-3 mm2/s,直肠癌组MD、MK及ADC均值分别为(1.10±0.12)×10-3 mm2/s、1.22±0.16、(0.60±0.0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直肠癌的MD值具有最大的AUC(0.928),MK值的AUC(0.909)居中,ADC值的AUC最小(0.907)。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支持DKI能反映直肠癌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其定量参数MD和MK比ADC对直肠癌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更敏感。
- 曹喜生陈韵彬程虓魏伟胡春淼
- 关键词:直肠癌磁共振成像
- 容积CT对胃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容积CT在胃癌初诊患者治疗前TN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胃癌初诊患者共109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容积CT对比剂增强扫描,并行根治性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获得病理TN分期。由影像科医师观察胃癌在多平面CT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判断临床T分期。用CT轴位图像测量区域淋巴结,分别以短径≥5、8及11 mm作为阈值判断转移并获得临床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计算CT诊断胃癌治疗前T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容积CT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6.2%,诊断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和87.2%。以淋巴结短径≥5、8及11 mm作为阈值诊断转移时,判断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即区分N0与N+)的准确率分别为79.8%、76.1%及62.4%,诊断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1.4%、47.7%及43.1%。对于早期胃癌,以淋巴结短径≥5、8及11 mm作为阈值诊断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3.3%、93.3%及100.0%;对于进展期胃癌,以淋巴结短径≥5、8及11 mm作为阈值诊断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46.8%、40.4%及34.0%。结论容积CT诊断初诊胃癌治疗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治疗前使用CT诊断胃癌N分期能力不佳,区分N0与N+时以淋巴结短径≥5 mm作为阈值较好,对早期与进展期胃癌应采用不同的阈值判断N分期。
- 王之龙魏伟曹喜生陈英陈韵彬
- 关键词:胃癌容积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