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h胃pH监测对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的再探讨
- 1998年
- 将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分成二组,青年组34例,中老年组27例。用DigitripperMKⅢ型pH记录仪监测患者治疗前胃内24hpH变化。以pH<1、pH<2、pH<3的总时间百分率,平均pH和中位pH为观察指标,并判定有无十二指肠胃反流。结果显示:pH<2和pH<3的总时间百分率,在青年组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率,青年组32.4%,中老年组51.9%。24hpH监测DU患者显示,高酸分泌确是DU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在青年DU患者中更显重要。而十二指肠胃反流可能在老年患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 高萍高健李伟吕宏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PH监测病理学
- PDP11/34治疗计划系统设备的维护
- 1999年
- 李伟王勇高健蒋涛
- 关键词:治疗计划系统直线加速器
- 24小时pH监测比较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的抗胃食管反流效果
- 1998年
- 用24小时pH动态监测分别观察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和雷尼替丁治疗21例反流性食管病的抗反流效果,观察两种药物对胃内pH的影响与抗胃食管反流(GER)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沙必利组和雷尼替丁组治疗后食管酸反流指数均较服药前下降,两组间下降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沙必利组对胃内pH无影响,雷尼替丁组可降低胃内pH<1、pH<2和pH<3的总时间(%),平均pH和中位pH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西沙必利组和雷尼替丁组服药后对胃内pH的影响与食管酸反流指数变化无相关性(r=-0.436和-0.341,均P>0.05)。研究表明,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均具有确实的抗GER作用,疗效可比但作用机理不同,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 高萍高健李伟吕宏徐恩迪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药物疗法西沙必利雷尼替丁PH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