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蛇体和蛇胆乙醇浸提液的营养成份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对五种蛇的蛇体及蛇胆的乙醇浸出液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浸出液进行了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蛇体乙醇浸出液含有十九种氨基酸,四种维生素;蛇胆乙醇浸出液除含四种维生素外,还含有四种微量元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动物主要脏器及血液学检查均未见任何异常变化。
- 朱必凤马海燕邹金生李海云林国方
- 关键词:蛇胆营养成份
- 酱油多菌种液态前发酵条件及其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1994年
- 采用米曲霉、黑曲霉、香菇菌等多菌种液态发酵酱油研究了液态条件下三种菌的酶系组成、产酶条件及特点以及蛋白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菌在酶系组成上有取长补短的效果,可以明显促进氨基酸的生成,改善酱油风味。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液态中酸性蛋白酶最适pH为2;6;中性蛋白酶pH6.9;碱性蛋白酶pH9.8.酶作用温度在35~45℃范围内,酶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马海燕朱必凤朱学春
- 关键词:酱油多菌种液态发酵动力学
- 全文增补中
- 微生态基本概念的剖析被引量:8
- 1995年
- 微生态基本概念的剖析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330047赵发清,马海燕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对微生态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了如下剖析,供同行参考与批评指正。1微生态学1.1微生态学定义至今有三个较完整的微生态学定义。微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由德...
- 赵发清马海燕
- 关键词:微生态学微生态系统微生态平衡
- WPAN节能监控管理系统
- 曾勍炜徐知海刘承启邓庚盛付爱英周晶晶余红标占传杰马海燕
- 能源短缺,能耗过大已经切切实实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乃至每个人的生活。国家“十一五”计划特别强调要建立节约型社会,政府希望单位GDP能耗(又叫万元GDP(grossdomes“cproduct能耗”)在“十一五”期间降低20%...
- 棉苗微生态学研究Ⅰ.正常棉苗内生菌分离和某些生化特性测定被引量:5
- 1999年
- 从4个不同棉花品种体内分离到内生菌503株,鉴定了102株,分别属于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芽胞杆菌属和欧文氏菌属.分3个不同生长期测定了4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棉花SOD活性在种期(S1)、芽期(S2)和苗期(S3)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生长期还存在显著互作效应.
- 赵发清马海燕
- 关键词:微生态学内生菌SODPOD
-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形态变异的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在家蚕幼虫体内传代三次后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多用体形态,发现有部分畸形多角体,这种畸形多角体主要出现在四角形系列中。畸形多角体有二种类型:嵌合式和缺陷型,前者数量多于后者。
- 徐旭士梁厚珍马海燕
- 关键词:家蚕病毒病
- 鲫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指示多环芳烃对水体污染的研究被引量:20
- 1995年
- 以萘和2.6-二甲基萘作为鲫鱼(Carassiusauratus)肝徽粒体芳烃羟化酶(AHH)的底物,研究被多环芳烃污染后,鲫鱼肝微粒体AHH的活力变化及其动力学,并研究了相向条件下雌雄鲫鱼肝微粒体AHH的活力差异。结果显示AHH的表观米氏常数(Km).萘为43.5,2.6-二甲基萘为12.5:最大反应速度常数,萘为312.5.2.6-二甲基萘为230。表明鲫鱼肝微粒体AHH对2.6-二甲基萘有很大的亲和力,其活力的大小可作为指示多环芳烃对淡水污染的指标。
- 朱必凤马海燕
- 关键词:多环芳烃芳烃羟化酶水体污染鲫鱼微粒体
- 生态系统中的菌流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包流作了扼要的评述,提出了“菌流”新概念。菌流是指正常微生物群组分通过食物链或其它媒介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或体表持续稳定的流转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菌流具备以下特征:1.流转的基本单位为活体群,其数量在任何特定的营养级都存在动态变化阈值;2.流转的基本单位对各营养级生物体存在正向压力;3.流转的途径为食物链或其它媒介,并且食物链对菌群有衰减与放大作用。菌流不仅是生态系统维持自稳的重要因素,而且是生物群落中种群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形式之一。菌流还是生物群体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生存对策。菌流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内容,并且具有以下实际意义:指导病原起源研究、有助于建立微生物进化的自然系统和确定食物网的宏观尺度。
- 赵发清马海燕朱必凤
- 关键词:生态系统
- 作物的生长冗余和生命体的节约原则被引量:27
- 1996年
- 整枝对果农来说是提高产量的根本栽培措施之一,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近年来关于棉花有无必要去营养枝在棉花栽培界存在分歧[1]。但是,棉铃大量脱落的现象熟为人知。水稻、小麦等禾谷类作物高产栽培时需要控制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有时农作物遭到昆虫的取食反会增产。所有这些现象给人以作物具有生长冗余之感性认识。然而,遗憾的是对这一早被认识,普遍存在而且于农业生产上应用悠久并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盛承发根据自己的研究,从生存与进化的角度对这一普遍现象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探索,提出并赋于'生长冗余'(growth tediousness)概念特定的科学内涵,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来考察作物。
- 赵发清朱必凤马海燕
- 关键词:作物生态学作物生长冗余生命体
- 鸡菌的液体培养及其多糖物质研究被引量:27
- 1996年
- 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探索了鸡堆放(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人工培养的最适条件,多糖形成的动态变化,并对鸡(土从)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其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鸡(土从)菌从碳源玉米淀粉,氮源花生蛋白,生长因子麸皮浸汁,pH4.7,25℃为最适生长条件;Sephadex-G100分离多糖出现两个峰;鸡(土从)多糖作为刺激原对人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
- 朱必凤马海燕赵发清傅明辉
- 关键词:食用菌真菌鸡ZONG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