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柳新
-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幼儿园数的系列活动实例(九)
- 1990年
- 第九阶段:十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我们让幼儿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目的是想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培养幼儿的可逆性思维能力,同时训练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幼儿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主要是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理解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因此我们不打算一个数一个数地教幼儿,而是着重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这些练习不仅仅是运算练习。
- 肖湘宁马柳新贾宗萍
- 关键词:幼儿思维敏捷性分解式透明胶带
- 大班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对两组大班幼儿分别实施“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与“教导式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式对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两组幼儿的概念转变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为幼儿将来的概念转变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教学流程的质性分析,本文尝试总结出“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徐杰张俊李青马柳新
- 关键词:幼儿沉浮科学教育
- 幼儿光影概念转变的个案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本研究通过测查、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对某大班幼儿在六次教学活动中对光影概念认识的发展进行了跟踪,结果表明:幼儿对影子的外部特征获得较早,对光线在影子形成中的本质作用,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光线沿直线传播获得较晚,且未理解影子产生的本质原因——光线受到物体阻挡形成影子。同时,幼儿的自主探究、同伴间的交流、教师基于幼儿原概念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影响幼儿光影概念①转变的可能因素。
- 徐杰张俊王树芳马柳新
- 关键词:幼儿
- 幼儿园数的系列活动实例(八)
- 1990年
- 注意:幼儿能熟练地有规律地分解5以内数以后,让幼儿进行6的分解组成,应强调按规律进行。活动仍用5的分解组成的各种操作活动,只是把被分的数改为6,材料的数量相应增加。幼儿熟悉6的分解组成后,组织一次集体活动,讨论互补关系。实例一:《应该添几个》目标:获得数分解后。
- 肖湘宁马柳新贾宗萍
- 关键词:穿珠班级集体分解式圆片
- 幼儿园数的系列活动实例(五)
- 1990年
- 第四阶段:数量归类与排序。实例一:《每列图片有多少》目标:幼儿把图片有序地排在排序板的框条内,并用点卡表示每条框中的图片数量。材料:圆片55个,排序板如图。最矮的框条内只能放一个圆版,依次排下去,最高的框条内可以放10个圆片。1~10的点卡5~6套。规则:1.在排序板上的框框内依次放满圆片。2.用点卡表示每条框框内圆片的数量。形式,幼儿5~6人一组,人手一套材料.(以下各实例的形式,若与此相同,则省略;若不同。
- 肖湘宁马柳新贾宗萍
- 关键词:圆片功分水彩笔
- 幼儿数学小组操作活动的组合方式
- 2008年
- 以操作法为基本教学方法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采取分组操作的组织形式,即在一个教学单位时间里,为幼儿提供4~6种不同类型的小组操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活动,以建构有关数学概念,获得数学运算技能.那么如何提供有助于幼儿积累数学逻辑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小组操作活动呢?我们尝试按以下四种组合方式来配备小组操作活动.
- 马柳新
- 关键词:幼儿数学概念抽象思维能力教育活动操作法
- 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策略被引量:1
- 1996年
- 目前,不少幼儿园都采用数学活动教学法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采用这一教育方式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指导用语 教学指导用语一般指教师在作业开头的几句开场白,指导语应达到下列要求: 语意简洁明确 即用简洁的话表达清楚四层意思:“要做什么”(操作目标);“要怎么去做”
- 马柳新
- 关键词:数学活动教学幼儿学习数学教育教学指导
- 角色游戏规则初探被引量:1
- 1991年
- 幼儿在参加角色游戏时,心理上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满足,而规则是幼儿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满足的保证。角色游戏规则的内涵比其它游戏规则要丰富,其表现形式也比其它游戏的规则灵活、多样。下面我根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来谈一谈对角色游戏规则的几点认识。
- 马柳新
- 关键词:幼儿活动心理平衡生活常识保持性幼儿社会化礼貌用语
- 幼儿园数的系列活动实例(六)
- 1990年
- 第六阶段:自然数的数序关系自然数的数序关系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相邻两数之间的数差关系,二是它们相互的顺序关系。理解这两种关系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基础,是他们认识和掌握一个数在自然数列中位置的重要条件。因而,这一阶段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这两种关系,准确地排出10以内自然数的数序,并讲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 肖湘宁马柳新贾宗萍
- 关键词:幼儿活动数概念教育目标子类
- 幼儿园数的系列活动实例(三)
- 1989年
- 第三阶段:集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守恒对两个集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守恒,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标志。这阶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的空间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准确地判断出集合间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小班这阶段的活动限制在5以内的数量范围,而且只学习一些比较的基本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到中班后进行守恒训练打下基础。实例一:《一样大的放一起》目标:幼儿把卡片分成两类,卡片上两个相同图形一样大的放一起,不一样大的放一起。材料:分别在卡片上画两个图形。
- 肖湘宁马柳新贾宗萍
- 关键词:数概念教育目的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