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晶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生理
  • 2篇中毒
  • 2篇神经电
  • 2篇神经电生理
  • 2篇小鼠
  • 2篇硫酸黏杆菌素
  • 2篇菌素
  • 2篇杆菌
  • 2篇杆菌素
  • 1篇地平
  • 1篇电生理学
  • 1篇毒性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肌炎
  • 1篇行为学
  • 1篇行为学测试
  • 1篇血压

机构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马晶
  • 4篇代重山
  • 4篇李继昌
  • 2篇李睿
  • 1篇蒋红
  • 1篇张德显
  • 1篇林巍
  • 1篇高瑞霞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鼠硫酸黏杆菌素中毒神经电生理时效变化
2012年
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杆菌素7.5mg/kg体重.12h,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7d,分别于给药后1,3,7,15d观察小鼠的步态、体重、坐骨-胫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变化,探究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时间-效应关系及敏感性指标。结果显示,黏杆菌素给药后1,3,7,15d与对照相比,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指标随各时间点发生变化,阈值(TP)增加,分别为59.8%,60.5%,192.5%(P<0.01),70.1%;最大刺激强度(MI)增加,分别为3.63%,12.7%,100%(P<0.05),29.1%;时程(CAPD)增加,分别为15.1%,11.5%,52.8%(P<0.05),20.6%;潜伏期(CAPL)增加,分别为9.0%,9.0%,14.6%(P<0.05),11.2%;波幅(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47.6%(P<0.01)、38.8%(P<0.05);传导速率(NCV)减低,分别为7.6%,7.5%,12.7%(P<0.05),9.3%;给药后在第1天出现重复性动作电位。结果证实,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后,小鼠坐骨-胫神经电生理改变存在时效性变化,CAPA较为敏感。
代重山李继昌马晶高瑞霞
关键词:硫酸黏杆菌素行为学测试电生理学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现将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疗效进行详细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该院接收的88例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选取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共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硝苯地平,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将最终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联合治疗方案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患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果达到了97.7%;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果仅为4.5%;而对照组最终治疗有效率仅为86.4%,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2%。两组之间患者所有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4.062,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仅为11.36%、6.82%,经对比后发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0,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
马晶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硝苯地平依那普利疗效研究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水平、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磷酸肌酸钠治疗。
马晶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磷酸肌酸钠黄芪注射液T细胞亚群心肌酶谱
米尔贝肟大鼠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灌胃给药法进行米尔贝肟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试验大鼠对米尔贝肟的毒性反应和病理变化。结果显示,米尔贝肟对SD大鼠具有雄雌差异性,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002、1131 mg/kg.BW。大鼠急性中毒4 h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立毛、精神委靡、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肝脏中央静脉淤血,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颗粒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消化道黏膜上皮颗粒变性、坏死;脾脏淤血;大脑皮层血管炎症细胞浸润,边缘空泡化。根据WHO外源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米尔贝肟属低毒化学物。米尔贝肟急性中毒后会广泛损害大鼠肝、肺、肾和肠等多种组织器官,甚至引起这些组织器官的变性坏死,并可对神经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代重山李继昌李睿马晶
关键词:半数致死量急性中毒病理学变化SD大鼠
黏菌素对小鼠神经传导速率及运动单元动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黏菌素对小鼠感觉神经传导速率(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NCV)及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的影响,对50只昆明系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第1、3、7、14天(以初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测定小鼠坐骨神经SNCV、MNCV及MUAP,并对腓肠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黏菌素给药3 d后,SNCV降低至(30.67±1.15)m.s-(1P<0.05)。给药7 d后,神经传导速率(NCV)显著降低,MNCV降低至(24.47±0.41)m.s-(1P<0.05),SNCV降低至(29.67±2.89)m.s-(1P<0.05);此外,腓肠肌MUAP降低至(0.26±0.0153)mV(P<0.05),运动单元动作电位持续时间(MUAPD)降低至(0.3±0.046)s(P<0.01)。表明黏菌素可影响小鼠的神经感觉及运动功能,并可导致小鼠肌肉无力。SNCV变化较为敏感,可作为黏菌素诱发神经毒性的早期诊断指标。
李继昌代重山马晶蒋红李睿张德显林巍
关键词:小鼠
小鼠硫酸黏杆菌素中毒神经电生理时效变化
2013年
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杆菌素7.5mg/kg体重.12h,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7d,分别于给药后1,3,7,15d观察小鼠的步态、体重、坐骨一胫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变化,探究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小鼠坐骨一胫神经动作电位时间一效应关系及敏感性指标。
代重山李继昌马晶
关键词:硫酸黏杆菌素神经电生理小鼠中毒静脉注射生理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