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鹏程

作品数:39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气候
  • 10篇干旱
  • 6篇气候突变
  • 5篇年代际
  • 4篇气候变化
  • 4篇前兆
  • 4篇前兆信号
  • 4篇环流
  • 3篇地区干旱
  • 3篇订正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气温
  • 3篇降水
  • 3篇LOGIST...
  • 2篇振动
  • 2篇振动频率
  • 2篇数值解
  • 2篇突变
  • 2篇脱附
  • 2篇气溶胶

机构

  • 24篇中国气象局兰...
  • 16篇扬州大学
  • 14篇中国气象局国...
  • 10篇西北师范大学
  • 9篇兰州大学
  • 4篇甘肃省气象信...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吉林省气象局
  • 2篇兰州中心气象...
  • 2篇湖南省气候中...
  • 2篇吉林省气象服...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39篇颜鹏程
  • 12篇侯威
  • 8篇吴浩
  • 7篇封国林
  • 5篇张铁军
  • 3篇段海霞
  • 3篇孙建安
  • 3篇任余龙
  • 3篇李耀辉
  • 3篇巩崇水
  • 2篇李忆平
  • 2篇陶娜
  • 2篇齐月
  • 2篇钱忠华
  • 2篇左冬冬
  • 2篇张涛锋
  • 2篇芦亚玲
  • 2篇邓祖琴
  • 2篇杨旭
  • 2篇王丽娟

传媒

  • 10篇干旱气象
  • 8篇物理学报
  • 4篇大气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气象灾害防御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气候突变“过程性”识别新方法及其应用
气候突变是气候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过渡的行为,往往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以往对于气候突变研究只停留在单一时间序列突变点的检测上,鲜见有对突变过程性展开的研究。因此本文提出突变过程性的概念,将突变...
颜鹏程
关键词:气候突变LOGISTIC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全球海温异常对500 hPa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2012年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将海表温度(SST)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一组相互正交的模态构成重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中展开500 hPa温度场,进一步借助贝叶斯分析方法定义各个模态对温度场的影响指数,并研究指数随不同海温分布型(模态)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SST场在4—6月份对500 hPa温度场的影响较大,且气候发生转变后,不同海温分布型对温度场的影响不同.
颜鹏程侯威钱忠华何文平孙建安
关键词:经验正交分解贝叶斯理论海温场
近56 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9年
利用1962-2017年中国西北地区227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为干旱指标,研究不同强度(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干旱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 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频次在1980年代前后呈现由多到少的年代际转折,转折之前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西部,转折之后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2)轻旱和中旱频次显著高于重旱和特旱,其中轻旱和中旱在1980年之后呈现反位相变化;(3)不同强度干旱频次的空间差异明显,轻旱和中旱主要在新疆东部、青海南部等地区,重旱主要在西北地区西部,特旱主要在西北地区东部。
柏庆顺颜鹏程蔡迪花金红梅封国林张铁军
关键词:干旱
多种订正技术在风电场风速预报订正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订正技术提高风速预报的准确性,能够显著提升风电场风力发电效率,增加电能并网的稳定性,减轻电网压力、降低经济运营成本。为电场优选出合理的风速订正方法,利用Weibull、AVT以及MOS方法分别针对甘肃省黑崖子和南湫风电场开展风速预报的订正研究。结果表明,订正前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在2~3 m·s-1,订正后降至1~2 m·s-1。3种方法对比来看,MOS方法订正后的平均误差最低,其次是Weibull和AVT方法,但是不同方法对不同等级风速的订正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黑崖子风电场,风速处于0~4、4~8和8 m·s-1以上范围时,对应订正效果最好的分别是AVT、MOS和Weibull方法;南湫风电场,当风速为4~13 m·s-1时,Weibull和AVT方法的订正效果显著优于MOS方法。
张铁军颜鹏程张正英段海霞王有生李耀辉
关键词:风速预报MOS方法
吉林省参考作物蒸散演变特征及气候成因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参考作物蒸散是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明晰吉林省参考作物蒸散演变特征及成因,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和科学开展灌溉。根据吉林省28个气象站1970-201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法、去趋势法探究考蒸散演变特征及其定量化成因。结果表明:近50 a中,吉林省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中,夏季蒸散减少,其他季节蒸散不同程度增加。近50 a中,吉林省各气象因子变化差距明显,年、季平均气温和水汽压差增加,风速和日照时数减少,其中风速和水汽压差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气温和日照时数;吉林省年均蒸散变化由水汽压差和风速主导,各因子正贡献略超过负贡献,使年均蒸散呈弱增加趋势。春季平均蒸散演变主要由水汽压差和风速驱动,夏季平均蒸散由水汽压差、风速和日照时数共同驱动,秋、冬季平均蒸散演变是由水汽压差和风速驱动。空间上,西部地区年蒸散的变化主要由风速驱动,中部年均蒸散同时受到风速和水汽压差变化影响,东部由水汽压差变化驱动。吉林省西部春季蒸散变化主要由风速驱动,中部和东部春季蒸散由水汽压差主导;西部和中部地区夏季平均蒸散由日照时数主导,东部则主要由水汽压差驱动;西部和中部秋、冬季蒸散变化主要受风速影响,东部主要由水汽压差的变化驱动。
岳元颜鹏程纪玲玲秦孟晟颜雅琼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气候变化
近百年及未来百年PDO位相年代际转变检测及其早期预警信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理论,采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指数的近百年(1900~2019年)历史数据及未来百年(2006~2100年)模式模拟数据,首先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PDO位相转变的时间,进而借助于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研究了PDO年代际位相转折的早期预警信号。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PDO发生了4次显著的位相转变,每次位相转变前的5~10年可以提取到早期预警信号;(2)通过对CMIP5气候模式资料计算得到的PDO进行统计合成得到未来百年的PDO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在2040年和2080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折,转折前的5~10年能够检测到早期预警信号;(3)近百年和未来百年PDO序列的位相转变及早期预警信号研究证实在PDO发生位相转变之前方差和自相关系数总能提前数年给出预警信号,也揭示了未来PDO的转折时间。
吴浩颜鹏程颜鹏程侯威赵俊虎
关键词:非线性
用余弦微分求积法数值求解RLW方程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用余弦微分求积法(CDQM)对空间的离散,用差分法对时间的离散及Crank-Nicolson(C-N)线性化技术构造了求解Regularized Long Wave(RLW)方程的数值格式.通过算例以及与相关文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高,适应性强,时间复杂性好.
孙建安陶娜张涛锋颜鹏程
关键词:RLW方程数值解
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夏季极端干/湿事件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长期器测数据的缺乏妨碍了对亚洲季风较长历史时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这一变化背后的驱动因子的深入研究,Monsoon Asia Drought Atlas(MADA)资料是根据亚洲季风区内300多个不同地点的树木年轮而测定的一个历时700年(1300-2005年)的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季风变化记录。利用MADA资料中504个格点逐年夏季的帕尔马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以5年为一个间隔得到1300-2005年夏季整个区域内处于极端湿润、严重湿润、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等级格点数的变化序列,分析了各序列的整体变化特征;针对气候系统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气候层次理论,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的极端干/湿事件进行多尺度分析,求出各个序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分析了各IMF分量的方差贡献率,并对各个IMF分量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IMF分量,分析了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极端和严重等级干湿状态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振荡变化特征,以及各个IMF分量的振荡对整个亚洲季风区干湿变化的影响作用。
杨萍侯威颜鹏程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
基于临界慢化现象的气候突变前兆信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临界慢化现象在揭示复杂动力系统是否趋于临界性灾变方面展示了重要潜力.基于临界慢化的理念,研究了气候突变的早期预警信号.针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气候突变,对全国月平均温度资料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气候发生突变前,全国月平均温度和PDO指数都存在明显的临界慢化现象,这表明临界慢化现象可能是气候突变发生前的一个早期信号.将临界慢化理论用于气候突变前兆信号的研究,对深入认识气候突变和捕捉气候突变前兆信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吴浩侯威颜鹏程封国林
关键词:气候突变前兆信号
冷湖地区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青藏高原冷湖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气象要素变化及对天文观测的影响研究,从气温—降水、云量—日照时数、大风—沙尘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冷湖地区进行天文观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最高和最低气温差值存在年代际转折特征,转折后气温差值降低(最低气温增加趋势超过最高气温),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减少而其他季节降水增加,低温少雨的环境有利于大气层结稳定,提升天文观测数据质量;日照时数在年代际转折以后增加,云量减少,低云量有助于电磁波的传播,提升天文观测精度;风速和大风日数在转折以后均为减弱趋势,这使得浮尘日数也减少,这有助于减少天文观测仪器的磨损,增加天文观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申燕玲曾淑玲肖宏斌颜鹏程沈晓燕
关键词:气候变化天文观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