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志英

作品数:20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梅毒
  • 6篇早期梅毒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预后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2篇显性
  • 2篇疗效
  • 2篇临床流行病学
  • 2篇发病
  • 2篇干扰素
  • 1篇得宝松
  • 1篇阳性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治疗
  • 1篇预后研究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孕妇
  • 1篇孕妇梅毒

机构

  • 13篇上海市皮肤病...
  • 9篇上海市东方医...
  • 6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皮肤病...

作者

  • 20篇顾志英
  • 6篇周平玉
  • 5篇徐金华
  • 4篇钱伊弘
  • 4篇张刚
  • 4篇廖康煌
  • 3篇王侠生
  • 3篇陈霞凤
  • 3篇乐嘉豫
  • 3篇章伟
  • 3篇郭志伟
  • 2篇顾伟鸣
  • 2篇王学民
  • 2篇熊思东
  • 2篇胡伟毅
  • 1篇朱学骏
  • 1篇龚伟明
  • 1篇吴磊
  • 1篇常宝珠
  • 1篇韩钢文

传媒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1年中...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早期梅毒487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早期梅毒487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了梅毒的流行学趋势、临床变化,对梅毒的发病和阻断梅毒的传播进行了讨论。
顾志英郭志伟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发病率
文献传递
早期梅毒皮损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形成早期梅毒皮损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常规病理、银染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早期梅毒皮损组织中病理变化、梅毒螺旋体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特殊类型皮损中有典型的梅毒组织学结构和梅...
周平玉顾志英钱伊弘徐金华乐家豫廖康煌王侠生
文献传递
早期梅毒皮损形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形成早期梅毒皮损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常规病理、银染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早期梅毒皮损组织中的病理变化、梅毒螺旋体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的结节、斑块、丘疹、脓疱等皮损中有典型的梅毒组织学结构和梅毒螺旋体,而斑疹损害中无典型的梅毒组织学结构和梅毒螺旋体。硬下疳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占优势,二期梅毒患者的结节、斑块、丘疹、脓疱等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视梅毒螺旋体感染时间长短而不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主要见于感染时间较长的皮损,而斑疹中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与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时间无关。结论二期梅毒斑疹损害可能因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
周平玉顾志英钱伊弘徐金华乐嘉豫廖康煌王侠生
关键词:梅毒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头孢曲松治疗孕妇早期梅毒被引量:3
2005年
周平玉顾志英徐金华王侠生廖康煌
关键词:头孢曲松早期梅毒青霉素过敏史胎儿危害孕妇梅毒皮试阳性
3024例梅毒临床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92至98年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就诊原因,治疗情况,为性病及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的临床资料。 方法 3024例梅毒病人全部来自本院的性病门诊,以卫生防疫司颁布的《性病防治手册》为诊...
钱伊弘张刚顾志英胡伟毅陈霞凤乐嘉豫王学民
文献传递
白介素-4、12和干扰素-γ在早期显性梅毒转归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2和干扰素(IFN)-γ的动态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梅毒螺旋体(TP)共同培养,分别用ELISA及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和PBMC中的IL-4、12、IFN-γ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转阴情况。结果:IL-12和IFN-γ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无明显相关性,IL-4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率呈负相关。结论: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梅毒预后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周平玉熊思东顾志英阎春林徐金华陆海空廖康煌
关键词:梅毒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预后
早期梅毒487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病例487例病例来源于2001年4月-2003 年5月期间本院门诊或病房中发现的梅毒患者, 具有完整的病史资料,符合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顾志英郭志伟
文献传递
梅毒特异性Th1/Th2类型转换或漂移与梅毒的转归
周平玉徐金华顾志英熊思东郑秀娟徐明顾伟鸣
该研究主要涉及的有:实时定量RT-PCR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的建立;以β-actin为对照,用Light cycle实时定量PCR仪检测各实验样本中IFN-γ、IL-12、IL-4的mRNA水平,其结果...
关键词:
关键词:梅毒TH1/TH2细胞因子预后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顾伟鸣杨阳胡伟忠吴磊汤全贵顾志英龚伟明张旭东章楚光
该课题研制的梅毒IgM免疫荧光吸收试验(FTA-ABS-IgM),与其他进口试剂比较,对检测样品有较好符合率。FTA-ABS-IgM与W-B方法(进口)的符合率:99.0%;FTA-ABS-IgM与ELISA方法(进口)...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梅毒IGM抗体FTA-ABS
梅毒治疗过程中吉海反应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02年
为了探讨吉海反应的相关因素。在梅毒患者首次治疗后,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吉海反应的发生率与性别相关(OR=3.016可信区间1.539~5.910),与梅毒的分类相关(OR1=2.889可信区间1.380~6.046,OR2=2.726可信区间1.248~5.953),与年龄、体重、是否妊娠、RPR滴度和治疗药物等因素无关。结论认为男性较女性容易发生反应,显性梅毒的发生率高于潜伏梅毒。
章伟陈霞凤丁杨峰顾志英张刚
关键词:梅毒吉海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