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秋
- 作品数:2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西北地区出土半月形多孔铜钺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2
- 2011年
- 西北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半月形多孔铜钺可分为甲乙两类。其中甲类钺大概出现于殷墟文化二三期,具有西方文化因素;乙类钺可能是殷墟时期东方多种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黑豆嘴类型在两类铜钺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铜钺多系传世品,研究时应注意真伪问题;卡约文化是商周时期青海地区的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根据铜钺发展的某些规律推断,目前有关该文化的分期断代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洪猛韩金秋
- 关键词:商周时期卡约文化
- 夏商西周时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
- 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为夏商西周时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为夏到早商时期、晚商时期、和西周文化中的考古学文化因素。每一章的结构一致,均分为四个研究方面,为北方文化因素的种类;北方文化因素的分析;北...
- 韩金秋
- 文献传递
- 殷墟出土的青铜短剑及相关问题研究(摘要)
- 韩金秋
- 夏家店上层文化石锤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石锤斧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一种工具,由就地取材的石料制成。一端为斧,另一端为锤,中间有纳秘的銎孔,斧的刃与木秘在同一平面上。出土单位有地层、灰坑和墓葬等。除了完整器形外,还有不少残片。
- 韩金秋
- 关键词:夏家店上层文化
- 唐县淑闾遗址Ⅲ区发掘简报被引量:3
- 2012年
- 2006年5-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唐县淑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遗址Ⅲ区发现灰坑三座,其中H3出土大量夏时期遗物,可复原陶器较多,为研究太行山东麓夏时期考古学文化增添了新资料。
- 刘连强郭荣成毛小强韩金秋
- 河北滦平县梨树沟门墓地发掘简报
- 2019年
- 梨树沟门墓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虎什哈村东北的山梁上。以虎丰铁路为界,可分为东西两区。2017年9~11月,对虎丰铁路以西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陶器、骨器、青铜及石质串饰等遗物数十件。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文化属性为玉皇庙文化。此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梨树沟门墓地内涵,为深入研究玉皇庙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 韩金秋贺明马春普李伟高宪国刘禹兴单迎红张英健
- 试论殷墟出土的青铜短剑被引量:1
- 2018年
- 晚商时代,青铜短剑广泛分布于北方文化中,特征鲜明,形制多样。中原文化中,只在殷墟有少量发现。相对于数以千计的铜戈、镞,见于报道的出土(或传出)于殷墟的青铜短剑只有5件。20世纪初由外国学者收集著录,2000年以后才在考古发掘中出土。学界早就注意到此类短剑,并对其所属文化及其对北方、中原文化交流的意义做了积极探索[1]。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短剑做专题研究。
- 韩金秋
- 关键词:商文化
- 西周銮铃起源管窥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对西周銮铃的起源做了探讨,认为銮铃来源于北方文化的有銎球铃器。
- 韩金秋
- 关键词:西周
- 河北隆化县孙志沟墓葬清理简报被引量:1
- 2018年
- 2016年6—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队对隆化县孙志沟村被盗墓葬作了清理。该墓葬已多次被盗,随葬品几乎被盗掘一空。墓葬形制大体保存,为圆形竖穴土坑墓,墓室为六边形,以木炭作为墓壁,内有木护墙。墓室上部有打破墓圹的灰坑和横洞。从墓葬形制和残存的随葬品分析,墓葬的年代为辽代中晚期,墓主为契丹贵族。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局隆化县文物保管所韩金秋王晓强张英健
- 关键词:辽墓
- 略论商周时期兵器上的乳钉纹被引量:4
- 2010年
- 纹饰是青铜器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商周时期兵器上的乳钉纹做了专门研究,从分类、时间、空间、起源等不同角度做了解析,确认乳钉纹是商周兵器上的重要纹饰之一,它的起源、发展、演变与北方文化、中原文化以及西方青铜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
- 韩金秋杨建华
- 关键词:商周时期兵器